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長柏送顧廷燁去碼頭,這幾日學究課上所講他都會記下,回頭給顧廷燁送過去,只是那顧府是個虎狼窩,顧廷燁便決定過幾日找個親信來取,這才放心。齊衡得知盛家請了宮里嬤嬤去給姑娘們上課難免憂心,這汴京官眷可從沒這樣的規矩。
顧廷煜院兒里的有慶一直偷摸跟著顧廷燁,他自然發現了,使了個計把他匡進僻巷里,收拾了一番讓他滾出顧家了。顧廷煜定不會放棄繼續試探顧廷燁,而他也只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熬到有了功名,外室朱曼娘方可見天日了。顧廷煜見有慶一回來就收拾包袱走了,自是知道打草驚蛇了,他與小秦氏似乎甚是擔憂,怕那朱曼娘再把顧廷燁帶偏了去。
齊國公府,齊衡之母平寧郡主見府中女使穿得花紅柳綠還梳了發髻十分惱怒,立刻就讓人把那女使發賣了去,借此警告了番那些盼著一步登天的下人。齊衡在屋里捧著本書看,神兒卻不知飄哪兒去了,見了郡主忙起身。齊衡稱自己在盛家讀書多有叨擾,便想請郡主改日與他一同去拜訪盛老太太,郡主卻稱他父親早已去過,何況齊家是公府,盛家卻不過是個五品,頻繁往來不妥。齊衡再三請求,反倒被郡主瞧出了端倪,這就把他身邊小廝不為叫來問話了。不為自是要護著主子的,郡主自幼宮里長大,自是知道他的一派胡言,雖是這樣,郡主也沒打算換了不為,先且讓齊衡準備科考。
顧廷燁將常嬤嬤從碼頭上接了回來,將她安置到了一處好院子,一是因為顧偃開的反對,二則是為了朱曼娘和他的兩個孩子。常嬤嬤自是清楚,對他養外室也沒什么意見,可聽說那朱曼娘賣過唱便急了,無奈兩個孩子是無辜的,她也不好多說什么。聽聞顧廷燁為這事兒還被顧偃開打得出了血,便心急火燎地去找藥膏了。宮里來的孔嬤嬤已到了盛府,王若弗帶著盛明蘭與盛如蘭去接見,這就準備開始學些規矩了。林噙霜在外面看得甚是著急,誰想卻被王若弗身邊的女使一盆水趕走了。林噙霜惱怒萬分,卻也是定要為了盛墨蘭前程著想,就算是塞也得把她塞到孔嬤嬤課上。
常嬤嬤為顧廷燁背上的傷上藥,心疼得直喊心狠,又瞧見顧廷燁胸膛上多了道未見過的傷疤更是心都要碎了。這傷疤是三年前留下的,顧家五房看上了個女使,逼得那女使自殺身亡,五房便把這事兒賴在顧廷燁身上,死無對證。常嬤嬤氣急,順勢把顧偃開與顧廷燁母親當年結親的原因說了出來,他母親原是鹽商之女,若不是當初顧家大禍臨頭,她是不可能嫁入顧家做嫡系正室的。那時,白老太爺一心要為女兒找個值得托付的丈夫,京城顧家的四、五子便來求娶,卻不想兩個都是浪蕩子,長子顧偃開雖是個君子,卻已有正室大秦氏,這事兒就先且撂下了。
不想半年后老侯爺與侯爵夫人親自登門,稱那大秦氏病逝,希望再娶白氏續弦。白氏便帶著厚重的嫁妝,遠嫁去了侯府,原以為以后的日子會幸福美滿,不想那顧偃開硬是拖了三個月才與白氏圓房,白氏淪為顧府笑柄,后顧偃開對她愈發輕慢。一日,白氏偶然聽見女使在和顧廷煜說話,把她這門親事說成白老太爺的強人所難,大秦氏更是被白氏活生生氣死的。白氏追問顧偃開才得知,顧府娶她不過是因為她那嫁妝能填府中虧空,那大秦氏并非先病死的,而是被一紙休書活活氣死的。懷有八個月身孕的白氏與顧偃開大吵一架,流產去世。顧廷燁聽到這令人心痛的真相有些恍惚,起身走了。
盛紘又去了林噙霜院兒里賞月,賞美人,一副琴瑟和鳴的畫面怕是要羨煞旁人。林噙霜借機說起盛墨蘭,一番軟磨硬泡,喚起了盛紘心底的憐惜,更是對王若弗的厭惡又加了幾分。
清早,幾個下人在打掃院子,盛紘看過幾眼后又去了盛老太太處,稱盛墨蘭一人孤零零地,都有些想念妹妹們了。盛老太太不以為然,只道讓她下了學去看看兩個姑娘。盛紘又道,現如今書塾里有兩個外男,盛墨蘭一個姑娘怕是多有不便。盛老太太聞之道,那邊讓她在院兒里繡繡花吧。盛紘見沒讓盛老太太開口,只得自己先說希望墨蘭能被孔嬤嬤指導,盛老太太卻說,這些事兒不都是王若弗管的,說來說去,都沒想讓盛紘輕松把盛墨蘭調過去。
顧廷燁帶著朱曼娘和兩個孩子蓉姐兒、昌哥兒,去見了常嬤嬤。常嬤嬤見了臉色一沉,讓下人把孩子們帶去了院子里玩樂,朱曼娘倒是個好眼色,拿著親手做的糕點獻殷勤。常嬤嬤卻軟硬不吃,朱曼娘便跪在了她面前表衷心,一口軟語任誰都沒有法子。常嬤嬤自是個見過世面的,索性讓這妖精跪在這兒,自個兒起身走了。朱曼娘在原地,氣得發抖。顧廷燁忙扶起朱曼娘,后者好一個委屈地道,就算二郎身無分文,她也愿與他廝守,縱使常嬤嬤不知,顧廷燁也應懂她。
顧廷燁安撫好朱曼娘又跑到常嬤嬤身旁,指著遠處玩樂的孩子道,有了他們他才有個家呀。常嬤嬤心軟,卻見過無數人心,自然看出朱曼娘懇切的行動下實是脅迫,品性實在不端。顧廷燁一番軟磨硬泡,常嬤嬤也只好看在孩子的份上,把朱曼娘留下了。盛紘稱盛墨蘭當日也有錯,去孔嬤嬤那兒聽聽訓也好,王若弗自是不肯,非得讓她挨幾下板子,去跪上幾天祠堂才算。盛紘自是要為盛墨蘭說幾句好話,逼得王若弗破口大罵賤婢。彼時,孔嬤嬤到了,二人才停了口舌之爭。那孔嬤嬤竟是一口就答應了讓盛墨蘭來上課,王若弗有心阻止卻也無能為力。次日,盛墨蘭便到了學堂上,盛如蘭見了定是不爽,盛明蘭則有些困倦,任誰都愛答不理。不想孔嬤嬤見到盛墨蘭是沒給她一個好臉色,生生讓盛墨蘭吃了個癟。
夜里,盛明蘭忙著給余嫣然裱圖,壓根沒把孔嬤嬤說得茶經放在心上。盛明蘭并非懶惰,而是守拙,既然盛墨蘭與盛如蘭都未看過,她又何必去冒尖兒?接著,盛明蘭收到了一封揚州來的信,原是她姨娘要來京了。
孔嬤嬤與盛老太太在宮里便是姐妹,眼下二人還在屋里說話。孔嬤嬤畢竟見過的心思多,一眼就看出養在盛老太太屋頭的盛明蘭其實是個大智若愚的,遠遠都比那兩個要聰慧,平日里都把她說的重點記下來了。盛老太太卻操心著盛明蘭的一手字,盛明蘭學得會騎馬投壺,偏偏一手字最糟心。盛老太太更是讓孔嬤嬤不必花心思在盛明蘭身上,孔嬤嬤一氣竟然要起身走了。原是個玩笑話,沒想到把盛老太太氣哭了去,盛老太太自是知道盛明蘭聰穎,可她在這府中畢竟是個沒靠山的,若是露出鋒芒,必定是要被那兩個姐姐嫉妒,盡管眼下有她撐著,盛明蘭都尚且忍下很多事,若是哪天老太太撒手人寰,盛明蘭可就徹底成了無依無靠的可憐娃了。孔嬤嬤聽聞,連忙坐下來好言相勸。
盛如蘭心粗,學不得點茶,直接瞌睡了,見著王若弗更是求著不要去上孔嬤嬤的課了,說是以后嫁個普通人家也不錯。王若弗心氣卻高,若是盛如蘭偷個清閑嫁與平民,盛墨蘭如愿嫁給了齊衡,旁人議論起來定是要說她閑話的。盛墨蘭同樣也在學孔嬤嬤教的點茶,卻總是做不好。
衛姨媽到了盛府,盛明蘭已經打點好了一切,還親手做了炙羊肉。盛明蘭身旁的女使丹橘更是熱情迎了上來,衛姨媽卻十分警惕,緊緊抱著懷里的包袱,到了席面上更是先把碗筷涮了一遍,又拿起銀針試了試菜才肯下筷,下人們都偷摸笑著呢。夜里,衛姨媽又跑到盛明蘭房里睡了,到床上,稱自己前些日子見到了小蝶,小蝶稱絕對沒有拿過一分一毫,當年那事是有人故意陷害,也正是因此衛姨媽才千里迢迢來看盛明蘭,又囑咐了她好些話。次日盛明蘭又去廚房做菜,林噙霜旁邊的周娘子見了便跟了上去,說要請衛姨媽過來吃一頓,盛明蘭卻道,衛姨媽明日便要離京了。周娘子轉頭就向林噙霜稟告,林噙霜且先讓人盯著。
孔嬤嬤在課上教姑娘們焚香,三人神態各異,盛墨蘭自是心比天高,盛如蘭一頓鼓搗,最后嗆著了自己。倒是盛明蘭一直想著衛姨媽說的那些話,心不在焉。隨后插花課上,盛如蘭幾次向孔嬤嬤開口請教都被盛墨蘭攔住了話頭,自當氣憤,待孔嬤嬤離開后對盛墨蘭明里暗里地嘲諷,殊不知孔嬤嬤私下偷偷躲在了一旁。
盛如蘭嘲諷盛墨蘭孔嬤嬤回屋是為了躲開她,盛墨蘭便又拿出盛紘來壓盛如蘭,二人斗嘴好不熱鬧,倒是盛明蘭躲在一旁,十分無語。盛如蘭小嘴伶俐,盛墨蘭竟是直接哭著說二位妹妹欺她庶出,盛如蘭看她這般胡鬧別無他法,盛明蘭這才起身去勸慰她。盛墨蘭半晌才起身,臉上還掛著淚珠,徑直走向墻邊說要撞死罷了。
盛老太太在屋里等盛明蘭回家吃飯,不想卻得知孔嬤嬤在罰姑娘們抄書,她也只好等著,讓這些姑娘長點教訓,將來少走些彎路,只是可憐了盛明蘭,又是個被陪綁的。挑燈時分,孔嬤嬤請來了盛紘與王若弗、林噙霜三人,盛紘大惱,這就要讓三人跪下,孔嬤嬤特意讓人墊了蒲團。盛紘有些不解,一旁瞄著孔嬤嬤,一旁開始訓斥三位姑娘。
孔嬤嬤倒是偏過頭去問三人,是否知錯,而后問盛墨蘭是否認處處出風頭的說辭。盛墨蘭自是抽抽搭搭地認錯,孔嬤嬤卻是宮中老人,見過不少心的,如何能被她騙了去,一是指盛墨蘭爭強好勝、哭天抹淚,二指責她總把嫡庶掛在嘴上,總覺得他人虧待了她。盛墨蘭不說話了,孔嬤嬤又開口說盛如蘭的錯處,盛如蘭同樣也是不敢說話。孔嬤嬤又稱,自己待會兒要一同罰盛明蘭,一家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今日縱然盛明蘭沒犯錯,也應該一同受罰
盛紘反倒為盛明蘭說起話來,孔嬤嬤卻道非罰不可,若是以后姊妹們有了些事情,他人就要隔岸觀火了。孔嬤嬤今日說了不少話,盛墨蘭定是聽不進去的罷了,盛明蘭卻從中明白了何為大家風范,家族榮寵。正要處罰三人時,林噙霜起身要把盛明蘭那十下手板算在盛墨蘭的頭上,更是請孔嬤嬤連同她一同罰了。孔嬤嬤不屑,林噙霜這越說越沒用體統的話實在可笑,更是恥她身份,不該隨意插話,更是暗中提醒盛紘,寵妾有度才可家宅平安。林噙霜不知如何反駁,只得轉頭看向盛紘,后者不好為林噙霜說話,只能依附著孔嬤嬤訓斥幾句。三姐妹齊齊挨了十下手板,這事才算完。
盛明蘭離開堂上,盛紘叫住了她,似是十分心疼。孔嬤嬤的一番話讓盛紘想起了盛明蘭多年的孤苦,而盛明蘭是方才唯一不哭的,一番回話更是讓盛紘覺得她十分懂事,還囑咐她以后有什么事情,定要告訴自己。盛明蘭和盛紘沒說幾句話,盛長楓就過來叫走了盛紘,說是王若弗要讓林噙霜跪著挨打。小桃十分替主子委屈,倒是盛明蘭已經看開了,她需要父親關切的時候已經過了。
孔嬤嬤方才一番話讓王若弗出了些氣,卻還是留下了林噙霜,稱她教導無方欺壓主母,實在該罰。盛墨蘭在一旁哭天喊地,盛長楓隨意攀咬,卻都沒能讓王若弗手下留情。盛紘趕到后自是大吼一聲,不肯讓林噙霜受委屈。盛老太太給盛明蘭擦藥,盛明蘭十分佩服孔嬤嬤,她看出孔嬤嬤任由盛如蘭與盛墨蘭明爭暗斗,等到抓到錯處再狠狠責罰,更是早早備好了蒲團、戒尺、冰塊,盛紘當時就算是在場都沒法阻止,此等大智慧實在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