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委會收到河東老百姓的聯名信卻誤解為何長軍煽動群眾和學生們鬧事,具有反革命傾向,何長軍束手無策。
李大慶四處奔波疏通關系,也依然未能替何三妹洗清罪名。李大慶無計可施手拿工具準備去劫獄,就在大家幾乎絕望之時,北京傳來消息:?“四人幫”被逮捕并接受隔離審查。各地軍民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慶祝游行。鳳凰公社也舉行了一場慶祝游行,“打倒四人幫”,“打倒王張江姚”的口號響徹在鳳凰鎮的大街小巷,王琪急忙趕來告訴李大慶何三妹的事有了新的進展,何三妹被無罪釋放可以回河東繼續教書。
關押室外河東的父老鄉親們已經等候多時,何三妹看著大伙淚流滿面。通過何三妹的努力,上級部門也同意給河東小學撥發資金補助,使上不起學的孩子可以上學,這無疑是對何三妹最大的安慰。
何三妹用馬金山給的血脖肉到縣里供銷社換取作業本,順便去李大慶家探望,可誰想李大慶沒見到卻遭到了李大慶的“表妹”劉春芳的一番奚落,落寞的她回到了家中,發誓要將河東小學建設好。
深夜里李家父母又在想拆散李大慶和何三妹的辦法,王小香忽然想起楊豆筋多次與何三妹拉拉扯扯的事,借故去楊家豆腐攤買豆腐,故意試探楊豆筋的態度,楊豆筋大言不慚地說何三妹是他的媳婦。
回到家里,王小香一反常態,同意李大慶去看何三妹,但是要等到今天開完征兵大會,劉春芳對此十分不解,王小香神秘地說不用擔心,她心里有數。
公社全年女兵的名額就一個,田支書讓何三妹去試一下,可何長軍考慮到河東小學缺乏教師,不想讓何三妹去當兵,但卻被田支書訓斥一番,何長軍無奈地回應何三妹自己做主。
楊豆筋接到口信,興高采烈地趕往學校去見何三妹,卻被何三妹急忙趕走,郁悶的楊豆筋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李大慶,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再次回河東一探究竟。
李大慶的到來使何三妹開心不已,多日未見的二人緊緊相擁,隨后兩人一起給孩子們上音樂課,其樂融融。
回到屋內,何三妹和李大慶暢談理想,并相約一起去參軍,報效祖國。相愛永不分離。就在這時楊豆筋打破了這幸福的時刻,看到楊豆筋那得意的嘴臉,李大慶甚是反感并追問在宣傳隊出事是不是楊豆筋搞的鬼,楊豆筋慌忙逃走,李大慶騎車追趕,卻因路滑連人帶車摔倒,車鏈子壞掉,楊豆筋方逃過一劫。
夜里王小香不知事情發展的如何,焦急地等待著李大慶回家,生怕李大慶出什么意外,劉春芳更是在門口等待著李大慶,就在他們左顧右盼之時,李大慶扛著自行車出現在夜色中。
三妹想和大慶一起去參軍,在家中與父親何水軍商量。貧窮的大山許多孩子上不起學,何三妹認為憑借和父親兩人的努力無法改變現狀,在部隊的大熔爐里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回來后才能更好地將河東小學辦好。何水軍卻認為飛出去的金鳳凰是不會再飛回來的,三妹將自己比作大雁,一定會飛回來的。
李家父母對兒子挑選的媳婦十分不滿意,講何三妹腳踏兩只船,一邊與兒子交往另一邊又和楊豆筋牽扯不清。這些說法遭到李大慶強烈的否認,他說自己很了解三妹,她不是那樣的人。對楊豆筋幫助三妹為父親交住院費的事,那是正常的,楊豆筋一直喜歡三妹,碰到三妹有困難,肯定會幫忙,告訴父母自己去當兵,不要再瞎琢磨其他的事情。
為了幫助何三妹盡快還清欠楊豆筋的錢,李大慶可謂絞盡腦汁,利用自己特長,在大街上賣藝,收獲甚少。從未干過苦力的大慶,下井干活,扛大包來掙錢。
大慶、三妹的參軍之路,雖然充滿眾多曲折,但好事多磨,兩人紛紛入愿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