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生財教練直播間看到一個網友提問:怎么每個教練的方法都很不一樣?
教練說:每個人風格不一樣,都是好方法。
我也正好結合我很喜歡的李小龍大師,吸納不同門派自創截拳道,傳道武術哲學智慧來談談:
其實90%的人一焦慮都是病急亂投醫。
都被欲望和限制蒙蔽了雙眼。
從沒有想過要改變和提升的是自己,只想能一夜暴富,快速得到好處,或者想花錢學點什么知識來解決。
李小龍在練習截拳道時這樣感悟:所學到的東西,也就意味著失去的東西。所掌握的知識和技巧,都應該被遺忘。
學習的真正目的,不是獲取知識本身。因為獲取知識解決問題能力,遠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最近這幾年經濟不那么好:裁員、降本增效、35+大齡危機、AI替代危機、創業失敗、蕭條等詞匯不斷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很多人陷入恐慌馬不停蹄地去學習。
目的很簡單,就是想依靠學習避免危機。
但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凡是指望能從學習獲得避免危機的,該面臨的問題還是會遇到。
別人傳授的經驗和總結,要是直接拿來就用,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沒有固定方法,真正的規律,就是無規可循。
上班、創業、自媒體、短視頻、小紅書雖然是不同的領域,但是他們的門道底層都是相通的。
把一個領域研究透,挖出其中的底層邏輯,只要能做到這一步,就很容易搞定其它領域的事,從而看清世界。
李小龍就是練武中輸入-內化-輸出,深刻理解武術哲學智慧的。
所有領域的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事物越往底層走越接近,而且越簡單。
如果還不能看清世界,那是因為對自己的領域挖得還不夠透。
只要對自己領域扎的足夠深,一定可以看見真實的世界,悟透更高的智慧,體會到萬法歸一的境界。
接下來,我來談談普通人如何構建個人商業體系,0-1階段該如何做?
成功底層邏輯1:像素級模仿
大部分人是很不屑去模仿一個賬號內容或者一個人,甚至會對這樣的行為感到抵觸。
昨天我的一個學員問我:詠姐,我的這個賬號是不是出問題了?
我看了一下說:賬號沒有問題,是內容問題。最近小紅書上熱門流量已經不是傳統運營的視覺設計了,而是AI賦能各個垂直。
所以,我想說的是,在許多領域,對爆款熱門的模仿或者對一個牛人的模仿,是一個很快掌握底層邏輯的方法。
為什么?
①識別內容流量密碼
很多熱門頭條推送的爆款的內容,之所以能得到流量,因為符合了平臺的推薦內容邏輯。
說到最本質的,這是一套代碼寫的算法邏輯,而不是人為推薦。
想要獲得更多密碼,我們就要深挖內容有哪些是符合平臺推薦的因素。
但是,大多數人是站在自己角度,我有什么內容就發什么?
第一,不關心這個內容的賽道平臺到底推的流量多不多。
第二,不了解自己目標用戶到底什么需求,什么習慣?
而這個熟悉了解平臺流量邏輯,熟悉平臺用戶習慣。無論是換到知乎、小紅書、公眾號都是可以通用的。
②換個視角掌握模仿的底層思維
成功肯定是有成功的道理。
舉個例子,我的學員橙子君,她的愛人是婦產科主治醫師。
我們在定位時期,各個平臺搜索完,發現幾個現象規律:
(1)生命周期、市場付費需求最大的不是婦科,在醫院里產科人最多,生殖中心是最火爆,掛號都難。
(2)在小紅書中產科的備孕類內容流量最多。
這些現象都可以說明:需求在哪?流量就在哪?
所以,找爆款模仿就是思考這個現象背后告訴我們什么?別人為什么這么做?
比如有的垂直類外科醫生、藥劑師等,不是告訴你他們的專業,而是做護膚類、營養類內容定位。
這說明需求賽道,付費賽道>擅長喜歡。
單純的抄襲模仿是沒有用的,而是去思考別人為什么這么做?為什么平臺給與這么多流量?符合用戶什么需求等等?
當你有了上述的思考以后,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像素級的模仿優秀的賬號或者優秀的人。
來源 | 詠舍(ID:yongshe01)
作者 | 詠舍;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