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軒返家,恭喜玉喬即將嫁予次山,他怪父無力救他,又謂自小董昭便小看他,但今后他不須靠父親,因可投靠次山。
馀靖出發往崖州,董昭送行,馀家老仆人孝叔帶著馀清、馀晴至,馀靖與弟妹向當天叩頭給亡父,并請孝叔代為照顧弟妹。
玉喬嫁予次山為妾,次山懷疑玉喬仍惦記馀靖,玉喬表示嫁給次山后將無異心,希望次山遵守承諾救她一家。
不肯賄賂?慘被毒打
次山謂大夫人長年住在西廂念佛,不問世事,若玉喬聽話,便把整頭家交給她打理,但他不時拈花惹草,逢場作戲,則請玉喬不要過問。
馀靖到了崖州,差撥大人即暗示他孝敬銀両給管營大人,馀靖不肯就范致被重打。銀両從馀靖身上跌出,差撥見他有錢卻不肯贈予管營大人,把他打得更重。馀靖負傷躺在床上,另一名囚犯楊春伸手到他身上找銀両,被馀靖阻止。
慧妃加害?德妃滑胎
貴誠被囚金國五國城牢房,受盡凌辱與虐待,銀虎更逼貴誠戴上鎖鏈,赤足行火炭路,貴誠痛楚難當,但想起董昭教他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便咬緊牙關撐過去。
皇後與德妃擔心貴誠安危致容顏憔悴,皇後提醒德妃得保重身體,小心保護胎兒,萬一貴誠無法返國,德妃腹中孩子更為重要,豈料德妃突然腹痛,終告滑胎。
慧妃探望德妃,皇後懷疑她的真心,并故意對慧妃揚言若有人心懷不軌,做出喪盡天良的事,必遭天遣。
要求董昭?偽造家書
次山提議立貴和為太子,眾大臣阻止。慧妃覺得雖已除去貴誠的胎兒,但因寧宗當日得皇後家族之助登上帝位,對皇後十分尊重,加上皇後外戚勢力仍強大,他即使有立貴和為太子之心,亦有所顧忌。慧妃覺得要助貴和成為太子,則要靠董昭。
慧妃要求董昭冒貴誠筆跡寫家書,請寧宗立貴和為太子。貴和刻意在父面前佯裝關心兄長,給貴誠運送保暖衣物。
董昭承認?冒誠筆跡
寧宗向慧妃表示要立貴和為太子,慧妃還以退為進,指貴和未能勝任,寧宗堅持,慧妃才命兒子謝過父王。
皇後看了家書后百般滋味,寧宗請董昭鑒別是否貴誠的字跡,董昭細看后表示是貴誠親筆,但皇後從信中一字指出家書是假冒的,這事連董昭也不知道。
寧宗要徹查偽冒者是誰,董昭竟主動上前承認是他的手筆,慧妃與貴和見狀,以為董昭要供他們出來,嚇得心膽俱裂。
貴和終被?立為太子
董昭表示當日貴誠被扣金國時,確曾親口向他表示以大局為重,請寧宗立其弟為太子,只是他基於私心,希望貴誠終有一日回國而未有向寧宗道出。但眼見朝中為太子問題議論紛紛,才偽造家書,希望穩定朝野。
皇後表示家書雖是偽冒的,但她讀出家書,卻似有兒子親自向她訴說一樣,她感謝董昭令她得到一點安慰?;梳嵋越缴琊橹兀膊环磳F誠的提議。寧宗對立貴和為太子之事便無后顧之憂。
寧宗不但赦免了董昭偽造家書之罪,更封董昭為顯謨閣學士,貴和指他因禍得福?;坼硎緦幾诹⑺麨樘尤慷?,貴和卻謂太子之位早已是他的囊中物,并非董昭的功勞。
慧妃卻謂若非董昭能言善辯,恐貴和已被貶為庶民,勸他應聽從董昭之教導。貴和表示只聽從母親的話,不要其他人對他指指點點?;坼鷨柖颜J為貴和怎樣,董昭指其為未經琢磨之玉。
效忠皇後?忍辱負重
慧妃欣賞董昭沒有訶諛奉承,更高興他指兒子是可成大器的寶玉,對董昭更為信任,并表示要把兒子交給他教導。
董昭見皇後,把慧妃的陰謀相告,皇後表示即使董昭借此機會轉投慧妃,自己亦不會怪責他,但董昭向皇後表示忠心,不惜忍辱負重,誓言只效忠皇後和貴誠,不會真心為慧妃出謀獻策。
馀靖等到河邊淘金,他問楊春原因,楊春表示管營大人私自與外間勾結,利用流放犯人淘金,便連工錢也可省掉。
馀靖楊春?計畫逃走
馀靖修建牢房時聽到雜亂聲,上前一看竟是孝叔被打。孝叔表示馀清、馀晴在百勝村失蹤了,他萬水千山也要來告知馀靖,并把用以照顧兩位少主人的銀両交還給馀靖。差撥看見銀両跌在地上,立即撿去,孝叔欲把錢搶回,活活被打死。馀靖按不住怒火,十起石頭打向差撥大人的頭部,結果被打至重傷。
楊春給馀靖金創藥,馀靖不要,但向楊春表示謝意。馀靖不甘心,又擔心弟妹,只想逃走。他問楊春因何被流放至崖州,楊春謂被冤枉殺人,他自問也不甘心,於是決定與馀靖一起計畫逃走。
楊春被屈?偷去黃金
二人好不容易才把偷偷收藏起來的木頭造成木伐,并伺機在晚間逃走,可是最后還是被捉回,自然又被毒打。二人被囚在獄中,彼此互相照應。一日,馀靖等又到河邊淘金,馀靖想起昔日與弟妹在河邊捉魚,不禁黯然。
馀靖發現牛大力偷偷把金粒倒進一布袋,再把布袋放進差撥大人的鞋內。管營大人發現少了黃金,與漕幫二當家樊照麟到來查個究竟。牛大力指楊春平日愛偷東西,當是被楊春偷去,差撥大人立即重打楊春。楊春為表清白,把身上衣服脫光,但牛大力指他把金粒藏在別處。
不屑為伍?態度傲慢
馀靖提議用刀劏開楊春的肚,如找不到黃金便把囚犯逐個劏,然后指出偷金者是牛大力和差撥大人,照麟手下果然在差撥大人的鞋中搜出一袋黃金,還楊春清白。
管營大人讚賞馀靖,馀靖直言不稀罕,令管營大人甚為憤怒,但照麟出面,管營大人不再追究。照麟欣賞馀靖有智有謀有膽識,邀他見面,以美酒佳肴款待,可是馀靖表示不屑為麟所用,態度傲慢,卻展現出其愛國之心。
大赦天下?重獲自由
馀靖逃不出牢房,只有接受現實,但心中仍記掛弟妹。
寧宗縱慾酒色,不理政事,政權落入慧妃手中。次山獲升為太師,淫慾更甚,玉喬卻毫不在乎,因她心中只惦記馀靖。
十年過去,蒙古人崛起,金國不得不改變對宋政策,決定放貴誠回國。寧宗為慶祝兒子返國,大赦天下,馀靖終可重獲自由……
馀靖與楊春回到臨安城,馀靖建議楊春自己闖天下,不必跟住他,但楊春表示要替馀靖尋找弟妹,且欠馀靖一命,愿意替他做牛做馬。
二人到望江樓吃東西,馀靖向店小二打聽百勝村,小二勸馀靖不要到村內,更表示二殿下被封太子、慧妃干政后,天下大亂,治安日差。馀靖聞得董昭已投靠次山及太子,慨歎唯一信賴的人也變節。
頭破血流?方得離開?
漕幫幫主樊照麟的女兒紅纓來到望江樓,發現她平日的座位被馀靖及楊春佔用了,紅纓近身侍婢惠蘭看見二人額角及耳背有囚犯的烙印,出言侮辱,紅纓故意撕惠蘭的衣袖,誣衊馀靖非禮,又把整瓶辣醬倒進湯面中,逼馀靖吃掉,否則不見血也不許他離開。馀靖於是拿起桌上茶杯打破自己額頭,然后憤然與楊春離開,紅纓一時間不知如何反應。?
馀靖與楊春走到江邊,楊春替他包紮傷口,馀靖表示額上傷口的痛不及他心靈的痛楚,又慨歎離開十年,臨安大變,朝廷腐敗,百姓苦不堪言。?
重遇玉喬?未得相見?
馀靖赫然發現江中的船上,有玉喬的身影,便沿江追上前。馀靖在淨土寺附近,聽到百姓讚揚楊太師夫人是大善人,他在寺內祈福的塔香下,看見當年他為玉喬題寫的詩句,相信玉喬確曾到寺內,卻與她緣慳一面,他自覺緣盡也不強求。?
寧宗欲大張鑼鼓,夾道歡迎貴誠回國,董昭贊成,次山卻反對,兩臣在朝上爭論新舊太子的問題,貴和表示,太子之位的問題是次要,最重要是貴誠回來,寧宗與皇後可與他團聚才最高興,貴和的話深得寧宗歡心。?
兵分兩路?刺殺貴誠?
寧宗派董昭迎接貴誠回宮,董昭在金國驛館見到貴誠,貴誠竟已失去常性。董昭早料到途中會有刺客,所以擺出空城計,自己隨隊走陸路,貴誠則由水路回國,豈料刺客兵分兩路,董昭趕到時貴誠已墮海失蹤。次山指董昭是刺殺貴誠的幕后主謀,董昭則表示下屬檢查刺客尸首時,發現刺客身上有蒙古人的蒼狼刺青,并呈上有關典籍作證才告脫罪。?
次山提議由他與明軒尋找貴誠,董昭表示大殿下失蹤的事不宜張揚,寧宗便對外宣布貴誠暫在武安山下行宮調養身體,以釋人疑慮。?
派刺客行刺貴誠的次山故意追問董昭有關刺客的詳情,并命董昭別沾手找貴誠的事。馀靖到百勝村追查弟妹的下落,面檔老板因被其管家孝叔打脫了門牙,所以對當日的事記憶猶新。?
弟妹下落?略有眉目?
面檔老板說十年前中秋節,孝叔帶同兩名孩童到面檔后,自己便走開了,他回來時孩童都不見了,孝叔竟發難打他,更把他的門牙打脫,至今他仍然感到憤怒。老板表示當年村內有一名叫陳二石的人,專門拐帶孩童,馀靖前往找到二石,把二石說服,二石帶他到望江樓找其當年的拍檔徐忠邦,忠邦否認曾拐賣人口,由於他是漕幫的人,漕幫二當家張熊亦表示漕幫不會做販賣人口的事,紅纓更指馀靖鬧事,要斬了他的手,幸得漕幫的嚴三娘叫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