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把李忠叫到立政殿來,王皇后準備了許多小點心以及水果,李忠不停地往嘴里塞著食物,還抱起一小堆水果,王皇后讓他慢點吃,李忠之前從未享受過這等待遇,王皇后問他是否喜歡這里,如果喜歡以后長住在立政殿也可以。
李忠沒有回答王皇后的問題,他小心地問王皇后是否能把手中的食物帶回去給母親劉侍女嘗嘗,王皇后點頭同意就放走了李忠。李忠回去后,劉侍女擔心地兒子問王皇后對他做了什么,李忠把王皇后對他說的話講給劉侍女,劉侍女勸他老實地在屋中呆著,不要與王皇后等人過多接觸。
隔天王皇后派去一名宮女與劉侍女談過繼的事情,劉侍女把兒子李忠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雖然她知道不能違背王皇后的命令,但她不想把兒子拱手讓人。宮女勸劉侍女考慮好后果,王皇后的命令向來只說一次,劉侍女態度堅決地拒絕了她的提議。
武媚娘從劉侍女處得知王皇后要把李忠過繼到自己名下,劉侍女雖然拒絕了王皇后,但王皇后鐵定不會就此收手,她要等王皇后為了保住地位而殺人奪子的罪名落實后再舉報給皇上。這樣一來劉侍女與李忠母子就會受到傷害。
吳王得知武媚娘的計劃后很是驚訝,他沒想到善良的武媚娘會為了報仇變得如此殘忍。吳王表示武媚娘要求他幫的忙他已經做到,他不想再摻和到后宮的渾水中來。
吳王主動向皇上請辭皇子師的工作,他表示自己政務太忙,無法再抽身教皇子們劍術,皇上點頭應允。皇上要求與吳王比劍,皇上的劍藝雖然比以前大有長進,但最終還是輸給了吳王。吳王勸他如果劍不合手盡早換掉,皇上態度堅決地說劍是寶貝,只是他劍藝不精而已?;噬线€告訴吳王能陪武媚娘走到最后的不是父皇、不是哥哥吳王而一定是他。
劉侍女被王皇后的手下下毒,武媚娘及時發現并讓太醫為她診治。太醫告訴二人劉侍女只剩下七天的生命,劉侍女問武媚娘下毒的人是不是王皇后,武媚娘委婉地告訴她王皇后的嫌疑最大。
劉侍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兒子李忠,她不想讓李忠與殺人兇手王皇后一起生活,劉侍女覺得現如今真心對李忠好的只有武媚娘,她把李忠托付給武媚娘,希望武媚娘能在她死后多多照顧李忠。
劉侍女這些年沒有封號是王皇后害的,現如今王皇后為了奪李忠又下毒殺她,劉侍女認為反正自己已經剩下七天生命,不如賭一把,于是劉侍女與武媚娘合謀計劃扳倒王皇后。
隔天瑞安交給劉侍女一個帶有毒藥的戒指,讓她去立政殿時帶著,瑞安走后,劉侍女拿出戒指,告訴李忠等她使出眼色后便以出去玩耍為由把戒指找地方埋掉。
武媚娘向皇上提議去立政殿轉轉,皇上自然應允。王皇后為劉侍女備茶,兩人聊起茶的品種,劉侍女趁機把戒指里的毒藥放到杯子里。隨后劉侍女偷偷把戒指塞給李忠并讓他出去玩,李忠聽話地把戒指埋在立政殿的后院。
劉侍女喝了茶沒多久就突然口吐黑血,她拽住王皇后大喊為何要這么對她,皇上與武媚娘聽到聲音進了屋,看到皇上后劉侍女又乞求王皇后放過她一馬,劉侍女口吐黑血死在了立政殿,太醫診斷劉侍女死因是王皇后準備的茶。皇上沒想到王皇后如此惡毒,看此情景王皇后的侍女趕緊請長孫無忌來立政殿。
就在皇上要將王皇后押下去時,長孫無忌來到此處告訴他這些年來劉侍女一直對王皇后懷恨在心,劉侍女自認為自己因為王皇后而沒能得封號,再加上得了重疾命不久矣便陷害王皇后。
李忠向皇上稟告來立政殿前母親曾囑托他看眼色趁沒人時把戒指藏起來,皇上立刻派大理寺去查此事,戴青發現戒指里藏有劇毒,正是劉侍女所中之毒,而且劉侍女之前的確得了重疾命不久矣,由此可證劉侍女毒害自己反而嫁禍給王皇后。
李義府派人傳話告訴武媚娘,昨天皇上曾動念頭打算把吳王調出長安。劉侍女死后,王皇后上奏請求收養李忠,皇上認為王皇后以德報怨收李忠為嗣子很是善良。
長孫無忌與兒子長孫沖談起劉侍女性格乖順,突然臨死前要與王皇后同歸于盡,這樣一來可以看出有人在劉侍女背后出謀劃策。近日與劉侍女走的最近的是武媚娘,帶皇上去立政殿的也是武媚娘,他們必須盡快除掉武媚娘才行。
青玄認為皇上現在一顆心都撲在了武媚娘身上,根本擔當不起大唐江山,她勸吳王盡快掌握兵權,別再為了皇上與長孫無忌等人作對。這時王德來到府上以李忠母親剛過世,李忠一人在宮中居住害怕為由將吳王請到宮里陪李忠。
夜里武媚娘去探望李忠,瑞安認為劉侍女陷害王皇后功虧一簣都是李忠害得,連親娘都能出賣的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武媚娘表示李忠還是個孩子,他在皇上面前說的也是實話,這不能怪他。
武媚娘到李忠住所時卻發現王皇后先她一步來了這,武媚娘想一個人散散步便讓瑞安先回去。夜里王皇后抱著李忠問他白天為何要替她說話,李忠說自己覺得她不是壞人,王皇后欣慰地表示自己也算有了孩子。
皇上問瑞安武媚娘去了哪兒,瑞安答道武媚娘一個人往承慶殿的方向散步去了,皇上起身去找她。武媚娘在承慶殿看到吳王在舞劍,她誤把吳王看成了先帝李世民,于是情不自禁地上前與吳王共舞?;噬系匠袘c殿時正好看到吳王與武媚娘的親密動作,他忍住了怒氣沒沖過去。
吳王以身體抱恙為由沒去上朝反而去找了李績,李績覺得吳王不該回長安,吳王擅長作戰卻不適合參政。吳王覺得李績不參與政務是為了與長孫無忌劃清界限,現在長孫無忌卻有意打破朝堂的平衡,吳王向李績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