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梨花飛速趕回花半莊村,將舒寶同失信之事告知薛丁山,并向薛丁山道歉。薛丁山沒有責怪她,說早有防備,感激她為蒼生百姓來回奔波,用心良苦。樊梨花深感薛丁山胸襟似海、兩肩如鐵。樊梨花返回寒江關,向父兄述說舒寶同之卑鄙,勸其父兄不與此類人同流合污,遭父樊洪破口大罵,被趕回黎山。
舒寶同正面攻城無果煩惱至極,與軍師商議,決定次日凌晨讓王奎山配合偷襲東門,孤注一擲。徐茂公將計就計,讓王奎山給舒寶同發信,誘其上鉤。
舒寶同的偷襲又以慘敗告終,此時二路大軍已殺到舒軍后營。舒寶同腹背受敵,只好殺回營區,與二路大軍拼殺。鎖陽城內的徐茂公見此,指揮城中將士打開四門,殺向舒營。同時,薛丁山指揮二路大軍兵分四路殺進舒營。舒軍前后受敵,內外夾擊,死傷慘重。
高宗與徐茂公登上鎖陽城樓觀戰,高宗看到羅章、竇一虎、程千忠眾小將個個勇猛頑強,贊不絕口。尤其是看到薛丁山的絕世武功,深感興國安邦后繼有人,甚是欣慰。
交戰中,舒寶同被薛丁山打得口吐鮮血,毒鏢、飛刀被薛丁山一一擊毀,六十萬舒軍幾乎全軍覆沒。舒寶同帶著殘兵敗將逃離。
薛丁山率二路大軍凱旋入城。薛丁山見父親薛仁貴傷勢嚴重,將師父的特效藥給父親服下,但薛仁貴仍然昏迷不醒,薛丁山焦慮萬分。
徐茂公悄悄告訴程咬金:薛仁貴中的是極寒之毒,只有驅寒寶物九陽神珠方可解救,但九陽神珠是罕見的稀世寶物,否則無法救治。
薛金蓮無意間聽到徐茂公與程咬金對話,以為父親性命不保,傷心大哭。薛家上下為求九陽神珠不知所措,一籌莫展,傷心至極。
竇仙童胸前掛有一顆九陽神珠。那是她當年在九龍山黃花圣母處學徒時,被極寒浸體,師父特意練得一顆驅寒稀寶九陽神珠給她,并告訴她此珠不可離身,否則寒毒發作,生不如死。竇仙童摸著九陽神珠,思前想后,為了救薛仁貴,為了一家人的幸福,她決定獻出九陽神珠。于是她悄悄找到徐茂公和程咬金獻珠,遭到兩人堅決拒絕。因為他們知道,竇仙童獻珠后會受一輩子的痛苦煎熬。但竇仙童跪地相求,指出薛仁貴公公的病不好,公公就不能為國效力,一家人就會痛苦難熬。能以她一人之痛苦換來眾人之歡樂,她深感幸福。要不然九陽神珠在身,身雖不痛,但心會痛一輩子。
竇仙童肺腑之言,讓兩位國公感動得熱淚盈眶。
有了九陽神珠,薛仁貴傷病很快康復痊愈。一家團聚,當家人介紹竇仙童時,薛仁貴勃然大怒,斥責薛丁山違犯軍紀,臨陣招妻,與草寇成親,令軍士將薛丁山推出門外斬首。一家人跪地求情無效,程咬金聞知趕來阻止亦無用。危急時刻,高宗與徐茂公趕到。
高宗問薛仁貴處斬薛丁山的理由,薛仁貴堅持說薛丁山經不起女色引誘與草寇成親,違犯軍紀。高宗為了讓薛仁貴放棄對竇仙童的偏見,特意傳竇一虎、竇仙童兄妹覲見。
高宗問竇仙童在鎖陽城解圍的戰斗中為何要舍身救丈夫薛丁山,仙童說她不是救丈夫而是救元帥,因為丈夫是她自己的,元帥是全軍的。三軍可以沒有她自己,但不能沒有元帥。竇仙童之言震憾全場,薛仁貴不得不承認錯怪了竇仙童。
高宗指出薛丁山解圍鎖陽城救駕有功,降旨免其死罪。薛仁貴不能抗旨,但仍將薛丁山禁閉三個月。
唐朝大軍征西在鎖陽城受阻,薛丁山又被其父監禁,高宗擔憂不已。
薛仁貴將兩支部隊進行整編,欲安排羅章、秦英出任征西前路先鋒,可羅章、秦英卻請求告假為亡父守孝。薛仁貴只好調周青擔任前路先鋒,王成、王奎兄弟為副先鋒,竇一虎等原二路大軍的許多年輕將領都未被任用。
舒寶同大敗鎖陽城后,與左右軍師飛鈸禪師和鐵板道人一起,潛心修煉各自的兵器,將各自的飛刀、鐵板與飛鈸練得出神入化,準備重整旗鼓重返鎖陽城報仇雪恥。
夜深人靜之際,舒寶同將重整的五十萬大軍將鎖陽城再度包圍,薛仁貴聞訊十分震驚,命大將王奎加強防守,次日迎敵。
次日,飛鈸禪師領精兵三千前來討戰,薛仁貴與徐茂公商量對策,徐茂公擔心敵人有備而來,提出暫不出戰。可薛仁貴殺敵心切,派王奎迎戰。王奎領兵三千出城迎敵,卻被飛鈸擊中頭頂,死于馬下。薛仁貴大怒,命王成、陵云出戰,徐茂公勸阻無效,結果王成、陵云兩人被飛鈸擊中喪命。薛仁貴感到無比震驚,只好懸掛免戰牌,休戰三日。
薛金蓮無力為父分憂深感不安,她和竇一虎、竇仙童、尉遲青山來到牢房與丁山訴說,薛丁山得知三位將領被飛鈸所殺,難于下咽。竇一虎提出潛入舒營偷飛鈸,薛丁山認為此舉危險,但竇仙童支持,說哥哥有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