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 | 《剩者為王》劇照
1
問:
馮叔,我是一個創業者,因為一些原因,今年在生意以及生活中,總是覺得要面對許多壓力,有很多困惑。想改變,又無從著手。您能不能給點建議?
馮叔:
活得不困惑的,大概有兩種人,一種是出世的,出家人;一種是入世的,但選擇淡定。
我以前也說過,人生有三件事永遠算不準。第一件事,算不準能掙多少錢,這件事叫利害。第二件事,算不準有多少痛苦和幸福。有的人戀愛了30年,終于結婚,但發現還是看錯了人,也有人一見鐘情,很幸福地過了一輩子。這件事叫苦樂,也算不準。第三件事,算不準什么時候以什么方式結束生命,這件事叫生死。
利害、苦樂、生死,常常有人把這三件事絕對化,然后就感到困惑。比如說兩個人結婚,彩禮給多少算幸福?有些人把這個事絕對化,把彩禮的多少跟幸福連在一起,結果往往是得不到幸福。
在這三件事情上比較較真的人,時常在思維中把這些對立起來的人,往往活得比較累,比較辛苦。
與之相反,我發現宗教里頭常把這些事畫等號。多等于少,少就是多;苦等于樂,樂便是苦;生等于死,死等于生。全都畫等號,他就不困惑,也不煩惱了。
我們生活在「滾滾紅塵」里,做不到絕對地畫等號,但可以適當地把對立減少,找對立中間的相似性,做「約等于」。比如說,生意好,掙得多,你也不要太把它當回事,覺得一定是好;少,你也不一定就悲傷??傊?,淡定一些,讓心態平和一些。
另外,因為這些事都算不準,所以也沒必要為之擔心。我的建議是,你就按你的想法去工作,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然后對未來充滿期待。有好的結果固然可喜,即使沒有達到預期,至少你為之努力過,不也挺好。
2
問:
開頭我也提到了,因為一些原因,今年生意做得有些艱難。我一些創業的朋友,其中也有人的公司倒閉了。雖然有很多政策在支持中小微企業,但很多成本的支出是剛性的,他們就是沒熬過去。那么,該怎么看這個事?企業又該怎么辦?
馮叔:
的確,在環境艱難的時候,有一部分企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過得不太舒服。但人生總是這樣,有人辦喪事,便有人辦喜事,有人把喜事當喪事,有人把喪事當喜事,有時候甚至有人把喜事變成喪事,或者把喪事變成喜事。人間就到處都是這樣的故事。我也知道,有些企業因為抓到了一些機會,生意反而比往年更好了。
當然,光看別人的故事,似乎也解決不了自己當下的事情。你看見別人天天過年,自己碗里沒肉,你還是得著急。對企業經營者來說,還得做好當下自己的事。如果有困難,首先要做的,當然是盡可能地壓縮支出,減少開支。這是一定要做的。
第二,要重新定位,找準未來你成長的模式和成長的空間。要找到一個未來可以成長的機會,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布局。
第三,在公司的組織、人事、產品、服務網絡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得擁抱變化。企業每天都要應對可能的變化,而且變化來了以后,作為創業者,你是躲不過去的。
與其幽怨、焦慮、惆悵、后悔,甚至是逃避,都不如積極擁抱變化,直面問題。不要再沉浸在過去,要往未來看。
事實上,很多進步都是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發生的。做企業,大家比的不是在順風順水的時候誰跑得快,真正跑得快的往往都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他用更好的方法解決了問題,于是跑到了前面。
過去30年,我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觀察。有時候,最后留下的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跑得快的都死了,剩下的就變成前頭的了,所以說「剩者為王」。在面對難題時努力扛住,能「剩下」,你就是最優秀的,就有希望在你的行業里成為未來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