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下發(fā)祭天文告,定于明年正月初四,在應(yīng)天城南郊舉行祭天大典。李善長提議皇上延后幾日,因他奉旨督造的青瓦大殿興慶宮必須在大典之前完工,但算了算如今尚缺青瓦三十萬片,工期實在趕不及啊。皇上下令李善長必須三日內(nèi)籌齊所缺青瓦。造新瓦肯定來不及了,李善長來到營造局讓他們在兩日之內(nèi)將皇宮西側(cè)老兵街的三百戶房子的瓦全部揭下,并讓他們把老兵集合起來,他來動員。
劉伯溫特意讓教坊司安排人到老兵街唱鳳陽花鼓,目的就是要吸引皇上去老兵街,看看李善長為了完成任務(wù)想出了什么餿主意。老兵街亂成了一鍋粥,老兵們經(jīng)過李善長的動員都是熱血澎湃,但家屬們看著官兵來拆自家房屋都是痛哭號啕。皇上看著心疼讓人立即停止拆房,把李善長好一頓教訓(xùn),問他怎么不拆自己的丞相府?劉伯溫為民請命,同時為自己惹來不小的麻煩,皇上把三十萬張青瓦的籌集任務(wù)交給了他。
劉伯溫建議皇上向全城老百姓借青瓦,誰家屋頂上不多個三五片瓦,皇上只要打上欠條,等昆山窯主的青瓦一到再讓老百姓憑欠條來領(lǐng)瓦,只怕到時來領(lǐng)瓦的沒幾個。李善長反譏劉伯溫,說一日之內(nèi)哪來的十萬張欠條,劉伯溫胸有成竹,說明天是祭天大典前恩科殿試,屆時有一千多舉子呢,每人替皇上寫上一百張借瓦欠條,最多只需一個時辰,再用上皇上新刻的玉璽洪武之寶,這可是驚世之舉啊。就這樣一個天大的難題,被劉伯溫輕而易舉地就解決了,正月初一青瓦大殿正式完工。而且新制成的三十萬張青瓦已于三日前運到,卻無一人持欠瓦詔前來換瓦,家家戶戶把皇上的欠瓦詔裝裱之后供在屋里呢。
皇上想請畫師在興慶宮里畫龍,但劉伯溫說當(dāng)初皇上曾經(jīng)頒詔天下畫師不得擅自涂鴉龍虎,違令者斬。皇上說劉伯溫善畫虎,他一定認識善畫龍者。劉伯溫向皇上推薦昆山縣王履,江南第一善畫龍者,聽說就在應(yīng)天府,不過得請皇上降旨,讓他奉旨畫龍。
昆山差吏奉縣太爺之命追捕王履,一路從昆山追到了應(yīng)天城,王履把好酒的差吏灌醉后剃了個光頭,并把自己身上的枷掛到了差吏身上,王履逃到劉伯溫府上求救,差吏隨后也想進府鎖拿人犯,被攔在禮賢館外,王履有了皇上新賜的“奉旨畫龍”黃綾,差吏完全奈何不了他,差吏無奈之下去找李善長,他說縣太爺吩咐了不是遇到天大的事不要找李相國,但這王履到京城是要告御狀的呀,李善長無奈地說這昆山縣太爺遇到劉伯溫就算是攤上大事了。
王履奉旨畫龍,他有規(guī)矩,在沒有完工之前都要圍著布幔,誰都不許看,皇上允了,并限他半月時間完工。王履每天進宮出宮都手捧“奉旨畫龍”的黃綾,差吏每天跟著他卻奈何不得。李善長替他出主意說,待王履給龍點睛前一日他手上就不會再有“奉旨畫龍”的黃綾,到那時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抓他了。
王履被抓,劉伯溫派人沿途保護,確保他安全回到昆山。昆山縣太爺馮唐讓人半路把王履結(jié)果了,他生怕自己和劫銀子的劫匪串通一氣的事被皇上知道,到那時自己可就一命嗚呼了。
皇上帶著眾臣前來欣賞王履畫的龍,那龍確實氣勢磅礴,但雙眼未點活像一條瞎龍,皇上一時氣憤要將王履斬首,劉伯溫說王履有言在先,十四日畫龍,一日點睛,今天正是點睛之日啊,但昨天王履出宮時御賜的黃綾不見了,人就被昆山縣衙差吏給抓走了。
李善長提出要召一千二百秀女充實后宮,皇上讓他上朝時奏本,但李善長擔(dān)心會有人提出議異,皇上暗示他奏本時讀得流利點,因大明律規(guī)定,朝堂插話杖責(zé)二十,到時一邊打,李善長快速將要說的話說完,然后皇上再來個準奏,那這個事就板上釘釘了。
劉伯溫夜進皇宮說有重要本章要奏,皇上以為他也是為招秀女的事來糾纏不清的,讓太監(jiān)出去取了本章打發(fā)劉伯溫回去,劉伯溫見皇上拒不見他只得在殿外大喊“王履要畫龍點睛”,一聽劉伯溫不是為秀女一事稟奏,皇上松了一口氣,宣劉伯溫進殿。
劉伯溫將自己了解到的王履一事向皇上稟明,說這王履因造房急需用錢將珍藏的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以五十兩紋銀賣給昆山知縣馮唐,回家一看知縣付給他的銀子正是之前戶部押銀車被劫的那批,王履一狀將馮唐告到了蘇州知府趙麟那,銀子被知府當(dāng)堂扣押說是辦案有用,第二天知府即下令羈押王履,反說他是嫌疑窩犯。皇上一聽義憤填膺,即刻要擬旨,砍了兩個狗官的腦袋。劉伯溫趕忙阻止,說目前證據(jù)不足,待他嚴加查訪定將案情水落石出。皇上決定微服私訪與劉伯溫同行。為了讓昆山縣令不能殺了王履,皇上下旨封王履為宮廷畫苑侍詔,從四品。
昆山差吏押著王履回縣衙途中回家看望嬌妻,彼時淫婦正與奸夫同床,聽到丈夫敲門,淫婦讓奸夫趕快躲起來。丈夫前腳一走,奸夫因淫婦藏了他的銀子而把淫婦給殺了。差吏發(fā)現(xiàn)妻子被殺,情緒激動地追出去大喊有人把他妻子殺了,但村民們都懷疑是他自己殺的,因為他老婆不知道給他戴了多少綠帽子,只有他本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就這樣差吏莫明其妙也淪為了階下囚,戴上枷鎖和王履一同被送往縣衙。
皇上冊封王履的圣旨送到昆山,要求王履親自接旨,馮唐去獄中接王履,王履擺起了架子,非要沐浴更衣去去晦氣,再讓縣太爺親自牽馬接他出獄,還要替他擺桌酒席。
馮唐正煩惱著,夫人進來嚷嚷說京城前來選秀的官員四處設(shè)點,登記未婚女子,三日之內(nèi)選送京城,他們的寶貝女兒正在哭呢,說是不愿進宮,非王履不嫁。馮唐靈機一動,頓時有了主意。他把送旨的人請到府里,然后把王履按新郎標(biāo)準打扮后接進府接旨,接旨完成,直接就讓王履拜高堂,王履還沒弄清情況已經(jīng)夫妻對拜完成,王履拒不承認親事,縣令千金羞憤難當(dāng)。
自從昆山縣開始登記未婚女子,滿縣城都在上演拉郎配,做父母的只想趕快把女兒嫁了,就可以免予進宮的命運。
來到昆山劉伯溫和皇上兵分兩道,皇上逛縣城體察民情,看到街上到處都是成親的人家,風(fēng)流客棧的老板說這是搶親不是成親,看著皇上氣宇軒昂、儀表堂堂的樣子,老板不禁也動了替自家胖女兒搶親的念頭,于是聯(lián)合女兒把皇上給灌醉了。
劉伯溫來到王履家,研究著銀錠上銀匠姓名的問題,他認為如果趙麟在銀匠姓名上做過手腳的話,那銀錠必然份量不足,他讓王履拿著自己的文書去找趙麟取回被他扣押的銀錠,并通知趙麟與他一起審理此案。
差吏來報,風(fēng)流客棧有人持五十兩紋銀兌換,那銀錠上赫然刻著尤十一的名字,正是那些被搶的官銀。李善長和馮唐一聽立即下令抓人,來到風(fēng)流客棧皇上正身穿喜服,喝得暈暈乎乎地準備要和胖女洞房呢。被差吏一攪和皇上的酒也醒了,摸著臉上的口紅印,決定還是跟差吏走比較好。
劉伯溫令吏部連夜將自己的官服官帽送到風(fēng)流客棧,他對老板說可千萬不能逼他那朋友和她女兒成親了,得罪了他誰也擔(dān)待不起啊。那胖女兒一聽相公飛了頓時坐地號啕。
皇上被抓到公堂,馮唐不認識皇上還命他下跪,李善長在內(nèi)室聽到皇上的聲音嚇得連滾帶爬出來見駕。劉伯溫不多時也已趕到,就地上任江南巡撫徹查戶部官銀被劫一案。
一千六百兩官銀被劫一案開審,皇上親臨觀審。劉伯溫宣原告王履上堂,劉伯溫讓王履將狀告馮唐一事原由當(dāng)堂講述,劉伯溫接著又問他是如何成了蘇州府和昆山縣緝拿的罪犯了?趙麟說他接過元寶仔細看了銀匠之名是尤十三,并非王履所稱的尤十一。但王履堅稱自己把尤十一三個字看得真真切切。劉伯溫又傳尤十一上堂查看銀錠是否由他所造,尤十一仔細看后回答是他所造又非他所造,因為元寶確定是他造的,但刻的銀匠名字卻是尤十三。劉伯溫問尤十一所造的銀錠為多少份量?尤十一說他們兄弟所造銀錠均為五十兩分毫不敢差,這是要掉腦袋的事呀。劉伯溫當(dāng)堂將銀錠過稱,一稱之下果然少了半錢,尤十一差點就要急哭了,說弟弟這要掉腦袋了。劉伯溫說怕是要掉腦袋的另有其人,隨即一拍驚堂木,讓人將趙麟官服脫去,跪下聽審,趙麟還不服氣,劉伯溫下令重責(zé)二十大板,趙麟不肯招,皇上怒道往死里打,李善長趁機下令打死他,因為那幅《富春山居圖》現(xiàn)在正躺在他家呢,他生怕趙麟把自己也給供出來。趙麟死了,好些線索就此斷了,劉伯溫懇請皇上帶著李丞相回避,他要重審此案。
劉伯溫命人扒了馮唐的官服押解回家,他要到馮唐的家里再審他。馮唐拒不承認自己窩藏了官銀,劉伯溫見他不肯說實話,于是讓他伸出手來在他手心寫下一個大大的“銀”字,讓他跪到院里受審,并對他說一旦說謊“銀”字自會消失。每隔一會劉伯溫就問馮唐“銀”字還在不在?馮唐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說謊,一迭連聲地說“銀字在!”但傳到不明就里的馮唐夫人耳朵里就成了“銀子在!”她見丈夫也招了,更怕丈夫遭受酷刑,只得說出銀子都埋在后院的丁香樹下。
昆山差吏殺妻案已成鐵案,行刑之時,真正的殺人犯費道來到刑場大喊“刀下留人!”他說人是他殺的,還有搶劫官銀的大案也是他干的,今日一并前來自首。
劉伯溫將一干人犯帶到縣衙會審,人證物證俱在,案犯對所犯之事也是供認不諱,劉伯溫說費道殺了一個該殺之人,又救了一個不該死之人,改判死刑為流放海南,馮唐夫婦則押入大牢,隔日斬首。
案情終于真相大白,王履也自然還了清白,進宮給興慶宮尚未完工的巨龍點上了雙目,那巨龍頓時就栩栩如生,仿似即刻就要騰空而起。
(全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