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到會審公廨告訴李伯倫判決時要以管家利益為重,裁定四國商團擁有會稽公所的土地使用權。
螞蟥學會了楊金邦的經典名言——人在做,天在看,于建梅看了所有證據后,分為洋人手中的地契會成為取得案件完勝的阻礙。老貴根據阮會長的日常行為認為,洋人手中的地契一定是假的。原來熱愛仿字仿畫的阮乾坤為了萬無一失,有一天,讓老貴端碗鹽水模仿地契,并把那份足以亂真的贗品放進了保險箱。老貴想到了地契應該在《蘭亭集序》中,因為阮會長說這是中國人的骨氣,寧愿失去所有的家產,也不能失去這本書。
失魂落魄的張其芳回到家中,發現有人砸爛了自家的玻璃,紙上寫著的“洋奴”二字,深深刺激著這位血性尚存的探長。
會審公廨。于建梅認為如果陸江山是為了得到地契,那么四國商團在阮乾坤遇害不久就宣布擁有地契,表明陸江山謀殺阮乾坤是得到四國商團的授意,逼迫控訴人撤銷謀殺案件和土地買賣有著密切關系的觀點。于建梅以大量的物證和老貴的證詞,證明阮乾坤不是死于蛇毒,陸江山不是兇手,是胡媚殺害阮乾坤并嫁禍陸江山。法警傳訊胡媚時,發現已經人去樓空。
審理楊金邦殺害陸江山,于建梅和控方唇槍舌戰。于建梅旗幟鮮明的指出,控告楊金邦謀殺陸江山是個陰謀,因為他們是世交,并且陸江山即將成為楊金邦的岳父。于建梅讓楊金邦說出他從陸江山那里了解到三年前慘案的真相:四國商團為了得到會稽公所這塊土地,軟硬兼施沒能讓楊學年妥協,買通江有福毒死楊學年,盜走地契。陸江山審問江有福得到證據后,找到英國領事韓徳勒和李伯倫,和韓徳勒簽了一份協議,承諾永遠不說出事實真相,才拿回地契。于建梅認為楊金邦和陸江山的誤會已經消除,楊金邦殺人動機不存在。
面對控方提供的大量證據,于建梅申請張其芳上庭作證,遭到約翰遜的強烈反對。張其芳決定不再做仰人鼻息的巡捕,陳述了當時的事實經過:約翰遜手持木棍擊昏楊金邦、槍殺陸江山,然后嫁禍楊金邦。約翰遜惱羞成怒,咆哮法庭,于建梅闡述了約翰遜的殺人動機在于幫助胡媚報仇雪恨,并提供約翰遜和胡媚在一起的照片。于建梅用大量充分的證據讓控方公訴人啞口無言,潛入法庭的胡媚失望逃走。法庭當庭宣判,楊金邦無罪釋放,約翰遜收押待審。
楊金邦一行在街頭討論案件中地契的問題,逃出來的胡媚孤注一擲,駕車沖向楊金邦一行。楊金邦推開陸艷兒等人之后,裝落在引擎蓋上,胡媚咬牙切齒要置楊金邦于死地,不料汽車失控沖進河里,所幸楊金邦及時跳車。
陸艷兒把胡媚從保險箱盜走的地契進行試驗,當堂揭穿地契是贗品,并提供地契真品。楊學年墓前,楊金邦真情地回顧往事,這時他才真正明白父輩的良苦用心和民族氣節,決心和陸艷兒離開上海,繼續從事偵探事業,追尋強國圖強之夢。
上海碼頭,楊金邦看到享受治外法權的約翰遜昂起他那傲慢的頭顱,登上回國的油輪,明白華人要想在殖民主義的強權之下得到司法公正,簡直是與虎謀皮。楊金邦和陸艷兒和小宋、螞蟥依依惜別。巨輪乘風破浪前行,楊金邦和陸艷兒緊緊擁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