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對不同的職業有一種高低貴賤的觀念,還將職業分為了三六九等。士農工商,出仕為官是最佳,商販生意是最末。
隨著時代發展,現代的中國人早已沒有了原來的迂腐觀念,但還是會覺得讀書人和務農、商販等不是一類人,總覺得高學歷的人往往會坐在辦公室里工作。
不過近幾年爆出的新聞熱點中,卻不乏一些高學歷人士做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職業。比如,研究生改行做月嫂,北大博士賣豬肉等。
曾經,有一個人大畢業的女碩士打破了職業觀念的束縛,靠著賣海鴨蛋,將事業做得風生水起,年入千萬,成就了一段女性創業的佳話。她就是“海鴨老師”——李言紅。
普通農家的學霸女孩
作為1981年出生在山東的普通農家女孩,李言紅從小就乖巧懂事,勤奮好學,從來沒讓父母擔心過她的學業成績。
她從小就堅信讀書改變命運的觀念,總是十分刻苦地學習。作為高考大省的學子,她一直拼勁十足,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一直保持到順順利利地考進大學。
因為家庭經濟能力有限,李言紅早早地就開始關注工作情況,上學期間邊學習邊做兼職賺錢,想早點為父母分擔一些經濟壓力。在學生時代的工作經驗,無形為她未來創業之路鋪墊了一層厚實的基礎。
李言紅在大學畢業后,就和很多同學一樣,一頭扎入了考研大軍里。她跨專業挑戰,去考法學專業,難度系數大大加強。
很多人考研都做好了以年為單位的長久備戰。令人出人意料的是,在短短的一年備考時間后,李言紅就成功上岸,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學系研究生。
在讀研期間,她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畢竟,在她和她家人的觀念里,教師工作穩定體面,算一個不愁生活的長期鐵飯碗。
2006年,在研究生畢業后,李言紅帶著對南方四季如春的向往,孤身一人離開了北方去了廣西北海,成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的大學老師。
由于工作期間表現優秀,李言紅還擔任了大大小小的校內職務,包括校團委副書記、綜合事務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等,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李言紅也會在閑暇時想象著未來退休后的自在生活。
而立之年,遭遇事業危機
有句話說,人生如戲,世事難料。在2013年,32歲的李言紅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坎。這些年,國家的教育政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的學制規定影響了很多民辦學校。
而李言紅所在的北海學院正是一家民辦院校。北海學院開始停辦、停學,這意味著她的教師生涯就此腰斬,她馬上就要成為一個下崗的無業游民。
這對而立之年的李言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其他同齡人正走在事業的上升期,而李言紅不僅面臨著失業帶來斷崖式的經濟危機,還將面臨崗位選擇變少的就業困境。
像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失業所帶來的重創可想而知。
李言紅陷入了突然襲來的迷茫中。她該何去何從?不過,因為李言紅本來就是一個性格爽朗、樂觀沉穩、居安思危的人。所以,她并沒有讓自己沉溺在負面情緒中太久。
原來忙忙碌碌的生活突然變得無所事事。李言紅在這段放空的時間里,不斷地思考后面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其實,早在之前的長期教學生活中,李言紅面對著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已經產生了一絲倦怠乏味。這回,她聽了朋友的建議,索性開始準備起律師從業資格考試。
抓住機遇,打開創業的大門
在2015年和20016年,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網店營銷方式火遍全國。在2015年的雙十一期間,網絡銷售額還突破了912億元。
有時候,機會是突然出現在眼前,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注意得到、抓得住。但李言紅無疑抓住了一次不一樣的機會。
一次,她正在家里吃廣西北海的特產——海鴨蛋。青色的外殼加上金黃色的蛋黃,看起來色香誘人。李言紅食欲滿滿,更加感覺眼前一亮,萌生了另辟蹊徑的創業念頭。要不要趁著這個空檔,邊考試邊嘗試賣海鴨蛋呢。
北海是廣西為數不多的臨海城市,它盛產各色海產品,最受歡迎的就數海鴨蛋了。因為海鴨們喜歡生活在海邊樹林中,平時就吃海灘邊的魚蝦蟹或者水草藻類作為主要食物。
所以,海鴨蛋不僅味道好吃,營養還比普通鴨蛋豐富得多。
海鴨的產地有好幾個。但是根據大量的資料顯示,廣西地區的海鴨蛋比其他地方出產的口感更好、營養更好,而且微量元素很多,含油量少,更加健康。
不過,北海的海鴨蛋只在廣西范圍內享有盛名,而在外省是很少有人知道的。
當地養殖海鴨的人并不知道什么是電商,只知道把海鴨蛋賣到本地或者周邊縣城,再遠就沒辦法賣了。
了解到這些,李言紅從中嗅到了商機。很多背井離鄉在外謀生的廣西人心心念念著家鄉的海鴨蛋,也有很多鐘愛美食的人喜歡嘗新不同的特色美食。
他們都可能是讓海鴨蛋熱銷的客戶。她發現目前還沒有人在網上賣海鴨蛋,如果她可以把海鴨蛋推廣售賣到全國各地、千家萬戶,不正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創業事業嗎。
于是,李言紅和丈夫商量后,下定了決心。她對互聯網電商完全沒有經驗,就通過看書、上網來學習經營方法和營銷經驗。
在創業初期,李言紅沒辦法自己養殖海鴨,只能去別人家進貨。她剛開始是從本地商家買海鴨蛋,然后鋪在網店上出售。
她身兼多職,又是老板又是客服又是發貨員,還叫了家里人來幫忙運貨。
本來帶著試一試的心理,李言紅沒料到海鴨蛋大受歡迎,賣得不錯。剛開始一天進貨100個海鴨蛋,后來就可以一天售賣出1000個,甚至一個月內的訂單銷量就會到達上萬個。
隨著店鋪生意慢慢好起來,李言紅也真的喜歡上了這份事業,也不再考慮考證當律師了。
在披荊斬棘中轉型升級
李言紅在創業過程中也經歷過不少苦頭和風波。由于食品生鮮類薄利多銷,剛開始賺錢并不容易。海鴨蛋又容易在運送過程中破損,還得補發,會產生更多的成本。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李言紅不斷找尋和篩選最佳的包裝形式和發貨方式,終于將損失降低了下來。
由于她帶頭做火了海鴨蛋,一些眼紅的人和惡意的事也層出不窮。早期,她進貨還受到欺騙,進到品質不好的海鴨蛋。
她還遇到過惡意競爭,網店被職業打假人惡評投訴等。不過,李言紅憑借著長期以來堅韌不拔的勁頭,硬是啃下了一個個創業難題。
在網店進入成功階段后,李言紅不斷地更新著創業思路。她開始從銷售轉型為加工型,目標是自己投資建設一家加工廠,自己開展養殖海鴨場,這樣就不必去向別人進海鴨蛋,更能形成屬于自己的一條龍產業鏈模式,做自己的品牌,將品控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
養殖場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精力是非常巨大的。有時候,李言紅會親力親為,來做養殖場的工作。很多人對李言紅投身養殖場有些不解,覺得她一個高學歷碩士生,怎么做農產品、養海鴨呢。
不過,李言紅是個看準了方向就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的人。就像當年考研一樣,她每天勤勞研究著海鴨們的喂養和放養,成了一名養殖多面手。
在建廠初期,李言紅運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四處奔波,準備著各種相關證件。在她的嚴格把關下,她的加工廠也成為當時最正規的廠家之一,也給海鴨蛋制品的質量提供了堅實的信用保障。
2015年,李言紅成功創辦了北海市回頭客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學習和比較,她找到最適合的設備,從腌制、包裝、烘烤水環節都實現了自動化,減少了人工成本,也讓產量大大提高。網店訂單與日俱增,每年盈利能到達上千萬。
隨后,李言紅跟上了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在2018年終于有了自己的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北海市雙角獸食品有限公司。
她用自己的產業帶動了當地鴨農養殖海鴨和銷售海鴨蛋制品,大大增加了本地人民的就業機會,帶著他們走向了脫貧致富之路。
李言紅腦子活絡,思路靈活,對海鴨蛋的生意并不止步于常規的生產售賣。現代的人對吃的形式花樣可謂五花八門,做農產品也要考慮到現在人們的喜好習慣。
于是,她就聽從更多消費者反饋的建議和想法,找到了更多產品衍生的思路。
李言紅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逐漸衍生出了更多像海鴨蛋黃醬、海鴨蛋黃酥這樣的產品,進一步豐富了消費者的購買選擇。在五年時間里,李言紅的海鴨蛋制品廠營業額到達了5000多萬元。
立志將北海的海產品帶出國門
如今,只要提到海鴨蛋產業,李言紅的大名是不容忽視的。昔日的學校老師在中年失業后搖身一變,成了如今身家億萬的女強人,還是“新時代農業人”的杰出代表。
她的海鴨蛋工廠現在成為了廣西北海地區最大的海鴨蛋制品工廠。她被當地百姓和合作伙伴們親切地稱為“海鴨老師”。她的創業經歷還被記錄下來,登上了央視節目《致富經》。
在國家“三農”政策的推進下,農副產品公司像雨后春筍一樣不斷涌現,競爭十分激烈。李言紅對未來早有了打算。現階段,她將產品重點放在蛋白粉、鴨蛋黃的衍生品上。
她的目標是建立起北部灣海產品的產業園,借助現代互聯網,特別是短視頻平臺,在5G技術的加持下,讓北海的海產品走出國門,帶給世界上更多國家的人。
現在的社會瞬息萬變,可能很多人都要經歷失業的階段。有的人在失業后頹廢不前、渾渾噩噩,有的人卻不沉溺過往,另謀出路。
李言紅能在中年失業后,依靠不斷的打拼,在全新的領域中再創事業輝煌,這無疑給了很多事業失意的人更多、更深的思考。人生無常,堅持不懈,遇到瓶頸的時候不妨換一個思路。誰知道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