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執念,就會將一切的置之度外,哪怕是親生女兒的幸福。
秦桑知道父親讓她嫁給易連愷,無非是想借助易家,讓父親重回政壇,飛黃騰達。她如今只盼易連凱能在易家的角逐中勝出,等她完成母親的夙愿,會開始選擇自己的人生。潘箭遲聽她一席話,決心幫助易連愷成為易家繼承人,幫助秦桑重獲選擇的自由。
閔紅玉答應幫易連凱躲過李重年軍隊的盤查,但她提出要易連凱在符遠的那座古宅作為交換。
易宅,易繼培詢問易連怡自己遇刺的消息放出去后,各方勢力有什么情況?易連怡匯報說符遠軍目前倒還算安分,只是李重年最近頻頻異動,放出各種假消息故布疑陣,實則是掩蓋真正的目的。
山路上,秦桑和閔紅玉同坐一輛汽車,閔紅玉不時出言挑釁,甚至根據經驗看出秦桑仍有未出閣的味道,她沒想到秦桑嫁到易家這么多年,到現在還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夫人。秦桑面對她的挑釁心中有氣,面上卻十分冷靜,并不與她計較。
易連愷尚在歸途中,范知衡的女兒范燕云,也是易連慎的夫人已經乘坐列車趕了回來。一下車,她就撲在易連慎懷里痛哭,易連慎只好安慰她易家一定會范先生報仇。
很快,易連愷幾人來到了李重年與符軍交戰地界,易連愷竟然大搖大擺帶幾人到西餐廳飽餐一頓,這讓潘箭遲十分擔心,他認為易連凱現在最該防的人就是李重年。閔紅玉卻夸贊易連愷膽大時雷厲風行,膽小時謹小慎微到找女人幫忙,當今天下,這樣的青年才俊已經為數不多了。到了交界處,在閔紅玉的幫助下,易連愷幾人最終順利離開了。
易宅,易繼培一直有些心神不定,他問易連怡,老二和老三二人誰會先回來?易連怡好奇父親為何不是希望他們能一起回來,易繼培解釋說自己當然希望他們二人能一起回來,一家人能團聚,不過到了現在,他作為家主,也希望無論做什么,他們兄弟二人都能有高下之分,這樣將來他在舍棄另外一個人時,也不至于愧疚和難過。
易連慎帶范燕云一路趕回,但易連愷終究還是先一步回到了家里。一下車,易連愷就看到大哥大嫂在門口迎接自己,他連忙打聽父親的身體情況,知道易連怡再三保證,他才放下心來。易連愷還沒進門,易連慎后腳就下了車,他先是詢問了父親的情況,隨即斥責易連愷,要不是他在芝山上吃喝玩樂,承軍圍山,范先生也不會為了他去與承軍調停,以至于命喪途中。易連怡見二人又要爭吵起來,連忙打圓場制止了他們。
兒子歸來,易繼培特意為兩人準備了接風宴,但兄弟倆遲遲沒看見父親,心中仍是放心不下。易連怡這才解釋,原本他們想設計引誘出兇手,可是一連幾天,兇手都毫無動靜。索性父親就自編自導了一場兇殺,想看看江左到底是誰存有異心,所以他是真的沒事。眾人這才開動了起來。
易連怡看見范燕云愁眉不解,出言安慰了她幾句。秦桑自責要不是自己當時急著上山找易連愷,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范燕云果然十分氣憤,她直言范知衡當時要不是把護衛都派給了秦桑,今日傷心的人就是易連愷了。說罷,她就憤然離開了,易連愷見狀沒有開口,卻親手給她夾菜,還拍背安撫秦桑。
范燕云一直沉浸在父親遇害的巨大悲痛中,她質問易連慎為什么拿父親的死大做文章,而不是去追查兇手。易連慎只好勸她不要再折磨自己了。易家的江山是范知衡幫著易繼培打下來的,如今范知衡去世,各方勢力蠢蠢欲動,這個節骨眼上,易連慎不能讓江左亂了戰局和人心,所以報仇的事情得從長計議,只能先委屈范燕云。
另一邊,秦桑在房內哭哭啼啼,自責當時要不是自己任性,也許范知衡也不會遇害。易連愷安慰她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把握的,所以不必過度自責,秦桑始終覺得對不起范燕云,易連愷心知范知衡父女從小相依為命,范燕云突然喪父,自然悲痛欲絕,但他相信過了這段時間,她就不會再這樣針對秦桑了。
說完范知衡的事,秦桑又問易連凱為何不跟大哥說宋副官刺殺他的事,易連凱提醒秦桑不要再管這件事,他們兄弟只爭搶不翻臉,而他只想完成師父的遺愿,他警告秦桑不要再慫恿他去挑戰二哥。
因為易繼培不便露面,易連慎和幾個師長在書房開會。范知衡和大帥先后遇刺,李師長公然提出,如今少帥易連慎初出茅廬,老帥安危未卜,為了江左的安定,他們應該另選賢能。易連慎卻絲毫不懼,而是讓親兵張麟趾念出了李師長所在第七師整頓的結果。李師長面色突變,憤怒舉槍指著易連慎,但他毫無畏懼,聽到動靜的衛兵們立即闖入,李師長方知大局已定。
易繼培一直在隔壁聽著這里的動靜,正在士兵顫顫巍巍地讀李師長與李重山私通的信件時,他突然闖入,借口讀信士兵聲音小一槍擊斃了他,隨即宣布李師長跟了自己十多年,勞苦功高,如今也到了該休息的年紀了。他安排李師長以后就當省委員,如此一番恩威并施,眾人無不服帖。
中秋之夜,易家一家人好不容易團團圓圓坐在一起吃飯。推杯換盞間,有人無意提起范先生,范燕云本就是強作歡顏,此時更是忍不住跑了出去。秦桑隨即跟了出去,到了靈堂,想要跪拜賠罪。將心比心,曾經痛失母親的她很理解范燕云此時的心情,但她也覺得只有活著的人打起精神,才能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燕云質問秦桑這是否就是她當時嫁到易家的原因,如果不是她嫁入易家,秦桑的父親早就死在獄中。她認為,一直以來易連愷在外面花天酒地秦桑卻不聞不問,這次芝山被圍,她卻假模假樣跑去,不過是為了博一個烈婦的名聲罷了。倘若不是她沽名釣譽,范知衡豈會遇刺身亡,每每想到這里,燕云就恨秦桑入骨,她憤怒地將秦桑趕出了靈堂。
易家書房,易連愷跪在地上向父親請罪,自稱因為自己在芝山上玩樂國度,才使承軍圍山有機可乘,致使范先生為救他遇難。易繼培感嘆范先生其實是替自己接了這顆子彈,但江左的危險還在后面,這次芝山之圍有驚無險,也有運氣的成分,但下次易連愷未必有這么走運了。
這段時間,李重年起兵,慕容家在一邊虎視眈眈,范先生遇害,天盟會興風作浪,這些事看似各有因由,說到底卻都是沖著易家來的。易繼培始終認為外面的局勢復雜,一旦深究就會掉入圈套,所以他更看重消滅眼前的敵人,他安排易連凱和易連慎兩人去調查殺害范先生的真兇。
易家父子在書房共商大事,另一邊,大少奶奶慕容汘特意帶了些點心,來寬慰內疚的秦桑。畢竟范先生與公公易繼培是世交,現在范先生遇難,公公難過,全家上下自然跟著不好過,如果把這些事太放在心上,反而是折磨自己。
易連慎兄弟二人從書房出來,易連慎突然詢問宋副官的下落,易連愷心中一驚,面上卻平靜的解釋說當日匆忙接到父親遇刺的消息,他與宋副官兵分兩路,他抄近路,而宋副官帶兵,很可能還在趕回的路上。兩人打趣幾句就分開了。
易連慎與舅舅見面,將父親的交代一一告訴了他。在他看來,這一次父親是借著找兇手讓他處理掉天盟會。舅舅卻說重點并不在天盟會,而在易繼培這次讓老三跟著一起辦事。很明顯,這說明易繼培想借機看看他二人的能力,在兩人中間做決定。舅舅聽說易連愷這次是跟名角閔紅玉一起回來的,這個閔紅玉在江左十分出名,倒不是因為戲,而是因為人脈。她不僅消息多,還會相人,因此,兩人打算一起去會會這個奇女子。
舅舅帶著易連慎與閔紅玉見面,易連慎卻對閔紅玉不假辭色。舅舅順勢提出讓閔紅玉說說易連凱和易連慎。閔紅玉表示她不想參與男人之間的爭斗,況且男人爭奪的無非就是女人,權力罷了。易連慎聽到這話,立刻表示自己只爭天下,不爭女人,說完就轉身離開,剩下兩人面面相覷,閔紅玉倒是沒有生氣,只是淡淡地丟了一句,就憑這句話,易連慎輸定了。
秦桑一直認為酈望平接近易連愷有所圖謀,她不知道的事,這么多年后,酈望平雖化名潘箭遲,卻始終沒有忘記當年對天盟會的誓言,他愿意犧牲自己以免去百姓的戰火之苦。
天盟會是一個受新思潮影響渴望變革,立志消滅軍閥的組織,經過長期積蓄力量之后,他們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勢力龐大的江左易家。北極代號天樞的酈望平十分看重,他交代所有人一定要保證酈望平的安全,配合天樞完成任務。
深夜,易連愷來到范先生靈堂,一吐心中苦悶和報復。他立誓今后一定會護范氏門生周全。范燕云聽到這句話,忍不住痛哭出聲,上前一把抱住了易連愷。易連愷礙于身份有些尷尬,只好推開她,范燕云狠狠咬了易連愷的手掌一口,哭著跑開了。
回到易宅,秦桑又恢復了無所事事的生活。這一日,她正在庭中秋千上坐著發呆,大嫂慕容汘過來和她閑聊了幾句。兩人聊起易連慎和易連愷兄弟,慕容汘說其實小時候兩人感情很好,尤其是易連愷心中一直敬重二哥,從不與他相爭,什么寶貴的東西都會主動相讓。秦桑隱隱覺得兩人之間肯定有什么隱情,卻又始終找不到真相。
秦桑回到房間,看見下人正在擺放新鮮的楊桃,還說這是二嫂范燕云知道易連凱喜歡吃新鮮的楊桃,特地派人送過來的,秦桑聽了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第二日,到了飯時,易家人齊聚一堂共進午餐唯獨不見易連愷。秦桑只好
解釋易連凱去忙公務了。這時易連凱身著一身筆挺的軍裝出現可,原來,他決定馬上去承州尋找刺客的下落,是特地前來向父親辭行的。
誰料,易繼培見他這樣不夸反罵,刺客是要逼出來,而不是查出來,況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這比易連凱在外面爭名奪利要珍貴的多。易連愷只得坐下吃飯,他手上戴著白手套,是用來遮掩范燕云咬出的牙印,但易繼培看見卻斥責他沒規矩,讓他立刻摘下來,易連愷只好照做。
易連愷摘下手套,易繼培立刻發現了牙印,追問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易連愷面上淡定,腳下卻趕緊提了身旁的秦桑幾腳,秦桑只好解釋說是自己和易連愷鬧了點小別扭,這件事才算被混了過去。
回到房間,易連凱感謝秦桑剛才幫忙解圍。秦桑心知咬易連凱的人就是范燕云。其實當初她就覺得奇怪,易連凱才看她一眼,就決定娶她,要知道當時她不過是一個沒落官的女兒。現在她才終于明白,這兩年來,他們徒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就是因為易連凱娶她只是為了當擋箭牌。
在秦桑看來,如果易連愷真的喜歡范燕云,就應該主動爭取而不是讓給二哥,這并不是真正的敬重,最重要的是易連凱不應該利用她。易連愷握住秦桑的手解釋說她看到的并非一切,最重要的是,他不愛范燕云。秦桑覺得有些可笑,她反問易連愷難道愛的是自己嘛?易連愷只是深深看了她一眼,隨后就離開了。
易連慎接到消息范先生的遺體被承軍接走,他懷疑刺客跟承軍之間多少會有關聯。舅舅也聽說刺客就是李重年派來的,現在人心惶惶,各方勢力都盼著易繼培能出手,替他們自己出口氣。刺客是逼出來的,但易連慎難以把握父親到底想把這個罪名安給誰?舅舅卻說重要的是老爺子把抓刺客的差事交給誰。他勸易連慎早日和燕云生下兒子,這樣繼承權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經過深思熟慮,易連慎決定向父親匯報刺客是天盟會的人。他認為,比起地方軍閥的爭斗,時代的更迭才是最可怕的,新文化提倡消滅父權,但倘若君權不在,父權又如何保存,所以,比起李重年和姜雙喜他們,天盟會才是最大的敵人。
潘箭遲到街上與天盟會的人接頭打聽情報,偶然看見易連愷與秦桑牽手去逛珠寶店。秦桑對他的舉動十分不適,一直想要掙脫他的手,但易連愷卻始終不肯放開。
易連愷為秦桑挑選了一款昂貴的珠寶項鏈,并貼心為她戴上,這讓秦桑心中不由一動。從店里出來,易連愷拉著秦桑去見了潘箭遲。原來,易連愷是與潘箭遲談論刺客的事情,易連愷也在猶豫做什么選擇,潘箭遲卻說只要跟著二哥選就是正確的。他認為,選刺客固然是件重要的事情,眼下江左最重要的事就是給范先生舉辦葬禮。兩人提出要舉辦葬禮還缺一件重要的東西,這就需要秦桑去找大嫂慕容汘,拜托她幫忙要回范先生的遺體。
易連愷兌現承諾,將自己在符遠的老宅送給閔紅玉。路上,閔紅玉問他知不知為何在易連愷和易連慎二人中,自己賭他會贏?易連愷認為自己比二哥多的無非就是風流二字。但在閔紅玉的眼里,易連愷是比易連慎會忍。那日她和秦桑在車中,她偶然發現他們夫妻多年,卻從未同房。易連愷解釋是因為秦桑面目無趣,所以他不想碰她。
易連凱帶閔紅玉來到老宅,他提出雖說現在開始宅子易主,但他得帶走繡著母親畫像的織錦。這幅織錦是當年父親請了雍南名手親手織成的。聽到這里,閔紅玉更加堅持了,還說要么留下織錦,要么她現在就走。果然,易連愷妥協了。
舅舅聽說老三也在查天盟會,他好奇一向孤傲的易連愷怎么會跟在老二后面,易連慎認為這是易連愷的無奈舉動,畢竟,他們都需要向父親交差。舅舅始終認為老三不會這么容易放過這次機會,老二只好幫老三保證,他相信,根據老三的為人,手足相殘的事情,他絕對干不出來。
慕容汘向易連怡提出自己想回一趟娘家,易連怡立即明白慕容汘這是想回去,向她父親慕容宸要回范先生的遺體。易連怡知道根據慕容汘的性格,她絕不會主動做這樣的事情,所以他分析此事一定是秦桑的主意。自從進門以來,慕容汘就一直勤勤懇懇為易家操持家務,從無半句怨言。易連怡內心深受感動,他向慕容汘承諾,只要他活著一天,就不會讓慕容汘做不喜歡的事情。
易連怡找秦桑,指責秦桑不該把心思單純的慕容汘牽扯進來,他希望這次事情之后,秦桑別再找慕容汘,還她一份清靜。秦桑愧疚的答應了。
次日清晨,秦桑與慕容汘一起去承州,易連凱則主動提出當司機給她們二人當保鏢保駕護航。很快,一行人的車到了承州,看到承州軍營,慕容汘不由有些感慨,自從她出嫁后,已經有十年的時間沒有見到父親和弟弟,她特別地想弟弟。慕容汘說起弟弟時眼中含淚,弟弟小時候就最愛吃她做的桂花糕,也不知這些年變沒變。
軍營里,慕容宸和慕容灃正在看摔跤,有衛兵匯報大小姐和一個女的求見,慕容宸知道慕容汘此番回來的目的比如是為了拿回范先生的遺體,這讓他心中十分不滿。于是讓手下紅藍二方比試,如果藍方贏就見她們,誰料最后藍方真的贏了。慕容宸雖然有些不高興,一旁的慕容灃卻有些激動地讓士兵帶她們進來。
慕容汘和秦桑被請了進去,慕容汘看到已經長大成人的弟弟十分激動,把特意準備的糕點遞給弟弟,然后跪在地下給父親請安。慕容宸直言自己知道她們的目的,于是讓她們二人與自己打個賭,選紅藍二方誰會贏。秦桑毫不猶豫地選了藍色贏,然而最終卻是紅色贏,慕容宸直接開槍殺死了藍方。
慕容宸讓她們再選,但秦桑不想慕容宸繼續殺人,于是說誰輸誰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拿什么做賭注。秦桑用她的命做賭注,她若輸了,慕容宸可以拿走她的命,但她若贏了,慕容宸得把范先生的遺體還給她們。慕容汘聽到十分緊張,因為她清楚父親是說到做到之人。慕容宸答應了她的要求,正在此時,易連愷闖了進來,提出由他下場去賭。
慕容宸安排了一名十分健壯的手下跟易連愷打斗,宣布只要易連愷熬過半袋米的時間還能站著,就算贏了。果然,那壯士身手十分了得,易連愷雖不敵卻也還有還手之地,兩人一番激烈打斗后,易連愷最終還是熬過了半袋米的時間,慕容宸當眾宣布同意他們帶走范先生的遺體。
易連愷和秦桑走到一邊,讓慕容姐弟倆有時間敘舊。慕容灃將在車廂里找到的范先生的遺物讓慕容汘轉交給易連慎和范燕云,還特地交代慕容汘不要讓易連愷和秦桑知道。
三人帶著范先生的遺體回府,易家全家都在門口迎接。范燕云悲痛萬分,幾乎難以站立,最后撲在父親的棺材上哭的肝腸寸斷。
潘箭遲在暗處看著易家門前的一舉一動,他回憶起那天在火車車廂他與范先生見面的場景。一見面,范先生就察覺了他的真實身份,范先生明白,無論潘箭遲身后的人誰,要的就是他的命。他請求潘箭遲打他的頭,好讓他留下個全尸,以報易繼培的知遇之恩。
易連愷檢查完師父的遺體,發現除了頭部中槍,并沒有其他傷痕,易連怡感嘆現在只能連省自治了。原來,范先生臨行之前,提前告訴易連怡,若是他途中遇害,易家就要有所行動,頭部中槍就要連省自治,胸部中槍就是進京組閣,這是范先生留給易家最后的謀略。
慕容汘將范先生的遺物交給易連慎夫妻,易連慎打開箱子,發現里面是一封信和一件制服,制服口袋上夾著一支鋼筆,他悄悄將鋼筆收了起來。范燕云從外面回來看了那封信,得知兇手就是穿著箱子里的那件制服殺的父親,情緒變得十分激動。易連慎連忙緊緊地抱著范燕云,安撫她就算翻遍整個江左,他也會把兇手抓出來,交給范燕云處置。
易繼培來到靈堂與范先生說話,他一個人絮絮叨叨說了他們這些年的經歷,當年幾兄弟一起打天下,如今文膽和武膽都沒了,只剩下他一個無膽之人孤苦的留在世上。以前都說,當兵是要報效國家,可是國家是要打出來,他不明白自己培養了五萬雄兵為何不能打出一個國家來,現在兄弟俱忙,就剩他一個人怕要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