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帳王庭騎兵的首領下令放箭,萬箭齊發直沖夏天而來,夏天使用魔宗功法擋住,她毫發無傷,馬士襄站在城樓都驚呆了,沒想到夏天也是一個大修行者,唐軍立刻信心大增,他們高喊口號為夏天加油助威。
金帳王庭的部隊分批向夏天發動進攻,她都用魔宗功法一一破解,那些人都被打翻在地,馬士襄的副將渭不倒發現夏天使用的是魔宗功法,他嚇得目瞪口呆,馬士襄趕忙堵住他的嘴,不許他聲張。金帳王庭的首領見狀,只好親自上陣對戰夏天,夏天因體力不支被打倒在地,首領剛想趁機殺死夏天,寧缺及時趕來解圍,打退了金帳王庭的騎兵,馬士襄欣喜若狂。
寧缺回到軍營,先來祭拜李仲易,緊接著他要護送夏天和李琥珀回都城,讓馬士襄帶著百姓們一起走,夏天見到寧缺,頓時心里有底了,馬士襄把渭城的軍旗交給渭不倒,讓他帶隊護送夏天和李琥珀回京,馬士襄為寧缺送行,謊稱自己在渭城有相好的女人,寧缺知道他舍不得離開渭城,不想他留下來送死,勸他不要辜負李仲易臨終托孤,馬士襄把李仲易留下來的遺詔交給寧缺,強行把他趕走了。
李漁日理萬機,不敢對朝政有絲毫怠慢,可大臣們還是不信任她,李漁心有戚戚焉。寧缺找馬士襄和夏天商量,既能把李仲易安全帶回都城,又能不招來諸國聯軍的追殺,最后,夏天提議把李仲易的尸體燒掉,帶著骨灰回都城,馬士襄不同意,可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夏天親自點燃了李仲易的棺材,眾將士親眼看著李仲易的遺體瞬間就化作一團灰,心里都唏噓不已。
第二天一早,夏天和李琥珀手捧李仲易的骨灰盒上了馬車,寧缺帶著駐軍和百姓浩浩蕩蕩離開渭城,城里只留下馬士襄一個人,馬士襄擊鼓問他們送行,他看著寧缺一行人漸漸遠去,就把城門緊鎖,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隆慶率金帳王庭的騎兵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他們所到之處對唐民都是殺光燒光,不留下一個活口,馬士襄站在城樓警戒,沒想到渭不倒也沒有離開,很多青壯年百姓也都自愿留下來守城池,馬士襄備受感動。
敵軍再一次進攻渭城,馬士襄率百姓們拼死抵抗,終因寡不敵全軍覆沒,馬士襄被亂箭穿心,戰死沙場,為國捐軀。李琿圓沖動暴戾,不但遭到文武百官的反對,就連李漁也對他百般指責,李琿圓把一腔怒火全撒在身邊的太監身上,他嫌茶水太燙,對他們百般挑剔,非打即罵,太監們嚇得跪地求饒,李琿圓還不依不饒,下令讓侍衛把太監們全部斬殺,侍衛下不了手,李琿圓就搶過寶劍就刺那個倒茶的太監,侍衛趕忙過來勸阻,被李琿圓一劍穿心而死。
侍衛是徐崇山的親兄弟,徐崇山對李琿圓濫殺無辜恨之入骨,就悄悄跟著他來到御花園,想趁沒人殺死李琿圓,可李琿圓有驚神陣護佑,徐崇山只好用魔宗功法殺李琿圓,沒想到何明池突然趕來解救李琿圓,還啟用檐獸殺陣把徐崇山當場打死。李琿圓越想越后怕,沒想到徐崇山竟然是夏天的人,何明池趁機挑唆李琿圓,口口聲聲稱李漁想奪王位,勸李琿圓趁早出手,否則就沒有了回旋的余地。
李漁派人在皇宮四處尋找,始終沒有找到徐崇山的下落,華山岳向她透露了李琿圓無故殺死徐崇山親兄弟的事,李漁頓時明白了一切,她直接來找李琿圓興師問罪。
李漁當面譴責李琿圓不該殺死徐崇山,擅自邪路許世將軍的行蹤,讓他慘遭殺害,李琿圓百般辯解,一口咬定徐崇山先下手,他才迫不得已大開殺戒,李漁狠狠教訓了他一頓,李琿圓想起何明池的挑唆,賭氣要把王位讓給李漁,李漁狠狠打他一耳光,李琿圓就擺出一國之君的身份,對李漁惡語相向,李漁順手拔出桌上的匕首以死相逼,李琿圓頓時慌了神,李漁認定何明池在背后搞鬼,李琿圓矢口否認,還埋怨李漁疑心太重。
李漁立刻下令讓華山岳把何明池抓來問罪,華山岳擔心引起混亂,李漁決定派何明池去北疆參戰,否則就以抗旨不遵殺死何明池。李漁帶李琿圓親自登門來昊天道南門,何明池忙不迭迎接,李琿圓被逼下令何明池去北疆參戰,何明池堅決不干,李漁讓他以昊天道南門觀主身份鼓舞士氣,何明池揚言出城也不會去北疆,李漁下了死命令,如果他抗旨就殺無赦,何明池只好照辦。李琿圓埋怨李漁不該把何明池趕走,賭氣要投降,李漁要誓死堅守大唐。
寧缺護送夏天,李琥珀和渭城百姓日夜兼程,前面即將達到梧州,眼看離都城越來越近,寧缺斷定會有人在此埋伏,勸夏天和李琥珀繞道而行。李漁得知寧缺護送夏天和李琥珀即將回京,她權衡再三,讓李琿圓親自去梧州迎接夏天母子倆,李琿圓堅決不干,他寧可投降西陵也不讓出王位,李漁勸他以大唐江山為重,只有寧缺能操縱驚神陣,李琿圓還是不甘心。
華山岳主動請纓要去梧州攔住寧缺和夏天,李漁勸他不要以命相搏,他不想看到李漁面臨危險,即使她負了天下人,華山岳也依舊對她不離不棄,李漁深受感動,苦苦規勸他不要冒險,李漁承認不想讓夏天和李琥珀回來,可她想讓寧缺回來,華山岳心里憤憤不平,他們倆的談話被李琿圓身邊的太監聽得清清楚楚,李琿圓立刻把何明池留下的親信何一叫來,何一是侍衛統領,李琿圓命令他即刻趕往梧州,命令當地廂軍阻截寧缺一行人,如果他們膽敢抵抗格殺勿論。
寧缺早就猜到華山岳和李漁會來梧州,就早早等在城外,李漁借口要親自迎接父王的骨灰回京,寧缺早就猜到她想打聽夏天和李琥珀的下落,明確說明把她們母子藏在最安全的地方,不允許任何人傷害他們。隨后,寧缺護送夏天和李琥珀來到都城,他們來到城門口,遭到守城侍衛的阻攔,夏天亮出先王后的身份,逼守城的侍衛打開門,否則就以欺君之罪論處,守城侍衛立刻閃出一條路,李琥珀捧著李仲易的骨灰走在前,夏天緊隨其后進了城門,寧缺安排他們前往曾靜府中暫避一時。
寧缺守在城門口,李漁和華山岳隨后趕來,寧缺警告李漁不要輕舉妄動。李琿圓得知夏天和李琥珀去了曾靜的府上,就拍何一帶人去斬殺他們母子,沒想到寧缺突然來皇宮找李琿圓,他嚇得魂不附體。夏天和李琥珀來到曾府,曾靜帶全家老小一起到門外迎接。
寧缺造次來到皇宮,看到這里布置依舊,可此時已經物是人非,他不由地想起李仲易生前的音容笑貌,心里百感交集,李漁款款走出來,她和寧缺四目相對,主動向寧缺示弱,寧缺當面揭穿她篡改遺詔,可李琿圓卻昏庸無道,李漁埋怨寧缺不該帶夏天和李琥珀來爭奪王位,不許他和書院插手皇家的事,寧缺對她反唇相譏,口口聲聲稱大唐是所有人的國家,不是李家的天下,李漁自稱是最適合接替王位的人,寧缺一一列舉李琿圓挑起戰爭的累累罪行,不但害死了許世,冼植朗和馬士襄,還讓百姓生靈涂炭,寧缺讓李琿圓承擔這一切罪責。
寧缺逼李漁說出李琿圓的下落,想去找他算賬,李漁借口李琿圓還在休息,勸寧缺先喝杯茶再說,寧缺想看看她接下來意欲何為,只好先坐下來。
何一率羽林軍來到曾府門外,夏天想用魔宗功法把他們趕走,曾靜勸她稍安勿躁,如果她擅自使用魔宗功法,會遭人非議,曾靜勸她先等等寧缺和李漁的談判結果。寧缺開門見山提出讓李琿圓退位,否則整個大唐就毀在他手上,李漁揭穿夏天魔宗圣女的身份,斷定沒有幾個人會支持李琥珀繼位,李漁口口聲聲稱為了大唐江山沒有追殺夏天,還向寧缺講明利害關系,勸他和書院支持李琿圓,就能力挽狂瀾,寧缺亮出自己的底線,就是支持李仲易的遺詔,李漁擔心夏天得勢后報復她,寧缺答應會保他們姐弟倆不死,李琿圓躲在樓上聽得清清楚楚。
寧缺端起茶杯敬李漁,他們倆先后一飲而盡,李漁突然腹痛不止,寧缺也中毒倒地,李琿圓和侍衛們立刻沖出來,李漁才意識到李琿圓下毒害她,李琿圓借口被寧缺逼得太緊,他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他以大唐國君自居,不許李漁再干涉他的自由,李漁氣得咬牙切齒,李琿圓拔劍要殺死寧缺,讓李漁和寧缺一同赴死,李漁拼命攔住他。
寧缺忍不住為李琿圓的表演鼓掌,李琿圓沒想到他竟然沒有中毒,寧缺承認早就看出茶水里有毒,就是沒想到李琿圓連他親姐姐也不放過,寧缺故意喝下那杯茶,就是想讓李漁徹底看清楚李琿圓的真面目,他拔劍打倒四周的侍衛,要殺了李琿圓為死去的人報仇,李漁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寧缺放過李琿圓,答應明天上朝公開認罪,并且當場讓李琿圓退位。
何一從老太監口中得知寧缺已經中毒,他剛想下令重進曾府殺夏天和李琥珀,寧缺及時趕來,他手起刀落把何一殺死,緊接著就要護送夏天和李琥珀回皇宮,寧缺跪地向曾靜復命,承認他沒有把桑桑安全帶回來,曾靜傷心不已,可也無可奈何。
第二天一早,李漁和李琿圓早早來上朝,文武百官悉數到場,李琿圓痛心疾首當眾跪地認罪,
他承認自己年幼無知聽信讒言,不但害重甲玄騎的勇士們全軍覆沒,還害死了冼植朗,許世和馬士襄,李琿圓向寧缺認錯,承諾會做一個克己復禮的好君王,寧缺根本不買賬,李漁當眾替李琿圓頂罪,等戰事結束會給大唐子民一個交代,李漁答應立李琥珀為王太弟,寧缺手起刀落把李琿圓當場殺死,李漁傷心過度昏死過去。
華山岳下令把寧缺抓起來,寧缺當眾宣布李仲易只剩下李琥珀一個兒子,李沛言譴責寧缺做事魯莽,只會讓大唐的形勢變得更復雜,寧缺對他反唇相譏,反問他是不是也覬覦王位,然后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夏天回到闊別已久的皇宮,可是再也見不到李仲易,她看到李仲易生前使用過的筆墨紙硯,坐過的龍椅,她觸景生情,不由地心里黯然神傷,李琥珀只想知道父王當年知道夏天是魔宗圣女的時候說過的第一句話,夏天清楚地記得李仲易只煮了一鍋胡麻粥,可一句話也沒有說,后來李仲易還是娶了夏天,李琥珀覺得李仲易氣度不凡,他自愧不如,夏天叮囑他要繼承父王遺愿,兢兢業業做事,不要辜負了李仲易的期望,李琥珀發誓一定會治理好大唐的江山。
李琥珀順利接替王位,做了大唐的新君王,他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李沛言心有不服,只能硬著頭皮恭賀李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