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刕叒
編輯|林畫
2020年,四十多歲的江蘇女老板玲姐破產了,為了償還債務,她每日開著面包車,穿梭在南京的早晚高峰、中午午夜。
破產、還債、生存,這“三座大山”的任意一座都已令人喘不過氣。倘若“三座大山”一道撲面而來,那更是雪上加霜,凡人難有還手之力。
更何況玲姐這樣一個女子!
即使掰著手指頭去數,玲姐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幫多少人搬過家?走進過多少人的房門?
在偌大的南京城,卻沒有一個真正屬于玲姐自己的避風港——她的面包車就是她的家,曾經在最困難的時候,她一連一個星期都睡在車里,臥看南京城夜間的璀璨燈火。
七月的車窗外雨水淅淅瀝瀝,而車內的玲姐卻是滿頭大汗。
天要下雨,可生活不能因為雨天而停止,賺錢還債這件事更不能一直拖下去。
玲姐說:“天氣跟賺錢無關,只要能賺到錢就行。即便是落魄的日子,我也要一個月掙10000塊!”
那么,曾經是公司老板的玲姐,為什么會落魄到無家可歸、住在車里呢?又是什么支撐著她,一直不被生活的艱辛所打敗、而是勇敢樂觀的面對呢?
一帆風順的前半生
年幼時,玲姐也是錦衣玉食,沒吃過生活的苦。
她的父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萬元戶”,早早地就擁有了小轎車。
那時候,玲姐還沒有體會過什么就做“如浮萍般”的人生。玲姐所享受到的,是居有定所、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父母也對玲姐寵愛有加。
回憶年幼的經歷時,玲姐笑著說道:爸爸就是家里的搖錢樹,自己從來沒有為錢發過愁。
父親過世后,玲姐家里的頂梁柱倒了,家里的經濟來源也被大大削弱了。
而那個時候的玲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
結婚后,涉世未深的玲姐選擇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不上班不工作的她把發財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老公身上,希望能成為闊太太。
很顯然,玲姐想把自己的丈夫當作類似于自己父親那般的“搖錢樹”。
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父母對兒女的寵愛和奉獻幾乎都是無私的。
因此,玲姐將自己的父親作為“搖錢樹”,那是她的父母心甘情愿,灌注著對她的寵愛;
而婚姻,實際上是兩個家庭的融合——玲姐的老公不僅要照顧孩子和玲姐,還要照顧自己的父母。
可是,玲姐身為女兒,也要照顧她的母親。
久居屋檐下的玲姐不愿意再低頭向老公要錢,因為每當她伸出雙手,手心向上,頭卻只能朝下低著的時候,她深深體會到了那種被人看低、被金錢所限制的苦楚。
于是在2017年的時候,玲姐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心創業。
玲姐的手中,一直攢著一筆錢,那是她出嫁時母親給她的;
自己的孩子的出生、辦滿月時親戚好友給的紅包,也都被玲姐攢下。
現如今,拿著這筆錢,玲姐打算為自己闖蕩出一片新的天地——青春歲月被蹉跎,而終于這一次,玲姐可以做自己了。
該做什么呢?玲姐瞅準了旅游業。
玲姐的老家在徐州,徐州的微山湖景區風景秀麗、景色宜人。
在夏季時,綿延的微山湖不僅可以消暑,在湖中還可以欣賞到萬頃盛開的野蓮;
有人以“黃山歸來不看岳,微山湖歸來不賞荷”來贊美微山湖的美景,微山湖的萬頃蓮花還有“神州第一荷花蕩”的美譽。
每年,去微山湖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不斷發展的旅游業成為當地經濟收益主要來源。
玲姐也打算抓住這個機會,自己開一家本地的旅游公司,主要以接待外地游客游玩、提供當地特色美食為主。
創業初期,玲姐的公司只有她自己一個人。
為了更加真實地了解旅游狀況,玲姐自己騎著自行車四處跑業務,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完全由自己一個人完成。
風里來雨里去,艱難險阻不斷。但是,玲姐沒有抱怨,也沒有退縮。
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玲姐所有的付出不是徒勞的。
在自己的努力下,公司的規模一點點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
正當所有人都沉浸在這一份喜悅當中時,突如其來的疫情,將這個初露頭角的旅游公司打到了谷底。
以往日日排隊、人頭攢動的景區,現在卻是冷冷清清,空空蕩蕩,只有回聲與玲姐相伴。
后半生的再接再厲
誰能想到呢?明天和意外,哪個都有可能先來。
疫情最初時期,恰好是旅游的淡季。因此,玲姐還是抱著樂觀的心態,心想:做生意哪能不遇到一點困難呢?只要要咬牙,堅持過去就成功了。
白駒過隙,時間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緊,它流失的就越快。
眼看著景區的景色越來越秀麗,湖中的荷花越來越繁盛,可疫情的形勢卻越來越嚴峻。
本想熬出了黑暗就能見到光明的玲姐,終究被現實重重地擊倒了。
沒有游客,就意味著公司就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但是房租、水電費這樣的開銷卻從未停過。
公司的房租要交,水電費也要交,公司員工的工資不能拖欠,社保費、管理費也少不了……大大小小的費用加起來,一個月就能花掉好幾萬塊錢。
錯過了旅游旺季,要再想等一次翻身的機會,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大量的資金。
可是,玲姐手里已經沒辦法拿出更多的錢來支撐著公司走到下一個月了。
萬般無奈之下,玲姐決定注銷公司。
沒有了公司的玲姐,再一次地陷入了家庭的泥潭之中。
自己沒有了工作和收入,只能照顧孩子,但因為還有一筆錢要還,所以玲姐再次向老公伸手要錢,看著老公的臉色過日子。
夫妻本是同林鳥,在一起生活十幾年的時間里,玲姐全心全意地照顧孩子和丈夫,對一家人未來的生活寄托了美好的希望和幻想。
可在玲姐創業失敗以后,玲姐的丈夫卻總是因為一點小事情就與玲姐爭執不休,因為錢的事情,玲姐永遠是被貶低和羞辱的,這讓玲姐的尊嚴受到了踐踏。
玲姐說:“以前跟父親要錢,父親那是對于兒女的無私奉獻;現在跟老公要錢,那都是有條件的。把別人當作搖錢樹、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只能是一時的,最后人只能靠自己。努力的成長,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p>
玲姐又一次勇敢地跳出了泥潭。
這一次的她,已經不在是那個風光肆意的公司老板,而是一個負債累累的普通人。
為了可以盡快還債,玲姐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加入了拉貨司機的大軍之中。
徐州雖然以美景出名,但它的經濟水平尚不能與江蘇省的省會南京相提并論。
玲姐在徐州的拉貨生意帶來的收入少之又少,她聽同行說,在南京的生意要比在徐州好很多,于是玲姐打算去南京闖蕩一番。
孤身來到南京的玲姐,身邊也沒有親戚朋友的幫助,便就有了睡在面包車里的經歷。
南京雖然工資高,可物價也高,租房子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玲姐的大部分積蓄已經被拿來買面包車,幾千塊錢的房租對于身負債務的她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
初到南京時,玲姐就將面包車當作自己的家,每日送完最后一趟貨之后,玲姐就找個附近的加油站,接上熱水,簡簡單單的吃點飯菜,洗漱一番就在車里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開上車又開始了送貨、拉貨的工作。
從拆遷房到現在的出租屋,輾轉了一個多月,玲姐終于在南京也有了落腳之處。
玲姐在工作、給顧客打電話確認地址時,難免會遇到對方吃驚地問她:“是一個女師傅呀?”
現實生活中,對于搬家拉貨的司機,我們多數人都會無意識的認為是男性,因為我們都知道:
搬家拉貨不僅僅是開車送貨那么簡單,還有許多重物需要司機師傅親自運送到車上,有電梯還好,沒電梯的話,師傅只能一步步自己搬下去。
這是一個需要大量消耗體力的工作,所以我們會默認搬家師傅一般都是男性。
玲姐一句“我能弄”,彰顯著莫大的勇氣。
玲姐自己肯定知道,從事這份工作要幫別人搬東西,而且有可能一天搬運好多次,會非常的辛苦。
幾十公斤重的衣服和雜物,玲姐都背在身上,一層一層地爬樓梯運下去。
長此以往,玲姐的膝蓋因為承受超負荷的壓力而出現了很多小毛病。
對于玲姐這樣會開車的人,其實做出租車、網約司機也不失是一個好的工作,但就因為搬家拉貨可以靠著體力多賺一部分錢,玲姐才會選擇去做這份工作。
所以,無論要付出多少汗水,她依然選擇這份可以賺更多錢工作,因為玲姐就是想要快點賺錢,她還要要賺很多、更多的錢。
涅槃重生的勇氣
玲姐如此努力的賺錢,一是為了想要快點還錢,二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玲姐因為旅游公司還有其他原因有債務在身,而這么急于還錢的玲姐,并不是因為欠錢太多,也不是因為債主催促,而是因為玲姐自己想要快點把錢還給別人。
玲姐說:“我賺錢辛苦他們的錢也來之不易,能早點還就早點還了。”
這種誠信為本的精神,正是每一個好的企業家所應該擁有的。
雖然玲姐的旅游公司最后還是走向了破產,可我們還是可以在玲姐的身上看到她堅毅的品質和高尚的道德。
像玲姐這樣的人,成功對于她來說,只是時間問題。
目前,賺錢還錢是玲姐的首要任務,一個月三十天的時間里她風雨無休,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接單搬行李送貨。
訂單一單接著一單,只有在車上時,玲姐才有時間喝幾口水,休息片刻。
玲姐曾笑著說道:“我一天只有三件事,吃飯睡覺掙錢。”
對于玲姐的夢想,她是這樣說的:
“我就是希望我現在可以做好了,以后五六十歲的時候不拖小孩后腿,而且我還能在我媽媽有生之年盡我最大的孝順。我目前唯一的牽掛就是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前半生都是為別人而活,現在和以后我都要為自己而活?!?/p>
經歷過創業失敗的玲姐,并沒有因此被創業的陰影擊退,疫情的出現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難以預測的,而在此之前,玲姐也曾帶領著自己的公司經歷過一段輝煌的時刻。
對于創業,玲姐依舊懷著一腔熱血,她希望自己可以再存一筆錢,繼續創業。
那么,玲姐這樣不顧一切的賺錢也就都有了答案——她只是覺得在自己有限的時間里,多賺錢,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一件很意義的事情。
玲姐說她打算在五十歲之后就不再創業了,所以,時間對于她來說非常的寶貴。
溫室里長不出來大樹,社會和現實就是最好的老師。曾經被愛包圍著,無憂無慮享受生活的玲姐,如今經歷過現實的磨練,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追求。
早在玲姐做拉貨司機的工作之前,她就曾為了生活無數次的奔波無數次的嘗試過。
玲姐在疫情初期的時候,面對著被按下暫停鍵的旅游業,玲姐的人生卻無法暫停,她選擇去嘗試做護理工作。
為此,玲姐專門花錢報名了課程去學習了一段時間。
在學有所成之后,玲姐就走上了工作崗位。
憑借著玲姐那份對工作認真和做事一絲不茍的態度,在面試保姆工作時,她當場就被錄用了。
玲姐回憶道,那是她見過最豪華的地方,走進顧客的家里像是進入迷宮一樣。玲姐說:
“他家里有中餐廳西餐廳,有主臥、次臥客廳,還有專門的健身房?!?/p>
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時間的玲姐,見識到了生活,竟然可以那么過!
自此之后,玲姐內心對于金錢的渴求愈發強烈。
玲姐相信,別人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可以做到!別人所過的生活,也終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實現。
就是這樣一份俗氣而又真實的追求,支撐著玲姐走過一段又一段艱苦而又黑暗的生活。
向現實低頭的人并不是被現實打倒在地,而是韜光養晦,默默的充實自己,有朝一日終會突破現實的枷鎖獲得自己的新生。
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
玲姐目前的生活雖然比不上曾經她父親在世時的安逸和舒適,可玲姐在經歷自己創業打拼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生活的真諦。
玲姐說:“人還是要不停的學習,學習新的東西?!?/p>
現實是什么?就如同哲學家尼采所說的那樣,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在最初創業之時,玲姐并不是一時起意、三分鐘熱度。
為了自己的旅游公司創業之夢的實現,在2019年時,玲姐專門報名了一所旅游學校,通過在校的學習增加專業的旅游知識。雖然成績并不是多么的優異,可玲姐肯為了學習去花時間,肯為了自己的夢想花時間。
成功永遠都沒有捷徑可言,對于玲姐而言,成功是她每天在教室里、在網課上認真聽講的每一分每一秒;
成功是她為了創業只身探索徐州的每一個記錄;
成功是她沒有被疫情打到、給自己從頭再來的機會和勇氣;
成功是她開車駛過的南京的每一條路,是她從來沒有怨天尤人,是她從來都沒有喪失的信心和希望。
玲姐的故事,真真切切,讓人動容,讓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