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凈一直沒有主動去找曾燕來,曾燕來坐不住了,他親自前往葛凈的公司,葛凈正在忙,曾燕來也沒有多做要求,而是耐心等待,過了好大一會兒,葛凈終于回來,關于治理污染的問題,葛凈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和理論,兩人在會議室討論了很長時間,過了好一會兒,曾燕來才出來,他第一時間就讓呂諍給自己買渤海的機票,自己馬上就要回渤海,呂諍以為兩人談崩了,結果曾燕來略帶得意道,自己和葛凈的合作八九不離十了。果然葛凈主動邀請曾燕來進餐,兩人基本談成合作。
曾燕來滿懷喜悅的回到渤海想找莊琳分享這份喜悅,結果讓曾燕來沒有想到的是,莊琳已經回去省城,只留下一封信給曾燕來,莊琳認為自己來到渤海影響了曾燕來工作,這是她不希望的,她希望曾燕來可以放開手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曾燕來召集各個部門的領導開治理污染的會議,葛凈遲遲沒有到場,曾燕來給葛凈打去電話,葛凈建議他把會議地點改變一下,臨時改在了污染嚴重的河道旁邊,看著渤海曾經的青山綠水變成了如今這臭氣沖天的樣子,葛凈也不管他們什么領導不領導的,怒氣沖沖的給這些當官的一頓批斗,水利局的劉局長不僅不承認錯誤,甚至還推卸責任,認為這個污染問題上上一屆領導遺留下來的,自己也很冤枉,葛凈見他這副模樣,當眾就沒給劉局長臺階下。
胡杰再一次給邵笑送來了威脅信,這次邵笑心里實在忐忑不安,她直接去找了父親,并告訴父親,自己已經長期遭受到這種威脅和恐嚇了,邵海翁不能將事情和盤都告訴女兒,他只能閃爍其詞,避重就輕的安慰邵笑,私下邵海翁告訴豪叔,用盡一切手段,務必盡快找到胡杰。
邵笑前來找冉千帆,把事情的經過跟他詳說,冉千帆察覺到事情的真相恐怕要傷害到邵笑,他希望邵笑可以做好思想準備,也許她心目中父親的形象會受損,邵笑不愿意相信,自己那個一直德高望重的父親會和犯罪有什么關系,她此時心里很亂,她不知道如果真相真的是這樣,自己要怎么面對父親。
冉千帆告訴邵笑,自己一定會公私分明,邵海翁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但是這份恩情不會讓他在法律面前沖昏了頭腦,不過冉千帆也安慰邵笑,這里不排除邵海翁有被人冤枉的可能,如果真的是這樣,自己也一定會查明真相。
現在渤海政府的外債壓力越來越大,曾燕來慎重思考之后,他提議政府應該先償還債務,否則失信于民,這個提議在會上提出的時候,遭到了金海東的強烈反對,現在渤海正是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政府的財力都用于還舊債,那么發展怎么辦,金海東認為現在應該是添新債抓緊時間機遇轉型發展,而且一旦償還舊債,那么政府收入一減少,各個部門的運行都要發生問題。
金海東的一番話讓曾燕來開始反思,他知道自己的這個決策存在一定風險,但是如果在現有債務基礎上,再增加新債,那么政府很可能陷入赤字入不敷出的情況,這樣不僅政府陷入被動,還把政府信譽丟掉了,邵笑他們一小眾人討論這件事,邵笑本以為大家伙會反對燕來提議的還債,但是讓邵笑沒想到,大家伙都認為燕來的方案雖然有風險,但是值得一試。邵笑見眾人都支持曾燕來的方案,她認為只要說動金海東,這個政策就可以推行了。
因為鋼廠拆遷的事情,鄧耀北給曾燕來打來電話,希望政府可以加快步伐,抓緊時間完成鋼廠搬遷,但是政府現在對于鋼廠拆遷的后續事情開始出現乏力,曾燕來跟鄧耀北建議,可不可以由他們來接受鋼廠拆遷的后續項目,這個事情鄧耀北覺得自己做不了主,他表示自己要和父親商議一下。
邵海翁面對胡杰的威脅,非常生氣,他不能由著事情再這么發展下去,邵海翁吩咐豪叔,最近胡杰的小動作太多了,這樣的人留不得,他要豪叔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找到胡杰,斬草除根。
曾燕來第二次召開關于政府還債的會議,在會上,金海東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松口,兩人因為這個問題在會上第一次有了爭執,兩人互不相讓,一時間政府內部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應該還債,支持曾燕來,另一派認為現在不是還債的時候,他們堅決支持金海東的意見。
對于鋼廠搬遷的后續事情,一直都沒有定論,曾燕來把鋼廠員工們都召集在一起,想聽聽大家伙的意見,有人提出鋼廠拆遷后建一所藝術文化大樓,這個提議讓曾燕來眼前一亮,他覺得可行,并同意鋼廠拆遷后往這個方向發展。
葛凈召集各個部門的人員商議治污方案,葛凈認為治污不能外包,外包的立場是為了掙錢,他建議政府組建一支治污團隊。
對于港口發展還有生態環境治理以及鋼廠關停之后的運作問題,曾燕來召集大家開會討論,這些問題不容小覷,任何一件都對渤海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解決這些重大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渤海政府現在的家底還有多少,曾燕來在會上提出關于打造鋼廠工匠品牌的事情,這件事他在會前跟鄧耀北商量過,要把工人們進行集體培訓,而且曾燕來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新型的技術人才會在市場上火熱起來。
任副市長對于曾燕來的想法略有不滿,他去找金海東嘮叨這件事,目前金海東和曾燕來的問題焦點就在于港口土地的使用問題上,金海東希望可以用鋼廠的土地來還一部分債務,這樣可以減輕政府壓力,但是曾燕來的想法一提出來,不僅不會減輕政府負擔,還要政府往里面搭錢,這個事金海東并不看好。但是盡管如此,金海東還是強調,他和曾燕來只是對工作的看法不一致,這和他們的個人情感沒有關系。
劉念軍召開行政會議,葛凈也到場,葛凈本以為這次的會議可以敲定一些事情,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竟然看了一處各個政府部門直接推諉扯皮的大戲,這件事讓他對渤海政府失望透頂,葛凈壓抑不住自己的怒火,他當場質問這些部門的一把手們,如果渤海市他們自己的家的話,他們看到渤海現在臟亂差成了這個樣子,還會坐視不理,像個事外人一樣在這里來回推諉嗎?
通過這件事,葛凈對渤海政府沒有了信心,他打算離開,曾燕來知道事情的經過之后,氣憤不已,他先是把開會的這些人都叫到一起狠狠的批評了一遍,他告訴大家伙,葛凈是自己三顧茅廬請來的治污專家,人家一分錢不要他們的,一頓飯沒有吃過他們的,現在這件事弄得,自己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曾燕來讓劉念軍帶著這些一把手,親自上門去跟葛凈道歉。
之后曾燕來也來到葛凈住處,曾燕來進門沒有直接挽留葛凈,而是說自己是作為朋友來送送他,葛凈苦笑道自己還以為曾燕來是來挽留自己的,曾燕來鄭重的向葛凈鞠躬道歉,這件事是他處理的不好,讓葛凈寒了心,曾燕來的態度讓葛凈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留下來,最終葛凈沒有做,還答應了曾燕來的要求,給渤海這些部門的一把手們做老師。
葛凈在給大家授課的時候,還為渤海引進來一個人才叫孫守剛,他是農業專家,孫守剛來到渤海,提出了循環農業的想法,而云崖縣因為底子好作為第一個試點,金滿倉他們來跟孫守剛請教為什么自己家的果樹結果不讀,孫守剛用專業知識為他們解決了問題,并教大家怎么保養土地,搞生態園,金滿倉他們這些以前只知道彎腰侍弄土地的老農們聽完都服氣了,并感慨政府政策好啊,給了農民希望。
任長民心里一直對曾燕來有怨氣,他認為是曾燕來的到來讓渤海底朝天,他跟程書記抱怨這件事,但是程書記卻認為雖然最開始自己也不看好曾燕來,但是事實證明曾書記的很多想法是可取的,有道理的,他建議任長民找個時間去和曾書記好好聊聊,解開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