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冬,從前線戰場選調的飛行學員賀懷德、李保旗等人,趕到東北牡丹江機場附近時,北滿形勢正在惡化,航校一大隊已奉命向安東機場轉移。?在遷移途中,賀懷德搶上前幫何敏搬動大汽油筒,不小心揮臂撩倒了對方,何敏軍帽落地,露出秀發,賀懷德才發現她是個女兵,為表歉意和友好,讓她牽走戰馬備用。常浩將戰俘三原糾夫調到一大隊任帶飛教官,引起了一些學員的誤會。嚴冬寒夜,氣溫降至零下40多度,帳篷內,學員們被凍得無法入睡,何敏發現賀懷德在帳外拾柴,供大伙取暖用,她覺得賀懷德與眾不同。?等候在火車站外的薛喜蓮,連日里,她夜思日盼著能見上哥哥一面,將母親的遺物親手交給賀懷德,還險些被人誤認為國民黨飛行員家屬。在日本人遺棄的破舊機場上建立起航校一大隊,生活與學習條件都十分簡陋,大隊長常浩和架機起義的姚建業一道制定教學大綱,姚建業嚴謹教學,嚴格紀律,讓學生們耳目一新。政委劉立秋帶領機務人員克服種種困難,組織修復僅有的幾架殘破教練機,為飛行做準備。如果試飛成功,這將是我們人民空軍的第一個飛行日,可政委劉立秋在敵襲擊時,為掩護姚建業犧牲。
幾個月后,千鎮機場又升起了藍旗,飄起了紅白相間的風向袋。上午,八點零一分,第一次放單飛,機智的賀懷德放單飛順利成功,而李保旗因動作粗野惹惱了教官姚建業,他嚷嚷著要讓李保旗停飛。加上土匪炸毀了航校的油庫,李保旗對飛行失去了信心,覺得不如當兵扛槍過癮,便和另外兩個學員開小差,要回老部隊去。途中,他們與土匪遭遇,戰斗中犧牲了一個學員,搶到了一車汽油,返回了航校。在禁閉室內,李保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過自新,練就出一雙鷹般的眼睛。更為艱苦的訓練生活開始了,拼裝教練機,沒有航空汽油就試用酒精代替,沒有初教機,經航校批準,一大隊學員直上高教機飛行,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先例。?常浩就要帶賀懷德等幾位優秀飛行員參加開國大典的空中分列式了,他們要架機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中央領導人的檢閱,惜別時,賀懷德等人架機通場飛行向黑土地告別。轉場后,常浩的愛人肖迪是個熱心腸,她想促成他(她)們的關系,說服賀懷德給何敏去信聯絡感情。之后,倆人鴻雁傳書,感情大增。
節假日,在頤和園門口,賀懷德巧遇母親的養女薛喜蓮,原來薛喜蓮欲將養母的遺物交給他,可賀懷德接受新的任務,匆匆離別。為使空軍從單一走向多樣化,軍委不僅組建了航空兵部隊混合旅,還組成了轟炸機團及六所航校。之后,常浩被任命為混合旅的殲擊機團團長,賀懷德也跟隨他,改飛米格——15殲擊機,并擔任飛行中隊隊長,何敏擔任氣象站站長,隋定臣因姚建業在老航校說過的一句話,調到轟炸機團,改飛轟炸機。薛喜蓮為將母親的遺物一盒子交給哥哥賀懷德,幾乎走遍了北京城,還是找不到賀懷德的蹤影。此時賀懷德已在上海機場改裝受訓,由蘇軍飛行教官帶飛。因倆人語言不通,賀懷德與柯羅廖夫經常發生爭執,但當每一次飛行結束后,在常浩面前柯羅廖夫不禁稱贊賀懷德會像自己成為空中英雄的。朝鮮戰爭爆發了,混成旅組建成航空師,常浩師長率部隊開赴一線安東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