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我創不了業的原因。
看完雷軍的早年真實經歷,別說爽了,催淚劇都不敢這么拍
最近網上不是一直在傳雷軍的爽文人生嘛,什么高考狀元,大學2年修完學分,上市公司邀請當總經理等等,看得我心生向往,世間竟有如此奇人。但看完23年的年度演講和《小米創業思考》這本書后,發現事情并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
首先雷軍并不是高考狀元,他成績確實優異,也是別人眼中的學霸,但并沒有說是高考狀元,而大學2年修完學分這件事,主要是雷軍看了《硅谷之火》后,內心燃起了一顆創業的心,想創業,就得先把學習的問題解決了,不然創業到一半去趕作業,總覺得有點違和。于是乎,他花了比別人多2倍的時間去學習,去請教,不懂的就去問師兄師姐,挑燈夜讀放棄娛樂時間,才提前修完了學分,這過程并不輕松。
1992年,雷軍受邀去了金山是事實,但金山那時不是上市公司,也不是去當總經理,當時金山只有6個人,與其說是公司,不如說是工作室更合適,換成現在的大學生,看到6個人估計就跑了,到了1998年,金山人數達到了百人左右,雷軍也升職成了總經理,看著像是好事,實際上當時的金山處境并不好,雷軍遇到過公司賬面上只有10萬元資金瀕臨倒閉的危機;遇到過員工下個月工資都發不出的窘境。
所以大家別再謠傳雷軍的爽文人生了,換位思考,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謂的天選之子,有的只是在無數次的挫敗之后,還站在風口與命運對抗的人。正因為這些經歷的挫折和失敗,那些看似毫無意義消磨時間的事情,才成為了最重要的、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