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初,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唯有石油部沒有完成計劃。西方國家妄圖用石油“窒息紅色中國”,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一籌莫展。解放軍總后勤部部長獨臂將軍余秋里于危難之秋出任石油部長。余秋里積極落實鄧小平關于將石油勘探的重點由西部轉移到東部的指示。蘇聯專家邱可夫也對在中國東部找油的前景非常樂觀。而此時,陳敬初帶領的一支對石油一無所知的勘探隊,欣喜地在東北荒原上采集的泥頁巖中發現了熒光Fan應和濃重的油味……
余秋里用軍隊的一套狠抓石油部機關作風。陳敬初帶著泥頁巖樣品和剛繪制的《中國含油氣遠景分區圖》前來匯報。何長工認為中國的找油方向非西南即東北。余秋里確定把松遼定為重點突破方向,令陳敬初立即返回松遼,盡早把情況摸清楚。康世恩等人在川中找油,年輕的楊光羽竟然說在川中搞大動作是蠻干……龍女寺2號井發生井噴,康世恩樂觀地認為是發現高產油氣井。余秋里立即給中央報喜。毛澤東赴四川欣然題詞“四川大有希望”。與此同時,又傳來了陳敬初等人在東北發現油砂的喜訊……
川中和松遼同時出油,陳敬初認為松遼極具含油遠景,卻又為部里眼下只顧在川中搞大會戰而愁眉不展。得到邱可夫支持的余秋里下定決定在川中搞會戰。八大二次會議上,余秋里帶領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績軟,嘴上不能軟”的調子,打了各部局一個突然襲擊。陳敬初找到余秋里等人要求加強在松遼勘探的力量,還發火說誰放棄松遼,誰就是歷史的罪人。陳敬初的建議得到了余秋里的支持,決定把松遼勘探隊提升為松遼勘探局。為保護陳敬初不受右派分子清查,余秋里強制其住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