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研制的發動機流量出現問題,趙德良鄭師傅等人對著圖紙進行研究,怎么也找不到問題所在,秦天得知后,經過觀察,認為是導油管老化造成的。
組織上派遣趙德良和秦天去莫洛夫航空學院學習,秦天心理過意不去,認為這次學習的機會本來應該是徐夢的,然而杜總工稱,在秦天身上有一種打破常規、沖破極限完成任務的魄力和膽識,這正是搞科研的人身上沒有的。
秦天心中仍舊過意不去,于是找到妹妹徐夢交流溝通。徐夢表示這是一個好機會,希望秦天能抓住機會,當前自己孩子還小,離不開媽媽。
曹慧芳被調來四一七廠,來到徐夢家,幾個好友一起吃了頓飯,曹慧芳稱領導已經批準自己與徐夢住一個宿舍,秦天可以放心去蘇聯留學,徐夢和孩子這邊由自己照顧。
沒了后顧之憂,秦天與趙德良一同坐火車去了蘇聯。經過長久的舟車勞頓,兩人終于踏入了蘇聯的宿舍,看到老大哥這里非常好的住宿環境,趙德良感慨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制造出一架本國的民航飛機。聽聞與此,秦天拿出了自己設計的圖紙,他早就有了這個想法,如今,要借鑒蘇聯美國最先進的飛機制造技術,將自己設計的中蘇號制造出來。
上課第一天,授課教師是曾經在軍隊中指導幫助過秦天等人的克拉科夫教授,兩人倍感親切。國內四一七廠,蘇聯運來的米格-17樣機到位,大家很激動。徐夢堅持負責飛機彈射座椅研制,盡管這部分的內容非常少,任務艱巨,但是若彈設裝置不能良好配置,未來將有更多飛行員因此犧牲,杜總工同意。
克拉科夫教授對來到蘇聯的各國學員進行基礎測試,趙德良勉強及格,而秦天則交的白卷,因為他根本就不懂俄文。克拉科夫教授對杜總工將他派來學習表示不解,雖然秦天曾是一名優秀的飛行員,但是科學講求的是嚴謹,這是秦天不太具備的。趙德良經過測試后有些失落,原本是工廠第一的他在這里成績居然才剛剛及格,而秦天則越挫越勇,來此本來就是為了學習,面子不值錢。
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雖然在課上學到了許多先進知識,但是對于一些機密不允許做筆記復制,秦天等人有些苦惱。一個名叫柳娃的俄羅斯女同學主動與秦天趙德良打招呼,柳娃是克拉科夫教授的女兒,曾在中國生活過幾年,會中文,她對秦、趙兩人幾個月內的進步感到敬佩,于是主動提出自己可以教他們俄語。同班的羅伯斯基則對兩個中國人并不友好。
徐夢因為將大部分時間用在加班上,勞累過度,引發心絞痛,醫生要求她注意休息,她寫信將單設座椅涉及問題告知秦天,希望身在蘇聯的老哥能夠幫助自己查閱一些資料。柳娃請秦天在蘇聯餐廳吃飯,看著一桌豐盛的餐食,秦天將自己從國內帶來的新手帕作為禮物送給了她。在柳娃的幫助下,秦天趙德良進入學校的圖書館,找單設座椅相關書籍,中途羅伯斯基來到圖書館,在柳娃的幫助下兩人逃身。
羅伯斯基窮追不舍來到宿舍,看到兩人筆記上記載的知識,想要舉報,此時克拉科夫教授進來,稱這知識是自己教給二人的。
依照米格-17模型研發的彈射座椅始終有著無法解決的一些問題,經過思考,秦天認為或許這個飛機的座椅本身就存在著問題。既然克拉科夫教授是該機的建設人員之一,那么或許與之當面溝通一下,能夠找到一些線索。克拉科夫教授認為,當前各個國家軍工業飛速發展,每一代戰斗機都會比前一代有著很大的提升,若是秦天等人只是一心鉆研米格-17的單設座椅問題,那么即使有所成就,當新一代戰斗機推行時,他們又該如何?所以預期鉆研某一型號戰斗機的問題,不如先努力打好相關理論、實踐基礎。
顏青、張長江國慶閱兵結束之后回到老部隊,張長江原本就對顏青有些喜歡,在他的堅持之下,兩人一同來到顏司令家吃飯。張長江明知顏青與出國的秦天沒有進行通信,還是假裝不知,將此事拿出來提起。組織上考慮到兩人作為飛行員都有負傷,于是安排退出前線。顏青主動提出去四一七廠參與到藍天一零一工程中去,聽聞于此,張長江也主動要求調去四一七廠。
張長江以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來到四一七廠,雖然曾經是一名軍人,但是一副官僚風格,在廠里聯誼儀式上,沒有商量就要求任軍代表的顏青上臺演說,在鄭有福主動與他打招呼的時候,還稱人多嘴雜,要注意區分場合。顏青稱張長江現在倒是變得挺多的,自己更贊賞曾經的張飛行員。顏青與徐夢、曹慧芳見面,她特意為小戰鵬帶來了奶粉和新衣服。
在畢業考試后,克拉科夫教授給了秦天非常高的評價,稱他是自己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從開飛機到修飛機,將來一定會稱為一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在歡送會上,秦天與羅伯斯基聊天,他非常能夠理解羅伯斯基對自己的排斥,大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國家,羅伯斯基表示自己討厭由非常佩服秦天,希望他日后還能回到蘇聯。柳娃向秦天表白,自己很喜歡他,但是秦天表示已經有心上人了,她是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柳娃聽后表示祝福。
秦天趙德良留學歸來,四一七廠舉辦了熱烈的歡迎儀式。幾個伙伴也一起聚餐,為了新的事業干杯。顏青姍姍來遲,秦天看到許久未見未聯系的心上人,激動得有些手足無措。幾個伙伴談及未來的事業展望,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飯后,顏青送給秦天一條圍巾。
鄭有福大表姐程英退役來到四一七廠保衛科工作,曹慧芳見到老朋友很開心。
飛機建設倒數一百天,四一七廠全體員工沖勁兒十足的展開工作,與此同時徐夢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但是她并沒有去看醫生。徐夢終于支撐不住,身子垮了,竇性心律不齊嚴重可能引發猝死,大夫要求住院,徐夢強烈要求返工。
顏青來給秦天送飯,發現他書中夾著的柳娃照片,秦天姍姍來遲,不知道顏青看到了什么,他拿出一個筆記本,上面記錄了自己在蘇聯學習時飛機制造得相關信息,送給顏青,希望對任職軍代表的她有所幫助。顏青稱秦天現在與趙德良不相上下,滿腦子除了飛機就是飛機。
小戰鵬過生日,大家分別給他準備了禮物慶祝,他一下子就伸手抓住了飛機模型,秦天很開心,稱無論日后小侄子想學開飛機還是修飛機自己都可以教他。
飛機組裝階段出現問題,機身機翼交點對接不上,螺栓無法進行安裝。針對這個問題,張長江與杜總工發生矛盾,杜總工認為,飛機組裝出現問題,當前最重要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張長江則認為,發生問題應該先追責,否則無法向上級領導交待。
秦天表示,所有零件都是嚴格根據圖紙進行制作的,測繪制圖的數據都已經嚴格到了小數點后五位數。趙德良、秦天認為科學講求嚴謹,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當前發現不了問題只能從頭一步步推演,而張長江、顏青認為無論如何都必須保證在十一之前墜飾能夠上天。雙方爭吵起來。
試飛員李子志通同志提前來到四一七廠,想要看一下樣機,在了解到總裝出現問題后表示,只要能夠保證在時間節點把飛機組裝出來,那么自己就一定保證駕駛飛機上天。
經過爭吵討論,在杜總工和秦天趙德良的堅持下,大家準備從頭開始排查問題源頭,爭取在十月一日準時讓飛機上天。廠里開始緊鑼密鼓的加班加點,從圖紙開始測算問題原因。原本正在養病的徐夢聽說此事之后,實在放心不下,偷偷溜進車間找到趙德良來要數據。趙德良遵守醫囑不愿讓徐夢冒著生命危險再加班了,但是在徐夢的強烈要求下,看著飛機試飛時間馬上臨近,他不得已將數據給了徐夢一份。
徐夢不能在車間加班,只能帶著數據回到宿舍,晚上用手電筒在被子里研究。經過幾日的研究,終于發現問題出現在圖紙上,機身接頭尺寸有誤,她私下找到鄭有福,稱或許通過機身接頭校形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當前廠里只有他的手工藝最高超,這種校形手法若是他做不到,那全廠上下怕是沒有人能做得到了。
經過一天的思考,鄭有福終于決定嘗試一下,他將相關信息報告給杜總工等人,大家決定,由鄭師傅來進行機身接頭校形的操作。零點五毫米的誤差,鄭師傅用鐵錘一錘砸下,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機身機翼嚴絲合縫的疊加在一起。
1956年2月,四一七廠負責的藍天一零一工程靜力破壞實驗成功,飛機檢測合格。1956年7月,藍天一零一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中零一零一試飛,在中央軍委領導和蘇聯專家的的見證下,飛機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