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只是這份工作的終點,不是我人生的句號。”
“我84歲了,今年要為國家納稅100個億!”
在#互聯網不歡迎35歲+的人#、#00后排隊體驗養老設施#等熱搜爆火的當下,這兩句聽起來相當雞湯。
說出這句話的人,并不是什么互聯網心靈導師,而是“中國最勵志的老太太”關玉香。
雖然她的名字很多人沒聽過,但她本人卻有不少閃瞎眼的光環。
55歲女工退休后創業,靠賣易拉罐身價百億;
把一個只有 16 人的小作坊,干成中國最大的金屬包裝企業;
紅牛、加多寶、可口可樂,元氣森林都搶著和她合作。
這些光環背后,她創辦的奧瑞金承包了中國大半飲料、啤酒品牌的易拉罐,2022年營收140.76億,凈利潤達5.65億元。
老干媽說過,沒有戰斗的人生是一口枯井。
關玉香的戰斗人生,比老干媽還狠。
飲品界瘋狂內卷,她成了最大贏家
比關玉香本人更火的是她的產品。
在中國一年賣出55億罐的紅牛,從進入中國后所有的易拉罐,都是關玉香的公司生產的。
關玉香創立的奧瑞金,是中國紅牛易拉罐的唯一生產商。
因為中國紅牛沒上市,很多人了解紅牛的銷量,甚至要通過奧瑞金。
除了紅牛,近兩年在飲品界卷出圈的很多爆品,都是她公司制作的。
比如元氣森林在五四青年節的纖體罐,讓你看一眼就覺得自己瘦了。
除了讓網紅品牌卷顏值,奧瑞金也能讓大牌在討好年輕人的路上越走越遠。
最近爆火的大窯,第一次加碼咖啡飲料,用的就是奧瑞金設計的“能量環罐”。
讀懂了“顏值經濟”的東鵬特飲,也請奧瑞金升級了“中國金罐”。
還有山姆會員定制的“告白罐”、樂K龍啤定制的異形罐等,都在悄悄出圈。
這些看起來在形狀和設計上的創新,背后其實是奧瑞金的功勞。
除此之外,關玉香的朋友圈相當豪華:飛鶴、君樂寶、旺旺、露露、林家鋪子、東鵬特飲、戰馬、健力寶、安利、百威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雪花啤酒、加多寶、元氣森林、天地壹號等品牌,都靠著關玉香的易拉罐活命。
征服大佬無數的關玉香,是背景實力格外雄厚嗎?
事實恰恰相反。
創立奧瑞金的時候,關玉香手里的牌相當寒酸:沒什么文化、工廠退休老太太、第一次創業失敗。
但就是拿著一手爛牌,關玉香硬是靠賣易拉罐干到百億身身家。
29年前,55歲的關玉香剛經歷了第一次創業失敗。
為了散散心,她去了東北人的第二故鄉海南旅游。
剛到海南不久,刻在東北人骨子里的創業基因,就被激發出來了。
關玉香注意到,海南的飲料產業非常發達,一眼望過去滿大街都是椰汁、芒果、咖啡等飲品。
但她考察走訪后卻發現一個bug:這里大大小小的飲料工廠遍地開花,卻沒有一家飲料包裝工廠。
看到商機后,她決定在海南辦一家制罐廠,專門為做飲料的廠提供易拉罐。
這個決定遭到了全家人反對:在家門口做生意都賠錢,還想跑到海南開廠子,簡直胡鬧。
好在關玉香膽子夠大,性子夠倔強,拿出一輩子端鐵飯碗賺來的30萬,在海南建了奧瑞金。
當時中國沒有自己的易拉罐工廠,只能從韓國進口。
關玉香就買別人的機器,設備運到家,對方卻不愿意提供技術資料,輕蔑地說:“就算給了資料,你們也看不懂。”
這句話,關玉香記了一輩子。
不服輸的關玉香帶著技術人員吃住在廠房,錯了拆,拆了裝,經過四個多月,設備才正式投產。
就靠著買了二手機器和“偷學”來的技術,1998年,奧瑞金就能一年生產1.5億個易拉罐。
從41次堵門求訂單,
干到易拉罐女王
關玉香是繼陶華碧之后,最能戰斗的女人。
從16個工人的小作坊,到如今的易拉罐界扛把子,關玉香有兩個很難學的絕招:
絕招一:極致厚臉皮,堵門求訂單
關玉香創業第二年,恰逢紅牛進入中國,在深圳建廠。關玉香立即動了傍“大款”的心思。
那段時間,年過半百的她放下自尊,不斷以卑微的姿態尋求與紅牛的合作。
因為被拒絕太多次,關玉香“拜訪”變成了“堵門”。
她“堵”在紅牛門口,請求紅牛負責人給她10分鐘時間,可紅牛負責人連給她1分鐘都不愿給她。
在關玉香帶著兒子在海南—深圳—廣州之間來回41次后,紅牛才同意合作。
如果你以為這是厚臉皮的極限,那就大錯特錯了。
之后關玉香就開始和紅牛死磕,紅牛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1997年,紅牛在北京設廠。關玉香就跟著紅牛,在距它僅800米的地方選址建廠。
2003年,紅牛在湖北建廠,奧瑞金也進入湖北,關玉香甚至把工廠開在了和紅牛同一個園區里。
當紅牛在廣州建立第三個工廠時,兩家企業開始恩愛“同居”,辦公樓、宿舍、食堂全在一起。
事實證明,關玉香死皮賴臉“抱大腿”的策略沒做錯,僅紅牛一個客戶,就讓奧瑞金成為第一個上市的金屬包裝企業。
但僅靠抱紅牛大腿,奧瑞金也做不到如今的成績。
絕招二:逼瘋自己,卷死同行。
作為一個退休后創業的狠人,關玉香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逼自己一把”。
當初搶紅牛訂單時,對方其實提了兩個相當變態的要求:
一是必須用粉末補涂的技術,這個技術當時在中國根本不存在。
二是必須滿足紅牛每年上億罐產品需求。
這兩個條件勸退了當時很多大企業,更別說關玉香當時只有16個人,一條生產線的小作坊。
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關玉香還是拉著兒子,跑遍了整個東南亞。
在被無數次拒之門外后,一家新加坡的公司終于同意和她合作,母子二人成功把粉末補涂技術引入中國。
直到5年后,國內其他企業才開始掌握和運用這項技術。到現在奧瑞金已有16項專利在手,走在國際金屬包裝行業前列。
在上市后成為百億富翁,關玉香也沒停止研發。
在了解到青島啤酒等啤酒廠家一直在使用國外進口的大圓桶后,關玉香的團隊馬上到德國學會了制造大圓桶技術,并取得10多項專利技術。
在逼瘋自己后,擺在關玉香的敵人就是用戶需求,而不是同行。
立志交稅100億,
老民企賺錢不靠講故事
回頭看第一批創業的女企業家們。
關玉香立志今年要交100億的稅,在去年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94%。
鈕祜祿.戰蘭,還在直播間里戰斗,拼命吸引流量賣貨。
老干媽陶華碧全面退網,“跌落神壇”成了在網上討論更多的話題。
同樣是不服老、不服輸的企業家,關玉香是怎么做到一直“打勝仗”的?
其實,并不是關玉香做的比另兩個人多好,而是其掌握了一個秘訣:避坑。
老企業的第一個坑是二代接班魔咒。
老干媽前一半的戰斗人生,都是硬核、霸氣經歷,是征服中國人和老外的女人。
但陶華碧的后半生,卻在退休、返崗、替兩個兒子挨罵之間反復徘徊。
兩個兒子一個不爭氣,炒房賠得底掉;一個為了省錢改配方,砸了老干媽的招牌。
使得陶碧華75歲高齡,還不得不出山給兩個不爭氣的兒子收拾爛攤子。
品牌也面臨內憂外患,雖然說江湖地位不容動搖,但陶華碧卻沒那么省心。
關玉香避的第一坑,就是早早讓兒子參與經營。
關玉香在創業之初,就帶著兒子周云杰一起出道,無論是早期從國外買技術,還是搞定紅牛,都是兒子陪著一起過來的。
這么做的好處就是,關玉香退居二線后,兒子也能把住企業的命脈。
比如周云杰早早就意識到,僅有紅牛一個靠山,早晚會坐吃山空。
因此在2018年,奧瑞金花費14億元收購下波爾的中國區業務。
波爾是全球最大的印鐵制罐企業,當時的波爾在中國還有4個工廠,是可口可樂、加多寶、燕京等品牌的服務商。
收購后,奧瑞金就成了百威和燕京最大供應商。
這也使得紅牛在經歷品牌危機時,沒動搖奧瑞金的根基。
老企業的第二個坑是單品困境。
很多老品牌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單品乏力,為此會想多掙錢,掙快錢。
比如老品牌十三香,王守義不僅開過豆撈店,還跨界過廣告、商貿、建筑等,無一例外全部沒賺錢。
關玉香則在采訪中表示,我們最驕傲的是:“2008 年樓市大漲的時候我們沒有轉行, 2013 年風投火熱的時候我們沒有心動,這 26 年以來的專注經營,我們只為做好一只罐子。”
現在奧瑞金也會發展多元化,做功能飲料、做預制菜金屬包裝,但一切還是圍繞主線的易拉罐。
可見守住一個拿得出手的爆款,才是老品牌的底氣。
單品困境,更像是對老國貨們戰略定力的考驗。
眼里只有一件事,只做自己擅長的行業,才能把產品做到極致,扛得住市場的考驗。
結語:
紐約大學教授詹姆斯·卡斯把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歸結為兩種類型:有限游戲和無限游戲。
有限游戲的目的在于贏得勝利;而無限游戲卻旨在讓游戲永遠進行下去。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會講故事幾乎是創業者的標配。
但回頭看這些老企業家的創業經歷,比起講故事他們更像在玩一個無限游戲。
講一個老企業的共同點:
所有從老干媽離職的人,如果在外面受委屈了,都可重新回來上班。
十三香的離職率很低,連車間工人都工齡22年,大多能干到退休。
當初和關玉香創業的16人,大多沒有離開,很多員工跟著干了十幾年。
沒有靠講故事持久的公司,能夠讓公司長久的唯一辦法就是留得住人,不斷有好產品。
在習慣講故事網紅企業盛行時,踏實實干的老企業們,也能悶聲發大財。
企業家們會老,但企業家精神就永遠不老!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