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有為,人如其名,年輕有為,曾是世界技能大賽中焊接項目的冠軍,如今卻在焊接訓練基地內落敗,正當他在疑惑評比結果是否存在公平之時,一封來自蕭指導的邀請函,令他立馬恍然大悟。
蕭楠作為九級焊接高級技師,目前最緊要任務便是尋找優秀焊接人才,組建國內頂級技術班子,并向侯經理推薦她非常看重的高手之一,也就是已收告知的陳有為。
世界技能大賽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競賽,堪稱技能奧林匹克,內容涵蓋了建筑與工藝技術,信息與通信技術,制造與工程技術等。當年陳有為因技術精湛被選為中國代表,從而參加焊接項目的比賽,無論是各項評分,綜合實力第一。
雖然蕭楠對陳有為的贊譽極高,奈何陳有為對自身要求過高,正是因為去年在高空焊接比賽中輸給大衛,以至于沒能拿下全能冠軍,因此徹底成為心魔,始終耿耿于懷。陳有為想要重新再戰,打算推掉蕭楠的重點項目,于是佯裝受傷,坐著輪椅出現,謊稱自己三天前不慎摔斷腿,根本上不了項目。
蕭楠一眼識破陳有為的小心思,倒是沒有直接拆穿,反而叫來另一位讓她期望值很高的“新人”許一航。對于這個高挑清瘦的少年,陳有為并不陌生,因為他是自己去年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本該是奪冠熱門人選,只可惜因傷退賽,兩人之間的較量也算是戛然而止。
通過許一航向蕭楠的匯報表述中,陳有為得知許一航竟在剛才以優秀成績戰勝大為,尤其此次項目是要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是每一位從事建筑行業之人都夢寐以求,想到先前那場懸而未決的比賽,瞬間讓他燃起斗志。
因在陳有為的鄭重承諾下,蕭楠不再過多計較,畢竟他與許一航都屬于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個是經驗派,一個是學院派,再加上如此互補的性格,絕對會是極其合適的搭檔。蕭楠故意派給陳有為任務,算是小懲大誡,如果不先打擊他的氣焰,恐怕隊伍根本沒法帶好。
陳有為覺得只要完成任務就能開工,殊不知這只是開工前的冰山一角,接下來還有全員“培訓”環節。蕭楠將陳有為和許一航分在同一間宿舍,兩個人識而不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培養感情,接下來就要面臨考核。
第一關考核是讓每個人到各自場地訓練弱項科目,許一航的弱項是洞口壓力焊接,至于陳有為則是高空焊接,其他人也都得到合適分派。然而,正當大家有條不紊地抵達體驗區,陳有為卻在上升過程中察覺平臺存在安全隱患,結果對講機里毫無反應,令他不得不繼續進行。
與此同時,許一航也將面臨著洞口坍塌的危險,他在報警響起的第一時間,立馬沖了出去,可是跑到半路意識到不對勁,索性折路返回彌補錯誤。待訓練結束后,大家聚在一起閑聊,結果發現每個人的體驗區都有出現問題,包括陳有為的外接平臺直接自由落體,幸好并無大礙。
施工安全出現問題,陳有為和許一航不約而同地聯想到此次訓練的最終目的。果然正如二人所料,蕭楠在訓練結束后,帶著大家來到會議室,身后的屏幕上分為三種考核結果,登上紅色名單的焊工都會列為不合格,而許一航因為識破假危機才僥幸完成,所以也被扣分。
接下來的幾天里,陸續有人面臨淘汰,原本幾十人的大團隊,到后期只剩下十幾個人,這些人成功通過安全意識的培訓與考核,即將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場針對施工風險制作的危險模擬主題測試中,許多人慘遭淘汰,由于陳有為沒有失掉分數,因此得意炫耀,卻沒想到許一航已在研究大興機場的施工規劃。
然而陳有為是個學渣,對于許一航研究的東西不甚了解,所以每次在他刻苦學習的時候,都會以各種方式打擾,無論是半夜吃東西,亦或拿著手機和朋友打游戲。許一航受不了陳有為的噪音,索性帶著圖紙出門。
蕭楠給每人發去卷子,奈何大家都是焊工,根本不懂書本上的物理知識,幸好陳有為曾聽許一航提過這方面的知識,因此對他未卜先知的能力感到驚嘆。許一航替蕭楠解釋,只有分析出空心球的原理,才能更好地建設大興國際機場。
在了解完需要補充的知識后,大家跟著蕭楠去機床車間測試空心球焊接,蕭楠很欣賞許一航的能力,所以提醒他可以試著多接觸陳有為,兩個人無論學識性格都比較互補,如果能夠成為搭檔,就會產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道理。
陳有為當眾演示如何制作空心球,可在蕭楠眼中看來,他無疑是耗費國家材料炫耀自身技術。正因許一航沒有給陳有為臺階下,以至于陳有為被扣除五百工資。本來陳有為還為此事郁憤不平,忍不住質問許一航,結果他無意間的話竟然點醒許一航沒能破解的難題。
陳有為在半夜里輾轉難眠,醒來時看到許一航鍛煉身體,依照許一航的說法,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完成項目。隨后的日子里,兩個人不管是在工作和生活上,基本都是互幫互助,既有對手之間的較量,還有對彼此的欣賞。
轉眼便到第三階段,蕭楠發布極限體能的考核,提早做了功課的許一航和陳有為占盡優勢,倒是其他人累得氣喘吁吁。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陳有為不再對許一航抱有偏見,反而想要跟著他一起惡補知識,關系增進不少。
很快,蕭楠宣布大家已經通過層層考驗,正式加入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工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大家將攜手打造世界航空港的新標桿。大興國際機場總建筑面積達一百四十萬平方米,主航站樓單層面積相當于鳥巢面積,所以工程龐大到可造兩艘遼寧號航母,但是蕭楠則要求大家必須在四年內完成項目。
經過先前的幾次考核,陳有為和許一航的成績最為優秀,二人各自帶領隊伍進入機場建設的實踐當中,并且通過展開競爭,不僅要在百天內完成一萬根基礎樁的施工任務,還要在十個月澆筑一百零五萬方混凝土,八十天完成投影面積,十八完平方米的全自由空間,以及曲面無蓋鋼網架提升和安裝。
對于這個艱巨且看似難以完成的工程量,大家仍是斗志十足,相信可以戰勝所有的困難,克服一切障礙,也為共同的夢想而努力。
由于陳有為手底下的趙師傅曾是平面焊接,所以他在轉圈焊接方面比較吃虧,只懂得用角磨機打磨。本來陳有為想給趙師傅結算工資,讓他退出項目,可當了解到趙師傅的難處,尤其看他不怕吃苦,于是親自傳授經驗,允諾再給一次機會。
許一航得知此事,認為應該以項目為考慮,但是陳有為覺得趙師傅年紀已大,肯定剛開始都不適應,好在還有二十八年的焊接經驗。正因如此,許一航察覺出施工過程中的紕漏,如果不能做到零誤差,必然會出現很多問題。
兩個人根據書本上的知識去進行研究,更將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記錄在本子上,隨后提交給蕭楠,請她批準關于統一化操作的辦法。蕭楠欣賞他們的認真態度,同時表示公司已經成立特別小組制作實操手冊,并把所有細節分解,變成細致的動作拆解。
正因鋼平臺工程的誤差范圍必須控制在1厘米以內,許一航利用鋼板幅寬減少拼接的辦法,超額完成任務;陳有為及時改善漏焊和縫隙過大等情況,順利解決鋼平臺安裝安置區域有限的問題。
正當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沒想到大家再次遭遇阻礙,他們發現斜管無法單方面完成,想要成功拼接完全需要兩個人的協作配合,其實就是考驗默契。陳有為想要躍躍欲試,奈何沒人跟他搭檔,因此許一航親自出面,兩個人攜手在無法站立的斜坡陡架上合作,順利解決斜坡和突擊異形施工。
忙活大半天,很快將要收尾,許一航在下梯時踩空,險些掉下高臺,陳有為一把將他推開,結果自己仰面下墜,多虧許一航一把將他拉住。由于許一航右手有舊傷,所以陳有為勸他放手,奈何許一航咬牙抓住他的手腕,直到大家紛紛趕來幫忙。
雖然過程比較危險,幸好有驚無險,許一航和陳有為受了點輕傷,但是并無大礙。蕭楠放下心頭大石,松了口氣,于是帶著員工去找他們,沒想到倆人不在宿舍里,反倒坐在施工廠里聊天。
陳有為好奇許一航作為大學生,尤其學習成績優秀,為何會來當焊工。許一航講起自己從小的夢想就是蓋高樓,奈何父母不支持,他本希望借國際青年技工大賽扭轉父母的觀念,竟不想自己因病退賽。陳有為曾誤會許一航看不起自己,現在卻真正認下這個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