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決定重審蔣玉貞一案,因劉伯溫是原告,皇上是被告,這案子還得李善長來審,李善長眼見無法推托只得硬著頭皮接這燙手山芋。
案子開審,依律臣告君也屬以下犯上,二十殺威棒也得打,劉伯溫愿挨,但李善長左右為難,問皇上,皇上說自己是被告,哪有被告要求打原告之理,李善長轉(zhuǎn)而把球踢到刑部尚書處,說這是刑部的事他不好越俎代庖。看他們打人的推來推去,挨打的劉伯溫倒是急了,不停地催促他們,蔣玉貞大聲說劉大人涉案因她而起,她愿替劉大人受罰,李善長問蔣玉貞狀告皇上有無證據(jù)?劉伯溫趕緊掏出一份卷宗大喊證據(jù)在此。皇上宣王慶上堂,讓劉伯溫問話,劉伯溫問王慶嘴上的傷因何而來?王慶說是吃東西劃破的,劉伯溫堅稱那是被人咬所致,只因王慶欲調(diào)戲那女子,女子羞愧上吊,而王慶則反誣女子與郝青田通奸。王慶說那女子長期與人通奸,但劉伯溫說那女子至死還是一名處女,他曾到長都縣親自開棺所驗。皇上催劉伯溫把證據(jù)給他,但劉伯溫說此案涉案面廣,牽涉到不少官員,此縣令也涉案頗深,懇請皇上赦他家人,得到肯定的答復(fù)后劉伯溫將證據(jù)呈上,皇上一看之下大怒,說這吏治已到了非整頓不可的地步。但王慶和李善長叫囂著縣令已死,單憑此信已不足為證,劉伯溫大聲喊道“帶人證!”來人竟是當日開棺驗尸的穩(wěn)婆,王慶一見穩(wěn)婆就知道大勢已去,他一下全招了,他說自己是貪財了,是漁色了,但人都不是他殺的,他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啊。劉義上堂呈上從長都縣令家中搜出的王慶親筆書信一封,信中囑咐縣令用毒酒毒死郝張氏,可惜縣令毒死郝張氏后未燒了此信而是藏到了地窖里。皇上怒斥外甥,自古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證據(jù)確鑿讓他怎么饒?李善長靈機一動,說記得長公主府上應(yīng)該有皇上親賜的鐵券丹書,那是免死牌啊,皇上順坡下驢說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李善長趕緊說發(fā)配充軍兩千里外,遇赦不回。但劉伯溫反問長公主府有幾部鐵券丹書?一部丹書只抵一命,但此案涉及五條人命啊,敢問是要抵哪條命呢?大家都在逼著皇上表態(tài),皇上終于下定決定殺王慶。劉伯溫真心誠意地跪地大喊“吾皇萬歲,萬萬歲!”皇上則赦劉伯溫無罪,明日恢復(fù)早朝。
行刑之日,李善長、劉伯溫親自監(jiān)斬,可到了午時三刻還是不見人犯入場,李善長一副穩(wěn)坐釣魚臺的模樣令劉伯溫心里直打鼓。犯人押到了,但披頭散發(fā)無法見其真容,李善長說皇上已驗真身,立斬!但劉伯溫心知被斬之人根本不是王慶,面對蔣玉貞的跪地感謝心感慚愧。
劉義偷了劉伯溫的牌子進宮找皇上,被一幫太監(jiān)教訓差點吃了大虧,幸得馬皇后及時趕到救了他。他說有要事要找皇上,他可是救過皇上的命的,有些事要找皇上評評理,這李善長法場調(diào)包算怎么回事啊?馬皇后說會幫他轉(zhuǎn)告皇上,看他還算講義氣,決定送他點東西,轉(zhuǎn)身拿了一雙親手做的鞋送給他,又拿了劉伯溫送來的青田石雕桃子讓他帶回去,順帶裹了幾顆棗子,劉義謝著賞,心里卻直嫌皇后娘娘摳門。劉伯溫一見東西就明白了皇后的意思,那是讓他早點逃啊!劉伯溫立即起草文書向皇上辭官,但皇上不準,但準他返鄉(xiāng)省親,時限七個月,隨時聽召回京。
一路青山綠水劉伯溫帶著劉義踏上了回鄉(xiāng)之路,劉義又擔又扛的好不辛苦,不免埋怨老爺不肯讓縣衙出頂轎子送他們一程。休息打尖時,劉義向老爺打聽老家該有不少親戚吧?他擔心自己磕頭認親又得一番辛苦,劉伯溫笑著對他說,有些只有幾歲的小孩,論輩份劉義該磕頭叫爺爺呢。劉義頓感吃虧,嘟囔著早知道就不認他當?shù)耍瑒⒉疁匦Φ啦皇腔噬隙嗍拢€不想有這兒子呢,回家要解釋這事自己還得費不少口舌呢。
劉伯溫回到兒時念書的村莊,眾村民說這不像個大官呀,劉伯溫笑問那大官該是個什么樣子呢?村民說每次縣太爺下來時,有抬轎的,有喝道的,還有跟班的打雜的,怎么劉大人憑著兩個腳板走就進大山來了?在確認了他的身份后眾鄉(xiāng)親紛紛下跪磕頭大喊恩人,因為大明開國各地都加了稅糧,唯青田縣因著劉伯溫的功勞免加,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感激不盡啊。
在接受了村民的熱情款待后,劉義背起行李跟著先生繼續(xù)趕路,但那官道破爛不堪,劉義走得歪歪扭扭象喝醉了酒般還摔了好幾個跟頭,頓時怒了,說要把縣太爺找來打屁股板。就這么一路泥濘地劉伯溫走回了家,縣太爺在水路旱路都留了眼線,是既沒看到官船也沒看到官轎,壓根不知道劉大人是怎么回來的,這邊沒等到人,劉伯溫的信到了,特意關(guān)照縣太爺走路去南田見他。
劉伯溫回到老家和族長們商量著續(xù)族譜、修祠堂的事,并讓他們有事盡管開口,族長們說此地近海時常有海寇入侵,燒殺搶掠,防不勝防,又指不上官府守軍,劉伯溫提議他們還得加強民防。正商量著,知縣也終于走到了,劉伯溫問他這一路走得可辛苦?他問縣太爺平時為何不維護修膳官道啊?縣太爺推說上面撥款太少,杯水車薪,修了也跟沒修一樣啊,本地富戶則吝嗇守財,無心公益。劉伯溫說他有辦法籌款,但需縣太爺全力配合。不多日縣太爺就貼出告示,說劉伯溫省親途經(jīng)九都嶺,屢見異兆,順觀風水發(fā)現(xiàn)多處有巨財奇寶埋藏,如有發(fā)掘者,錢財盡數(shù)歸己,奇寶以祥瑞上報朝廷,另有賞賜。告示一出,引起一片哄動,加上劉義摟著一片破席子、一個破碗來到縣衙前和縣太爺唱了一出雙簧,看熱鬧的人作鳥雀散,紛紛挖寶去了。
眼看著全民挖寶,眾鄉(xiāng)紳坐不住了,聯(lián)合去縣太爺去煽風,說由他們集資修路,挖到寶貝則歸他們,并承諾不會少了縣太爺?shù)囊环荨?h太爺反問他們要是挖不出寶修路費用又該算誰的呢?眾鄉(xiāng)紳紛紛表態(tài)不會讓縣衙承擔任何費用,雙方簽字畫押后,這個一直煩擾著縣太爺?shù)男蘼冯y題算是被劉伯溫智解了。
村里的傻姐看上了劉義,整天追在劉義屁股后面要跟他結(jié)婚,劉義煩不勝煩。幸遇帶著孫子來向劉伯溫請教篆刻工藝的七叔公解圍。
劉伯溫將自己設(shè)想的民防海盜的簡易方法給七叔公看,要既不會違背朱元璋嚴禁民間練武的規(guī)定,又可常年演練,劉伯溫讓他們利用社火排演陣型,比如暗含一字長蛇陣的陣法,對付海盜可做到首尾兼顧;又如八卦陣中的休門,對付起海盜來就可以形成局部人數(shù)上的優(yōu)勢關(guān)門打狗,至于兵器嘛為防官府猜忌,鄉(xiāng)親們可以在木棍上挑個漁燈,組成漁燈舞陣。
有人在縣衙外喊冤,劉伯溫閑不住決定去看看,喊冤人稱自家有奇冤,三年未了斷,縣官不接狀,州府屢斥還,他敢問南田劉伯溫是否敢接此狀?縣官匆匆出門讓劉大人千萬別接這案,一言難盡啊,請大人進縣衙詳談。他說前任縣太爺就為的這事辭官,且上峰明令銷案,不再留有案底。劉伯溫讓縣太爺帶他去現(xiàn)場看看,一路上縣太爺將案情大概地講述給劉伯溫聽。說是三年前案發(fā)當日,死者張青帶著跟班到城中買藥,跟班去旁邊的鋪子買香料,張青則站在路邊等,等跟班出來一看,張青已經(jīng)死在當街,喉嚨被割斷,渾身是血。蹊蹺的是在鬧市當街殺人居然沒有目擊證人,更蹊蹺的是正當眾人圍成一團之時,那位喊冤的老者江成闖進來哈哈大笑,連說“殺得好!殺得好!”于是這跟班和江成就被鎖了一并帶回了衙門。
看完現(xiàn)場回到家劉伯溫不斷地案件重組著,回想起前任周知縣寫在墻上的話語,判斷周知縣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案件的來龍去脈。
劉義央七叔公的孫子幫他刻了一方印章,上書“劉義士之大印”,特意蓋了印章準備郵回金陵向朋友炫耀。劉伯溫看了笑道這“義士”二字多用在對已故之人的“封贈”,聽了原委后劉義趕緊竄了出去讓人改圖章去了。
一幫摳門的鄉(xiāng)紳每天貼錢貼料修路挖寶,卻只挖出一堆破爛玩意,他們似乎明白自己被耍了。
劉伯溫來到獄中詢問江成,得知死者張青是他的女婿,但這個女婿卻是個冒名頂替的主,娶他女兒就是為了謀他家的財。當年江成和朋友王仁之為子女訂了娃娃親,后來王仁之夫妻相繼染病身亡,慢慢就斷了聯(lián)系,沒想到三年前王仁之的兒子帶著信物突然冒了出來,江成不僅信了他還讓女兒嫁給了他,沒過多久就發(fā)現(xiàn)這女婿根本不是王仁之的兒子,而是王仁之家大伙計張德發(fā)的兒子張青。江家燕氣得拿起剪刀就要刺死張青,結(jié)果刺在屁股上,被張青跑了,江家燕當晚就上吊自殺,仵作驗尸也確認死亡,但第二天尸體不知所蹤,隨后就發(fā)生了張青被殺一案,于是認定殺人兇手就是江家燕。劉伯溫為了了解清楚案情,派劉義去鄰縣了解老張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