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老板的都知道,想要開一家公司真的很難,每月的各種支出項都會壓得人喘不過氣,其中房租和人力成本算是支出的兩個大頭。
為了在創業初期盡可能節省開支,“聰明”的中國老板總能想出各種法子來省錢,而如何省去高昂的辦公室租金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面試的公司就在隔壁樓”
自從十月初的時候公司宣布解散后,李浩就一直在積極尋找面試機會。作為一名擁有多年經驗的Facebook廣告優化師,李浩沒想到今年的就業寒冬來得如此之早。
在求職軟件投遞了不少簡歷后,雖然收到的面試邀約不少,但其中多數都達不到自己的預期,不是薪資待遇過低就是工作崗位和自己不匹配。
一段時間下來,李浩依然沒能拿到一個心儀的offer,不得以之下,李浩放寬了求職標準,一口氣投了許多小公司。
沒兩天,李浩就收到了面試邀約,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這家公司竟然就藏在自己租住的老式小區里。
想著閑著也是閑著,李浩就和這家公司的HR約了一天面試。到了面試那天,李浩根據招聘軟件上的信息摸到了公司的樓下。
“比想象中還要近。”李浩如此說道。
到了公司門口,按門鈴,進門后環顧四周,李浩發現這間“公司”和自己的出租屋格局類似,屋里零零散散坐著幾個人,正埋頭干著自己的工作。
走進一間被當做會客室的屋子,李浩坐下等待著接下來的面試。與之前經歷過的面試流程有所不同,這家公司跳過了HR面談,老板直接過來和李浩談了起來,似乎是想表現出對人才的“重視”。
面試過程中,老板和李浩聊了聊關于獨立站選品的問題,并表示李浩之前的選品有點局限性,未來可以拓寬一下視野。
最后,老板問李浩對公司還有什么想問的嗎,李浩心里想的是,公司為什么開在這么一個老破小居民樓里,是有什么難言之隱嗎?但嘴上問的是,“公司今年的業績曲線符合您的預期嗎?”
老板聽后尷尬一笑,答案似乎也沒有必要挑明了。最后,雙方在客套聲中結束了這次略顯尷尬的面試。
回到家中,李浩松了一口氣躺倒在床上,突然發現透過臥室的窗戶竟然可以看到剛剛去面試的公司會議室,嚇得他趕緊拉上了窗簾。
“不知道他們公司的人閑著沒事會不會從窗戶偷偷瞟我。”李浩心里想。
找工作的事情依然沒什么進展,但李浩心里似乎沒那么焦慮了,看到寧愿開在居民樓也要艱苦創業的老板,李浩瞬間覺得自己現在的困境根本就不叫事。
為了活下去,越來越多公司搬進“老破小”
在求職軟件隨便一搜,可以看到有不少公司顯示的位置都是在居民區,而辦公室就是居民樓內簡單裝修過的小兩室,客廳被幾張桌子和隔板隔開成了辦公區,兩個臥室則成了會議室和茶水間。
據海外社媒運營貝貝介紹稱,自己在2022年通過內推入職了某假發品牌公司,位置在鄭州南邊的一棟居民樓內。當時公司加上自己也只有4、5個人,每天基本上都是身兼多職的狀態。
雖然工作很累,但公司里幾個人關系都處得很好,沒有大公司那種勾心斗角的情況,時間長了倒也習慣了這種工作模式。
據貝貝稱,這家公司本來是在市中心的一家高檔寫字樓,然而由于最近兩年大環境變差,老板實在頂不住壓力才決定將公司搬到現在的小區。
除了需要轉移陣地,原先20人的團隊也砍到了現在只剩4、5人,經過這么一套大刀闊斧的改革,公司才算有了喘息的機會。
自從貝貝入職后,公司似乎又逐漸走回了正軌,最近一年亞馬遜和獨立站的銷量都有明顯回升。談到未來規劃,這家公司的老板表示如果有機會還是會考慮搬回寫字樓,但可能還需要再猥瑣發育一段時間。
不是辦公室租不起,是居民樓它更有性價比
現在創業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從工作室的形式開始,而辦公地點則就在自己的出租屋內,一張桌子,一臺電腦,基本配置就完成了。
為了追求極致性價比,現在很少有人在創業初期就跑去租一間辦公室,甚至連共享辦公位這樣的折中選項也直接pass。
據了解,今年剛開始做亞馬遜的小王夫妻在辦理完開店所需的種種流程后,便在自己家里開始了創業之旅。
最開始,小王夫婦倆每人運營一家店鋪,每天的工作量并不是很大,憑著之前的工作經驗,幾個月后兩個店鋪就先后實現了盈利。
但很快,小王的店鋪進入了瓶頸期,銷售額也一直沒能實現突破。小王心想或許可以復制現有的模式來開更多店鋪,但這就意味著需要招更多的人。
現在兩口子是在家里辦公,考慮到如果要招人的話,再在家中辦公可能不太方便,并且自己手頭的現金流也不是很寬裕,綜合考慮之下,小王夫妻決定在同小區租一間三室兩廳作為公司的辦公地點。
在物色好房源后,新的辦公室很快就按最簡單的風格裝修完成。與此同時,小王夫妻倆也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員工,或者說是創業伙伴。
到今年11月份,小王的公司已經達到了6個人的規模。小王表示,公司暫時不考慮擴張了,畢竟辦公室的地方也不大,人再多位置就不夠了。
雖說現在錢掙得更多,但是也要擔起管理的擔子,相比之前做夫妻店的時候壓力更大了。“如果未來行情不好,我可能會考慮關掉公司回歸兩人開店的模式。”小王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