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門外,連英、德海、叁順、雙喜與添壽為完成了皇上的大婚而高興不已。眾人兄弟同心在宮中的勢力可謂一時無兩,如魚得水。恭親王認為皇上已大婚,慈禧理應歸政於同治,但慈禧還是認為同治處事未夠成熟,未肯撤簾。慈禧故意要同治在恭親王面前處理政事,恭親王親眼看見同治在議政之事上猶豫不決,終亦認同慈禧的決定。寶音成為皇后之后前往探望慈安,慈安特意提醒寶音是大清的元配皇后,沒有人可以廢后,寶音感激慈安的提點。
慈禧安排?英蓉對食
倩蓉急忙找連英告知他,官員陳大人要娶她為繼室,連英一臉茫然不知如何回應倩蓉。慈禧召見連英與倩蓉兩人,倩蓉不禁大表不安。倩蓉指情愿留在宮中侍奉慈禧也不愿嫁給陳大人,慈禧明白其心意,遂打發眾人離去而與連英單獨對話。慈禧提議連英與倩蓉作對食夫妻,連英卻表示未敢有此想法,慈禧勸連英回去后細細思量,但連英反而更感迷惘。
連英倩蓉?期盼成親
連英把慈禧所說的話告知倩蓉,倩蓉見連英始終未肯落實彼此的關系,心中有氣。添壽向叁順等人提及連英與倩蓉對食一事,德海認為連英不應只顧自己感受,而辜負倩蓉的情義。德海亦打算與小釵成婚,給她一個名分,眾人聽后替德海感到高興。連英知倩蓉惱自己,於是好言哄回倩蓉,更向她暗示答應慈禧賜婚對食一事,終令其笑逐顏開。連英看見倩蓉滿足的表情,開始對與她成親一事有所期盼。
德海大婚?不敢張揚
朝中各大臣聽聞德海將要成親一事,即爭相送禮籠絡,添壽私自代德海一一收下。德海見各式禮物送到大宅后,大感錯愕。德海怕張揚婚事會惹來麻煩,本吩咐添壽退回賀禮,但小釵卻雀躍地表示要風光出嫁,德海只有順她意思而行。小太監暉到德海房間偷竊,德海派人四出搜捕,更為此大發雷霆。連英與雙喜在御藥房遇上暉,連英勸暉向德海自首,暉反指德海知法犯法私飲「千杯飲」,連英與雙喜聽后一臉狐疑。兩人為此事詢問德海,德海矢口否認收藏了「千杯飲」,連英與雙喜亦相信德海之言。
大婚之日?德海被捕
雙喜診斷出和碩身體不宜生產,恐她臨盆之日便是命喪之時,為此雙喜甚是憂慮。雙喜為和碩調製安胎藥,和碩為想健康誕下孩子而按時服藥。德海大婚引起部分官員不滿,但德海仍如期照辦喜宴。就在喜宴前夕,小釵與德海遭官兵押走,小釵驚恐不已。小釵與德海被押至長春宮,慈禧斬釘截鐵地不許德海娶小釵,但德海竟公然反抗慈禧,連英看見不禁愕然。此時,慈安駕到,她更認小釵為義女,好讓德海與小釵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德海感激慈安相助。慈禧有感慈安與自己對著干,心中不快。
慈安陳福?共抗慈禧
慈安到佛寺布施時遇上陳福,兩人再次重逢亦各有鬱結難抒。原來慈安悔恨當初對慈禧忍讓,於是決心在有生之日能撥亂反正,陳福得知后答應追隨她一同對付慈禧。倩蓉滿心歡喜地籌謀連英母親的賀壽禮物,但連英剛經歷了德海被慈禧責難一事,心中更不想與倩蓉對食以招人話柄,於是對倩蓉若即若離。
和碩服用了雙喜調製的安胎藥后滑胎,此事驚動了兩宮太后。慈禧明白雙喜為保和碩性命才出此下策,但無奈雙喜始終有罪,只好將他收押監牢再作定奪。和碩從慈安口中得悉滑胎全是雙喜安排,傷心得痛哭起來。慈安用心安慰和碩,指出雙喜所做的一切全因為雙喜對她仍未忘情。連英到牢房探望雙喜,雙喜將多年來對和碩魂牽夢縈的凄苦向連英訴說,連英才恍然明白雙喜對和碩的愛意未減半分,不禁動容。雙喜早把生死置諸度外,連英坦言和碩雖然傷心,但決不會不明白雙喜的心意。結果一如連英所料,和碩寬恕了雙喜害她滑胎之罪,令雙喜不至人頭落地。
慈安部署?巧施離間
慈安接見雙喜,藉和碩寬恕了他一事,乘機將和碩在將軍府之生活情況告知雙喜。雙喜得悉和碩與丈夫生活得絕非情投意合,不禁對和碩更為憐惜。慈安與寶音相聚,得知寶音被慈禧嫌棄,即訓示她要學習如何做一國之皇后。寶音把慈安教誨銘記心中,不再對蘭軒等妃嬪容忍,決心以皇后之身分管理后宮,以圖同治能專心政事。
慈禧感慨?撤簾退位
連英陪慈禧趕往早朝,卻在大殿外遇上同治。慈禧遙望看見同治冒雨進殿上朝,感到兒子在不知不覺間成長了不少。慈禧決定該讓同治學習一人臨朝聽政,好為同治接掌政權而作準備。慈禧因同治的上進而感安慰,忽然興起到文淵閣一游之念。慈禧看到同治所繪的「叁口同堂圖」后感慨萬千,竟有意撤簾退位。同治與叁順到文淵閣,得悉慈禧欲還政於他時,高興得向慈禧承諾必會以國家社稷為重。
德海辱罵?添壽懷恨
德海偷服「千杯飲」已一段時間,可惜還是未見肉莖重生,傳教士仔細為德海診斷,直指德海已長出鬍子,身體狀況開始改善,令德海滿懷希望。德海前往找鳳秀時,發現添壽背著他私收賄款。聽到添壽更妄言終有日將會取代自己的大總管地位,令德海甚感憤怒。德海教訓添壽更辱罵他一頓,添壽為此懷恨於心。
維護倩蓉?連英責父
連英帶同倩蓉到酒樓向母親賀壽,眾人把倩蓉當作一家人看待,唯獨李玉對倩蓉仍有偏見。李玉見倩蓉手戴名貴玉鐲,以為是連英所贈,即出手強搶,更罵倩蓉與連英對食只為貪財。連英不滿李玉誣衊倩蓉,挺身而出維護倩蓉怒罵李玉一頓。
縱容小釵?逐走添壽
添壽忍無可忍下把小釵紅杏出墻一事告知連英與倩蓉,兩人均錯愕不已。倩蓉為證實添壽所言,特意與連英前往德海家大宅,果然看見小釵與戲子白云仙相擁調笑。倩蓉不恥小釵所為而教訓了她一頓,豈料德海突然出現為小釵找下臺階,連英與倩蓉大感難以置信。德海得悉添壽所為,於是將添壽逐出敬事房,添壽跪求德海原諒,但德海亦無動於衷。倩蓉因小釵之事后,更明白要向連英表明心跡,連英甚是感動。連英與倩蓉共寢一夜,竟發現自己沒有對倩蓉不軌的衝動,連英為此大為苦惱。
慈禧雖撤簾,但仍放不下家國大事,擔心同治未能控制群臣。慈禧要心腹黨羽每次早朝后到長春宮,把皇上所議之事再覆述一遍。當她得悉同治在留洋學生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時,即找倭仁草擬諭旨迫皇上蓋印。慈禧所為等同遙距操控同治,各官員雖感不妥,亦不敢逆慈禧心意。同治對慈禧的專橫大感不滿,於是找慈安大吐苦水。慈安一面開解同治,一面提議他重修圓明園,好令慈禧高興。同治興致勃勃地草擬了重修圓明園一事,寶音提點他修園要注意之事項,夫妻兩人恩愛非常。
連英苦勸?倩蓉出嫁
倩蓉得知連英教陳大人取悅自己的辦法,氣得立刻找連英算賬,連英竟勸倩蓉下嫁陳大人作繼室。連英坦言對倩蓉沒有愛情的感覺,倩蓉聽后感到一陣傷心。倩蓉不想勉強連英與自己對食,卻表明不會下嫁陳大人,連英見倩蓉的固執,只嘆無奈。夜闌人靜,連英、添壽與雙喜叁人急步趕往牢房,原來太監暉在牢房中自縊身亡。添壽指暉死前仍聲稱自己沒有冤枉德海私藏「千杯飲」,連英擔心德海為小釵而犯險,決定親自找德海問個明白。
撞破姦情?德海受辱
德海回到大宅內撞破小釵與戲子鬼混,小釵不想再與德海糾纏下去,決心與他說個明白。德海不想失去小釵,低聲下氣地請求小釵留在自己身邊,小釵忍受不了德海的無能,直指德海不能人道,令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絕。德海再到客棧找傳教士診治,但傳教士已逃之夭夭,才知一切也是騙局。德海在涼亭外遇上連英,連英把雙喜已驗證了「千杯飲」無效一事告知德海,更勸好友放棄小釵。德海執迷地表示只愛小釵一人,連英眼見好兄弟為情痛苦,氣得表示要為德海除去小釵。德海喝罵連英一頓,堅決阻止連英傷害小釵,令連英甚為氣憤。
連英涉嫌?殺害小釵
連英與雙喜等人商量如何救助德海,倩蓉聞得連英欲殺小釵,即大罵他兇殘。連英把心一橫,將伯倫當日死去之真相說出,倩蓉大感難以置信。倩蓉心緒不寧擔心連英真的出宮殺害小釵,大清早便在宮廷內找尋連英的下落。倩蓉心慌意亂下找德海道出一切,德海心急如焚立即趕回大宅。德海回到大宅內未見小釵蹤影,怒扼婢女小桃的頸,迫她告知小釵下落。原來小釵偷到戲班欲與白云仙私奔。德海趕到戲班后臺,驚見小釵與白云仙伏尸地上,德海擁著小釵尸體激動痛哭。他認定一切皆是連英所為,遂回宮找連英算賬,兄弟二人扭打作一團,最終驚動慈禧。慈禧盛怒中不準德海再追究此事,德海心感不服。
挑撥離間?真兇現身
慈禧私下見德海與連英兩人,直指小釵之死并不尋常,應該是有人從中挑撥離間,連英與德海恍然大悟。二人設計引出害小釵的兇手,果然奏效,但眾人未料此人竟是添壽。德海要殺死添壽為小釵報仇,連英為救徒兒跪地求德海放過添壽。陳福見時機成熟,便帶同傳教士一併往見恭親王,把德海私藏「千杯飲」一事相告。恭親王找同治主持公道,要嚴懲德海。此時,慈禧挺身護德海,迫同治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