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向德妃表示馀晴已懷龍胎,著她放下芥蒂,不得再生事端。貴誠承諾會好好照顧馀晴,馀靖請貴誠給馀晴名份,納她為妃。原來王太醫診知馀晴真的有喜,即向馀靖報告,馀靖故意請王太醫告老回鄉,設計引董昭入局,令他失信於皇後及太子,但他知道董昭不會罷休,提醒常喜要小心。
玉喬在沂王府等候馀靖良久,楊春總表示馀靖出外未返,玉喬只好把一個崩了一角的墨硯讬楊春交給馀靖。玉喬一走,馀靖便出來。
國柱出現?欲殺貴誠
楊春問為何玉喬要送他一個崩花了的墨硯,馀靖解釋那是當年他給董昭賀壽的禮物,玉喬的目的是不想他與董昭再斗下去,馀靖覺得玉喬夾在父親與他之間已很為難,不想她再受傷害,決定不再見她。
皇後與兒媳到淨土寺求神祐孫兒平安后,向馀靖表示皇上冊封馀晴為太子妃,德妃詫異且氣憤。皇後到藏經閣讀經,貴誠派馀靖到寺外布施,好代其子積福。
國柱突然出現,要脅皇後引貴誠入內,貴誠進來,國柱即欲殺他。在千鈞一發之際,皇後說出貴誠是國柱兒子。
皇後承認?茍且之事
馀靖從皇後所傳的話聽出危機,命人通知御林軍,并即趕往藏經閣。貴誠趁國柱分心時用硬物擊傷國柱,皇後阻止貴誠殺國柱,并一再說出國柱與貴誠的父子關系,馀靖趕到,聽到皇後的話。太子追問皇後,皇後表示當年國柱以大內侍衛身分,對她做出禽獸行為,令她痛不欲生,但她發現自己已懷了龍裔,為了保存貴誠性命,才打消了輕生之念。貴誠向馀靖表示皇後已向他說明白,當時為了救他才說出那些話,又命馀靖不可把淨土寺發生的事洩漏。
收買常喜?散播謠言
寧宗表示要送丹藥給貴誠,貴誠覺得父皇吃了丹藥后身體反而不好,謂會請太醫出藥給父皇調理身體,寧宗感兒孝順,頗為安慰。明軒向父報告淨土寺的事,董昭懷疑國柱不殺貴誠是手下留情,於是命人放出皇後與國柱有染的謠言。
儀妃帶同貴賢探望馀晴,貴賢表示貴誠是野仔,問馀晴腹中的是否也是野仔。馀晴問惠蘭,惠蘭表示有關皇後與太子的謠言已傳遍整個后宮。董昭以一顆夜明珠收買常喜,要他把皇後與太子的流言在后宮散播。
皇後力阻?滴血驗親
馀靖指常喜答應董昭是危險之舉,又覺得董昭以如此名貴之物收買常喜不簡單。董昭慫恿寧宗命馀靖擔任三殿下的太傅,寧宗接受,馀靖無法推辭。德妃故意拿貴賢的書法給貴誠看,又表示馀靖做了貴賢的太傅。貴誠以為馀靖因他的太子地位可能不保即疏遠他,轉投貴賢。寧宗鑒於流言四起,欲在朝上與貴誠滴血驗親,皇後勸阻,寧宗逼供下,皇後承認曾與國柱有曖昧關系,寧宗受不住刺激暈倒,昏迷不醒。
皇後與太子上朝,董昭指馀靖是逆賊,放出流言,誣害皇後及太子,馀靖反指放出流言者是董昭,并以常喜及夜明珠作為人證物證,董昭竟謂夜明珠多日前已失,又在常喜身上掏出金鎖,指常喜是馀靖親弟,潛伏在太子身邊以期控制太子,謀害皇上……
貴誠滴血驗親
馀靖與董昭在殿上爭辯,皇後突然暈倒,貴誠下令不要再爭拗,并先把常喜押入天牢。皇後把常喜之事交由貴誠處理,但提醒兒子若要放了常喜,便要立即送他出宮。董昭濫用私刑,把常喜打至遍體鱗傷,逼他把一切責任推到馀靖身上,常喜不肯就范,董昭令明軒施行毒刑,把鹽用力按在常喜的傷口上,令常喜痛不欲生。馀靖與貴誠趕到天牢,馀靖要帶常喜走,但董昭搬出諸般律法,指馀靖帶走常喜亦犯罪。
常喜身亡?曝尸三天
常喜不欲連累兄長,沖上前殺董昭,反被明軒所傷,常喜奮力撞向墻上身亡。董昭更謂遵照律法,要把常喜的尸首掛在城門,曝尸三天。馀晴欲上前取回常喜尸首,明軒阻止,甚至連貴誠也無可奈何。
馀靖拜祭父及弟,玉喬來到墳前,楊春斥她竟還有面目在馀氏父子墳前出現。馀靖依然沒有怪玉喬,但表示不想再見她。玉喬回家,對父親的假惺惺已不再相信,董昭痛心。
馀靖知悉?貴誠身世
貴誠被身世之事纏繞,常造惡夢,馀靖聽到貴誠的夢話,故意在他面前說他是真正的龍裔。為了知道自己的真正身分,貴誠偷偷到父寢宮,與寧宗滴血驗親,他驚見二人的血液未能混和,立即奔往見皇後,被馀靖看見。皇後知道已無法再隱瞞,但她向貴誠痛陳當前形勢,勸貴誠必須繼續太子之位,并登上帝位,否則是大宋百姓之難。馀靖來到,表示看到貴誠從寧宗寢宮走出來,看見他手指上有血漬,已猜到貴誠身世的秘密,慨歎自己一直扶助的并非龍裔。
擢升丞相?董昭質疑
貴誠求他保守秘密,并謂為了天下蒼生,請馀靖繼續協助他登上帝位。馀靖答應,但必須要貴誠答應他的條件,包括封他為右丞相,及在貴誠登基十年后把江山還給貴賢,即正式的趙氏血脈。馀靖對著亡父靈位,冀父能指點他,可惜實際上他只能獨自面對和解決。貴誠上朝宣布封馀靖為右丞相、馀晴為太子麗妃。董昭質疑馀靖有何功績,能獲封丞相,貴誠表示一切乃皇後意思。
出言教訓?觸怒皇後
董昭當文武百官面前問馀靖對大宋面臨的外患有甚麼意見,馀靖仔細說出策略,獲得多位大臣的認同和支持,董昭無奈。董昭問皇後為何要擢升馀靖為丞相,搬出自己十年來忍辱負重的功勞,表示能助貴誠登上皇位的只有他,還以責怪的口脗謂屢勸皇後不要留馀靖在太子身邊,責皇後卻當他的話是耳邊風。
董昭的咄咄逼人惹怒皇後,皇後斥問他是否教她做事,董昭竟高聲說是,皇後怒不可遏。
楊谷回朝?保守秘密
貴誠表示朝中多是董昭黨羽,提議提前科舉選拔人才,又向貴誠引薦楊谷,馀靖預測董昭會借宋金之事奪取兵權,請貴誠守秘密,不讓董昭知道楊谷回朝。董昭逼程高說出寧宗中風前發生過的所有事情,程高表示聽到皇上暈倒前追問皇後與國柱的事,又謂看見貴誠突然走到寧宗寢宮,后來瘋了似的離開,他在寧宗床前發現一杯濺瀉的水,而寧宗手指頭上有血漬,董昭猜測貴誠與寧宗滴血驗親,并從貴誠的反應相信他并非寧宗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