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雁來請葛凈喝茶,并向葛凈表達了感激之情,并作出一個鄭重承諾,只要渤海的水治理落地了,他就可以把兄弟城市的水治理工程介紹給他,到時,資金做推銷員,負責為他招商。兩人一言為定,葛凈對未來充滿信心,他決定在渤海扎根,在渤海建總部,做全產業鏈,以后成為渤海人。呂錚感慨,這是對企業和政府的雙贏,曾雁來也覺得,只要環境治理好了,整個渤海的經濟就盤活了。
葛凈提出建議,和北大清華的相關人員合作,成立一個環境治理的研究分中心,搶占人才和技術高地。曾雁來非常興奮,本來治污要花五十個億,現在有可能一分錢也不用花就可以建立一個治污產業集群,還有循環經濟產業集群,葛凈也非常贊同,他高興地說,這就叫做把污染變成了資源。
經過充分討論后,市委對合仙港建立深水港和建立國際航運中心的計劃進行表決,金海東在表決前,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如果這個項目實施的話,必然會給渤海的經濟帶來長久的經濟拉動效益,但是他不建議這個項目立即上馬,首先因為資金問題,另外對于深水港的技術和管理都很薄弱。程書記,秦副市長都支持這個方案,而任長民提出反對意見。經過舉手表決,同意和反對的勢均力敵,曾雁來宣布散會。
曾雁來又到大洋集團來考察。曾雁來聽完鄧耀北的介紹后,突發靈感,他決定讓渤海的領導班子組成一個政府考察團,到大港市的普朗港實地考察,回來后,每一個人把自己的所聞所見寫成一份考察報告,在此基礎上討論決策,研究擴建合仙港的計劃。鄧耀北非常支持,他認為這樣做既基于理性,也有經驗。
大洋集團在普朗港負責接待,鄧耀北親自給大家介紹這個港口的發展,港區遍布智能型的情報系統,而且最大限度地簡化了船舶的停靠手續和條件,目前,普朗港現在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針對任長民市長提出的問題,港口的建設對于大港的經濟帶動有哪些體現,鄧耀北也舉例作出了具體詳細的回答。環保局長也提出了環保的問題,他詢問大洋在發展中是否考慮到了環保這一塊。鄧耀北認為這個問題非常犀利,他告訴大家,大洋在這方面采取了很多積極的措施。對于金海東提出的噪聲問題,鄧耀北也侃侃而談,介紹了他們所做的工作。最后,鄧耀北總結,可以借鑒普朗港的經驗來發展合仙港,這樣就可以一步到位。
通過對大港市普朗港的實地考察和研究,渤海市委再次召開常委擴大會,對建設深水港合國際航運中心達成一致意見,最終決定,渤海市與大洋集團,黃海造船廠合作,將合仙港升級為國際級深水港項目,報上級審批。此后,合仙港將以國際頂級深水港通江達海樞紐中心的新定位,為渤海經濟發展發揮龍頭作用。邵笑和黃廠長對于通江達海和深水港聯動的問題,也來到合仙港親自考察。
曾雁來到省里為治污平臺要錢,張鳳山書記對于把治污當成資源的提法非常贊同,但同時他有一絲疑慮,是否真的可行。為此,曾雁來給他做出保證,因為自己滿腦子想的就是這件事一定能成。張鳳山準備思考一下,過幾天再給對方答復,但曾雁來等不及,他當下就要等到答案。等了半天,張鳳山終于接待完客人了,他看了曾雁來手寫的渤海治污的可行性報告后,他告訴曾雁來,自己已經聯系好了治污方面的投資公司,讓曾雁來趕緊去,因為對方老總四個小時后就要去機場了。曾雁來一聽,立馬來了精神,他抬腿就跑。
曾雁來見到了云投公司的朱總,對方給他介紹了本公司的發展情況,現在談投資,時間太早。鐘若明認為,盡管眼下治污平臺最缺錢,但未來最不缺的就是錢,因為治污產業絕對是朝陽產業,從中央到省里再到市里,是下了決心要做大的,所以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眾企業家也非常認可,自曾雁來再渤海走馬上任以來,渤海確實煥然一新,他們對這個治污項目也非常感興趣。
金海東認為鐘若明做了一件大事,應該記一大功,但資金缺口很大,還得繼續努力。億本金融資金雄厚,曾雁來小心翼翼地提出對方能不能出資兩個億,但億本方認為這個數字有些小,他們直接提出五個億,曾雁來喜出望外,立即成交,并替渤海市感謝他們。億本認為,無論從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來看,這個項目都是特別好的項目,非常看好。
邵海翁接到了豪叔的電話,胡杰回到渤海了。邵海翁讓他不惜成本,一定要找到胡杰。冉千帆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他讓邵笑密切注意邵海翁的動向,有任何情況,打電話告訴自己。另外,冉千帆擔心胡杰做出不利邵笑的事情,如果有情況,一定要及時報警。胡杰準備和邵海翁親自談判,向他要一千萬,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三叔最終同意了胡杰的計劃。
曾雁來從省里回來,喜憂參半,喜的是治污平臺資金有了進展,憂的是張鳳山書記的態度不明確。金海東為地方債的事情頭疼,勸他把鋼廠的宿舍區讓給債權方去開發。曾雁來決定在三天之后做決定。因為三天內省城的投資公司可能會來簽五個億的意向書,只要一簽下來,肯定能引來其他公司,這樣就有了更大的周轉空間。如果三天內搞不定怎么辦,
邵海翁得到消息,第二天下午兩點,胡杰要和他見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果他不到,就把證據交給警方。豪叔決定做掉胡杰,不讓對方再見到他。胡杰知道對方什么事都能做出來,如果邵海翁對他和三叔下手,一定要去找張艷,因為證據在她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