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了軍裝的李大慶想去河東告知三妹這個好消息,無奈母親說影響不好,別又被人抓住了小辮子。李大慶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高燒不退的三妹知道李大慶要走,執(zhí)意要去送行并把為大慶織的毛衣給他。公社廣場,紅旗飄揚,?鑼鼓聲聲,熱鬧非凡。三妹看到大慶,想去上前,卻因看到來家里調(diào)查的兩個軍人從大慶身邊走過,不得已止住了腳步。三妹、大慶淚眼相望,接兵的車越走越遠。
看著大慶消失在視線中后,三妹突然昏倒。幸得帶著奶奶來看熱鬧的棉花工匠看到,將其送到了衛(wèi)生院。昏迷了三天的三妹,在噩夢中醒來。擔心不已的姑姑留宿在三妹家,勸說三妹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斷了與大慶的聯(lián)系。有主見的三妹不聽姑姑的勸說。
楊豆筋趁著大慶離開之后,賄賂妹妹楊豆花替自己打掩護,跑到河東小學為學生們做豆腐湯,氣的何三妹將其趕走。楊豆筋揚言還會再來的。
父親何水軍卻對楊豆筋的印象不錯,告訴三妹不要帶著有色眼鏡看人,三妹聽不進去。為了感謝吳建富對自己兩次的救命之恩,三妹特地帶著禮品去吳家道謝。
郵遞員帶來李大慶從部隊寄來的信,其中有一封給何三妹的,被李母以不讓人家揪辮子為由,代為保管。可憐的三妹卻毫不知情,由于不知道大慶的地址,寫得信,只能放在一旁。
鎮(zhèn)里給了一個轉(zhuǎn)正名額,去培訓一個月,?再試用半年就能轉(zhuǎn)正,何水軍思慮再三將名額給了女兒。為了不給大家添麻煩,何三妹準備悄悄的離開,聞訊的學生們趕來送行,給小何老師精心準備了禮物。學生三娃上山給三妹采靈芝,不慎摔斷了腿。知道消息的三妹急忙趕往三娃家,將其送到衛(wèi)生院。
看著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們,躺在醫(yī)院里的三娃,想著家中年邁的父親,三妹放棄了去鎮(zhèn)里培訓的機會,決定留河東小學,幫助父親教育孩子們。
到鎮(zhèn)里辦事的何三妹去大慶家,想要知道大慶的近況。李母言語間避嫌的意思讓三妹感到難堪。在大慶家門口又遇到了回來的劉春芳,情敵見面分外眼紅,劉春芳讓何三妹有自知之明,少來李家。犀利的話語,三妹傷心不已。
為了知道大慶的真實想法,三妹拜托父親弄到大慶部隊地址。何水軍到鎮(zhèn)郵電局打聽大慶地址,遇到了給在郵電局工作的四叔送豆腐的楊豆筋,經(jīng)過楊的引薦見到了對方,何長軍不小心將對方的信件打落在地,在撿信過程中,看到了李大慶的信,并記下了他的地址。
吳建富拆了自己的棉被為河東小學的學生們打了一床棉絮,在河東小學里與來送豆腐的楊豆筋不期而遇。楊豆筋假意騎車帶吳建富一程,在吳坐車時將自行車向前挪動一點,毫無防備的吳建富摔了一跤,吃下了這個啞巴虧。
家境貧寒的五姑娘成績優(yōu)異,何三妹自費買了一雙棉鞋獎勵五姑娘。怕鞋損壞的五姑娘只在學習里穿,回家時便換上單薄的單鞋,三妹看到心疼不已。
有了大慶地址后,三妹在村口卻等不到郵遞員的到來。到鎮(zhèn)上辦事的何長軍順便去郵政局替女兒寄信。郵政局舉行全體政治學習不營業(y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賣豆腐回家的楊豆筋,得知何長軍的來意,楊主動說明天會替何長軍寄信,把寄信的存根送到河東小學。幾十里的山路,來回不方便,何長軍不得已讓楊代為寄信。卻不知,楊豆筋拆了三妹給李大慶的信,以三妹的口氣寫了一新信給大慶。
不知信被掉包的李大慶收到何三妹的信異常高興,在看了信的內(nèi)容是要與他分手,心情跌落谷底。傷心過后的李大慶打算請三天假回家向三妹問個清楚,無奈部隊不準假,只好就此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