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秋中毒的事很快傳到太后那里,太后盛怒,要賜圓秀死罪,在福晉和譚振英的求情下,太后才答應先不殺圓秀,要譚振英嚴查嚴辦。
公堂上,圖里作為受害人的父親陪審,從中想讓譚振英判圓秀死罪,福敏卻在堂上和圖里爭吵中,振英無奈。
振英見此案無法審出結果,勸福敏去向錦秋求情,讓她求太后給圓秀一條生路??筛C粼拕偝隹?,更加激怒了錦秋,錦秋去太后那里狀告譚振英故意拖延辦案,太后下懿旨要賜圓秀死,福敏接旨后當場昏了過去。
福敏病倒,奶媽傷心欲絕,哭訴著福敏不該為一個丫頭這樣折磨自己,福晉看在眼里,心中驚訝,也漸漸覺得奶媽的反常,不為自己女兒著想,卻那么擔心福敏,心中疑惑頓生。
福敏醒來,要代圓秀去死,承認自己有罪,來換取圓秀的性命,可是圓秀知道福敏替自己定罪后,也不愿獨活,意圖自殺,被小玉救下,在大家都萬難決斷的時候,譚振英勸圓秀回王府,自己和福敏計劃
福敏來到將軍府求錦秋放過圓秀,錦秋見一向高傲的福敏為圓秀能如此低聲下氣,心中生氣堅決不答應,福敏氣的病發,死過去。
福敏的尸體被抬到王府,王府把失子之痛的氣都發在圓秀身上,福敏死太后也很傷心,譚振英趁此機會請太后收回成命,暫緩賜死圓秀,將此案詳加調查。
譚振英要福敏停尸三天,等圓秀冤屈洗清后再辦后事,小玉每天寸步不離跟著圓秀,王府上下一片傷感,錦秋被奶媽過激的質問責罵嚇暈。
兒子死去,所有的希望都破滅,奶媽已無心再活下去,當著福晉面,奶媽承認自己當年換走了小公主,也就是現在圓秀,福敏正是自己的兒子,這樣做不但讓自己完成了心愿,王府也保住了爵位,殺張媽也是逼不得已,為保住王府的聲譽,福晉聽后無言以對。
順天府,奶媽招認自己殺了張媽,別的什么都不承認,自己也服毒自盡。
案情終于該有個了結,錦秋也因福敏的死而嚇瘋,張強的死因也水落石出,圓秀要害死錦秋也是無中生有,也還了圓秀一個清白。
時值三日,福敏又醒了過來,原來,這又是譚振英的計謀……
順天府,李慧娘擊鼓鳴冤,要狀告自己的丈夫,譚振英。
原來,李慧娘是譚振英父親在福建泉州的好友李夢石之女,跟譚振英確實有指腹為婚之約,因當時李夢石原配夫人流產,二十年后續玄生的一女就是李慧娘,譚振英看著這個比自己年輕近二十歲的女子,怕耽誤她,就是不肯認作妻子。譚振英給李慧娘一些銀子,并許諾為她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但慧娘就是不愿離開。小玉、道德非常喜歡慧娘,希望留下這個嫂子,譚振英無奈。
譚振英正左右為難的時候,曲冀斐來了,原來對冀斐恩重如山的舅舅張子奎,是古董店老板,近日召妓,被j女謀殺,要譚振英幫忙查出兇手。譚振英著手此案,慧娘就一直在順天府做一些端茶倒水的事。
古董店,張子奎被兇手刺了十七刀,刀刀入骨,看來兇手和死者有著深仇大恨?,F場沒有一個目擊者,經多方調查,終于找到唯一看見那j女長相的賣花女孩小翠,譚振英帶小翠回府要給兇手畫像。
李慧娘在順天府給譚振英做著家鄉的小吃,侍候左右,早已把順天府當家了,反正是跟定譚振英的樣子,可還是招到譚振英拒絕,一時想不開便上吊自殺,后被小玉救下?;勰镆运老啾埔T振英答應她一直留在他身邊,一旁的小玉、道德也幫慧娘說情,譚振英無奈只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