#中科院博士開民宿被父親認為書白讀了#
登上微博熱搜榜
引發網友熱議
中科院博士辭職開民宿
社交網絡上,一間民宿被拿來跟附近的五星級酒店比較。推門就是大海的房子,可以直接躺在房間看日出、看星空,網友紛紛曬圖分享它的壁爐私湯、露臺浴缸。8月剛開業,均價就有2500元一晚。
該民宿負責人黃土(化名)的經歷引起關注。上海中考狀元,中國科學院博士,在學業、職場的賽道一路順風順水,保研、碩轉博、拿到國家獎學金,做到頭部地產公司最年輕的項目負責人。
他曾在采訪中談到,當職業的發展和其對自身的要求之間出現偏差后,“我開始逐漸找不到提升自己價值的路徑,職場這條路越來越使我感到焦慮。我要求自己必須做出改變。”
于是,他離開了公司,開啟創業之路,去青島嶗山開了家民宿。“聽到我要辭職創業,我媽挺開心的,覺得我馬上就要發大財了,但是我爸覺得我這二十多年的書白讀了。”
在小紅書記錄辭職創業開民宿的故事(來源:青島新聞網)
他并不認為“博士光環”和創業開民宿之間有沖突,他說:“我覺得教育對人最大的影響在于思維方式、邏輯思考以及世界觀。”
“我不認為我上完博士怎么樣了,我不認為我博士的學歷必須要用來投入到某個高精尖的事業里,我不覺得我一定要在我發達的老家(上海)待著,我不覺得我辭職有什么大不了……”
中科院博士辭職開民宿
算“教育浪費”嗎?
網友吵翻了
有網友表示:
“不讀博士照樣可以開民宿。”
也有網友認為:
“只要是他自己喜歡,沒什么不好。”
中科院博士畢業干什么
才符合大家的設想、期待?
中國科學院博士畢業干什么才符合大家的設想、期待?要么在高校當教師、在科研機構做學術研究,做到教授、研究員,要么到企業里做高管,年薪上百萬。否則就是對不起自己的學歷,以及國家對培養高學歷人才的投入。但這是“身份教育”與“身份就業”思維,以這樣的思維對待求學、就業,必然產生教育與就業的內卷,反而讓個體迷失,難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媒體對這名中國科學院博士的訪談看,他高考填報志愿,就是被家人規劃,自己沒有怎么參與。而家人的規劃就按“身份教育”思維進行,進名校、選擇好專業,至于學校、專業是否適合則不考慮。
按照這樣的規劃,就是在名校順利畢業獲得學位,但是卻沒有什么成就感,如果再進一步按高學歷身份去就業,就會一直工作、生活在他人的“成才觀”中。表面上看,這符合其教育身份,沒有浪費教育資源,但從人生價值實現看,則可能是教育資源的錯配。
接受博士教育,除了功利的價值外,還有非功利的價值,功利的價值是獲得博士學歷,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而非功利的價值則是完善自我,拓寬自己的視野,充實自己的人生。博士畢業不按“套路”選擇職業,走自己想走的路,這對個體來說并非是一種浪費,而是對自我的挑戰。
對此,你怎么看?
留言說說吧!
綜合:上觀新聞、北京青年報、央廣網、青島新聞網、澎湃新聞、網友評論等
來源: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