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工大博士畢業的他,回到大山里做了一件偉大的事
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所限,陜南曾是整個西部地區,相對欠發達的所在。盡管這里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善良,但貧瘠匱乏的生活物資條件,以及望不到邊際的窮鄉僻壤,還是禁錮了很多人的步履和夢想。
多年以前,筆者在做記者的時候,曾屢次在陜南地區下鄉采訪,期間接觸過很多業有所成的受訪對象,包括不少青年群體,盡管他們中的多數人,基本都已經成為所在行業的代表性人物,亦或是普羅大眾里的人中龍鳳,但所有人卻都在傳遞一個執念——有朝一日希望能擺脫貧困,走出大山!
△ 圖為鄧茂盛工作時的照片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走出大山離開故鄉,幾乎是當代年輕人的集體夙愿。這種城鄉割裂的背后,可能是出自對物質的渴望,對情感的訴求,其最終目標都是奔赴更好的生活環境,找尋更多可能改變命運的機遇。
盡管如此,與大多數年輕人的主流思想和信念選擇不同,我們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卻反其道行之,他從西安名校畢業之后,并沒有選擇在大城市里定居立業,而是返回到了依然貧困的陜南老家,在大有可為的農村天地中,書寫了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創業故事。
01 農家少年窮則思變,立志要把家鄉的資源盤活
我叫鄧茂盛,1984年出生在安康市旬陽棕溪鎮。旬陽這個地方,處于秦巴山區,自然稟賦比較差,基礎設施建設匱乏,道路交通極不便利。
受限于基礎條件,我們當地人在傳統農作物之外,主要以種植煙葉為主要經濟來源。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學會了種煙葉、烘烤煙葉,這是我們家非常重要的收入支撐,也是我跟姐姐學費的主要來源。
△ 圖為安康市旬陽棕溪鎮風貌
我們的煙葉種子都是政府統一配發的,最后也是政府統一收購。煙葉的生長周期是一年一季,3月播種,10月采收,從育苗種植到農民粗加工到最后賣出去,整個過程非常繁瑣,種植戶掙的也只是辛苦錢,往往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一家幾口人能掙個七八千塊錢,已經很不容易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種植煙葉還是個靠天吃飯的行當。煙苗多數種植在坡地上,一旦遇到陰雨天氣,要么煙苗會被水沖毀,要么煙葉會生病腐爛,最后直接影響到種植戶的收成。因為多次遭遇過類似的災害天氣,我那時候經常會搗鼓一些小發明,比如研發防雨工具等,以期盡可能幫家里降低經濟損失。后來靠著這些小發明的啟發和延續,我在上大學的時候還拿到了很多發明創造類的獎項,最后還當上了學生會科技部的部長。
除了傳統的農副業生產之外,我們當地也有很多通過開礦實現暴富的生意人。在我上中學的時候,鄉鎮公路上四處都是礦洞。那時候政府對自然礦產開發的管理還比較松散,因此地方上所有的開礦作業都是無序的,也不考慮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最后導致的結果是很多礦主違規排放,把漢江水給污染了,最后被央視《焦點訪談》采訪曝光了。
很快,旬陽當地政府就把所有的礦全部叫停了。受此影響,整個旬陽的經濟也立馬出現了下滑,很多礦工失業流離,生活境況很不好。目睹了這樣的現實慘狀,我那時候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我們家鄉有這么好的礦山資源,我能不能創造一個新興產業,既能把旬陽的資源盤活,又能給政府和老百姓帶來經濟價值?
當然,那時候的我只是單純的年輕氣盛,盡管心懷壯志,但從來沒設想過自己將來的力量有多強,到底能走多遠!
△ 圖為鄧茂盛與同事做科研時的照片
我是在太原上的大學,學的是環境工程專業。也是機緣巧合,我上大學那幾年,旬陽當地的化工行業正如火如荼,其中包括有陜西鋅業投資的大地復肥,其早期業務是把山上的礦石進行焙燒,取中間的副產硫酸和鋅焙砂。
我的大學專業里也涉及化工學科,因此我在回老家的時候,會經常與大地復肥公司的人進行交流,最后了解到他們廠子生產的硫酸利用率很低,首先是本身硫酸具有地域性,運輸距離太長的話成本就會很大,因此基本上只能在當地自產自銷,但是當地的需求有限,所以廠里的硫酸經常滯銷。
△ 圖為鄧茂盛做科研時的照片
當時我就在想,怎樣能把旬陽的硫酸原料給高效利用起來。后來經過我的調研分析,發現硫酸可以用來生產磷肥,而磷肥是旬陽種植烤煙最主要的肥料之一。另外如果給磷肥里再加入一些其他原料成分,又可以生產復合肥,其應用場景更廣,但這些都還只是硫酸產業延伸的初級產品。
那么究竟怎樣能利用硫酸或者礦石副產,做出更具科技價值的產品呢?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很清晰的操作思路,暫時只能將其作為一個研究方向,這也算是我走向創業之路的直接緣起。
2010年,我大學畢業,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當時我對求職并沒有什么概念,初步規劃想著先回到西安,隨后再考慮其他。身邊同學都在想著進國企或者事業單位,而我卻稀里糊涂在智聯招聘上投了個簡歷,并順利應聘到了藍深科技。
那時候藍深科技的規模還很小,總員工數不過才十幾個人,在西安南窯頭社區租了個總面積不到500平米的三層民房,一層是庫房,二層做辦公,三層是實驗室,我當時應聘的是研發崗,每天的主要精力就是泡在實驗室里。
△ 圖為鄧茂盛與科研團隊在一起
在藍深科技工作的7年間里,我從基礎研發做起,一直做到了總工程師的崗位,并以第一發明人的身份,拿到了化學催化行業里多項核心技術專利。期間我還考上了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專業的在職博士,在高分子材料方向積累了很多理論和實踐經驗。
因為是技術出身,當時的我在同行同事眼里,還算是比較受尊重和認可的人。另外當時藍深科技給我開的薪酬也很有吸引力,人生事業都處在上升期。盡管如此,我心里總有一股子無法抑制的沖動,想自己挑頭做點事情。
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我最終做出了辭職創業的決定。實際上那時候,除了創業決心和技術經驗之外,我并不具備創業的先決條件,要市場沒市場,要資源沒資源,現在回想起來,確實很盲目也很冒進,好在這條路最終被驗證是正確的。
02 一場大火淬燒創業初心,在夢想堅持中重生涅槃
結合我的工作經驗積累,我把創業方向瞄向了催化劑行業。剛好那時候受到中東石油戰爭的影響,生物柴油這個領域比較火,而柴油催化劑是生物柴油生產的必需品,而硫酸又是柴油催化劑的核心原料。
早在2016年的時候,就有個曾經的合作伙伴找到我,說歐洲有一家專門生產生物柴油的公司,對柴油催化劑的需求十分迫切,光是對硫酸的用量就得5萬多噸。
△ 圖為領盛科技的生產車間
這位朋友在給我提供了商機之后,還提出愿意幫我對接供應鏈資源,前提是我得有穩定的生產保障能力。于是,我通過自籌資金,開始在西安周邊尋找合適的生產基地,先后考察過陜西華陰、西安戶縣等很多地方,但都不達預期。
后來,我就想到回旬陽,主要原因旬陽有原料產地的優勢,比如說大地復肥可以年產10萬噸硫酸,如果我每年采購5萬噸,完全能把產能支撐起來。另外假若回到旬陽創業,周圍都是熟悉的人脈和環境,成本和風險都相對較低。
2017年,我跟幾個合伙人在旬陽注冊成立了領盛科技公司,并很快投建了生產廠房,躍躍欲試準備大干一場。可誰知道,當我們的廠子正式落成之后,生物柴油這個行業的發展卻不大不如前,不僅是價格被壓到了冰點,而且需求端快速萎縮。我們第一年生產的生物柴油樹脂,連一粒都沒有賣出去。
盡管產品銷路受挫,但考慮到廠房投資已經成了既定事實,產線和設備也都是現成的,我們也不能就這樣坐觀敗績而無動于衷,好在我們產線上還有吸附樹脂、多晶硅等其他產品,而且這些產品的市場前景還算可觀,于是我們就考慮先把量做起來,逐步推進產品的多元化。
△ 圖為領盛科技的產品序列
2018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接到了一個大訂單,那時候我們的心態略顯浮躁,就計劃再增加兩套設備,先把產能做上去保證交付,于是我們就邊生產邊搞建設。可誰知道,由于我們疏于對現場安全防護和施工管理等問題的重視,在4月16日的時候,因為現場施工人員操作不當,導致廠子里著了火,最后幾乎把半個車間都燒沒了。
剛開始聽到廠子著火消息的時候,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和團隊本能的反應是先把責任擔起來,哪怕廠子不要了,創業這事不干了,也得把人員的損失降到最低。
除了財產被毀之外,這起火災還造成了兩名施工隊員以及我們的員工受傷,承包方眼見事態嚴峻,直接跑路了。盡管事故的直接責任并不在我,但所有的善后工作最后都是我們來處理的。
也是因為這場火災,公司賬面上的現金全部被花光,我們股東幾個人還因此背了很重的債務。為了挽回局面,當地政府也及時向我們提供援手,這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當時旬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還有園區的書記兩個人,以他們個人名義擔保,從旬陽一個房地產老板借了300萬,替我們處理人員救治的事情。
兩個月之后,隨著火災的善后工作基本結束,我們就著手復工復產工作,盡管這次大火嚴重打擊了大家的創業信心,就比如說曾有人指著我們看笑話說,“步子邁得那么大,這下再不囂張了?!”這句話曾深深刺痛著我們的心,但面對著還未交付的產品訂單,以及客戶們的好言安慰和善解人意,尤其是我們不想給家鄉留下罵名和笑柄,于是便努力克服了團隊的消極情緒,咬著牙重整旗鼓重頭來過。
△ 圖為鄧茂盛帶領政府領導參觀生產場地
復工復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是廠房重建的資金難題,那時候我們幾乎借遍了親戚好友,但僅僅是杯水車薪,后來地方政府還特別照顧,給我們補貼了大概兩三百萬。同時最叫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我們最艱難無助的時候,由省科技廳和安康市科技局、安康發投等參與出資的陜創投安康硒谷基金,敲開了我們大門。
經過多輪次的談判磋商,安康硒谷基金向我們投資了500萬元,這是領盛科技自成立以來的第一筆股權融資,也是我們創業過程中最及時最重要的資金。有賴于此,我們很快恢復了生產,產品交付和公司運營等都進入了常態化運轉。
這幾年間,我們的產品序列從最早的吸附樹脂,逐步拓展到了拋光樹脂、硅碳負極材料等序列,產品應用領域涵蓋了化工冶金、食品、鋰電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等領域,公司年銷售收入從最早的幾十萬幾百萬,躍升到了2022年的近3000萬元。
如今回想起來,我很慶幸自己回到了旬陽創業。生于茲養于茲的山川水土,愿意敞開懷抱接納我,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親戚鄰里,都給予了我創業過程中無條件的支持。就比如說,安康市政府曾專門就領盛科技項目成立了工作專班,在土地建設、環評審批等方面,盡可能給我們提供便捷通道。而我們的上游客戶大地復肥,在我創業初期更是免費提供了廠房使用和污水治理等方面的無私支持。
△ 圖為領盛科技的辦公場地
另外就是旬陽本身有著生產催化劑產品先天的條件優勢,比如說電力供應、水資源、礦產資源等,這些要素都比西安及其周邊地區更具性價比。僅以水資源來說,旬陽當地不僅水源充足,而且取水便利價格低廉,同時水質非常好,這能夠極大地支撐我們生產一些對潔凈度要求高的電子級產品。
從2017年創立公司至今,領盛科技已經走過了8年多的奮斗歷程,回顧以往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并快樂著。從白手起家到公司小有規模,中間充滿了無盡的艱辛和酸楚,但我總在告慰自己,只要你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另外從我個人對公司的規劃來說,我一直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比如在公司管理上,我完全不擅長,所以我們就聘請了職業經理人,讓他們負責公司運營層面的事情,而我則專注于在技術科研領域,全力以赴把產品研發做到極致。
最后談及理想,首先是我的私心,我希望能給家鄉創造更多的價值,起碼盡個人能力多給政府上繳一些利稅,解決更多同鄉的就業問題,給他們提供全面可持續的福利保障,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另外我也希望帶著團隊持續進階,能夠做出來引領行業變革的產品,將來有能力參與到全球產業鏈中去,一步一步讓「領盛科技」成為受到社會尊重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