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芳如愿拿下了競標項目,但十億的標的額建這是賠錢賺吆喝。大堯他們當然不能明白,這對于東曉這些老戰士的意義。創新因為有客戶沒能及時聯系上技術人員,決定給所有員工一人配備一個大哥大,以做好售后服務的工作。
警察來找阿芳配合調查,有人舉報她對西山舊城改造進行了串標。蝦仔給大堯打電話,他希望大堯不要這樣為難阿芳,但大堯告訴是他反水在先自己不會幫他。大合地產老總說阿芳讓她壓低標價以讓創新中標,但阿芳咬定自己沒有串標,并要求要有事實證據。記者鵬飛一直感謝阿芳的知遇之恩,這一切實際都是阿芳安排給鵬飛做的局,為的就是讓大堯相信這場騙局。阿芳知道那三家企業都是各懷鬼胎,他們的聯合也是上面有人故意安排,自己只有用這樣的計謀才能拆掉他們的聯合各自為戰,好讓創新從中出頭。
阿芳再次約見大堯,她還是想要同大堯一起進行西山舊城改造,而且中發地產也需要在南濱地產發展的機會,但開發必須以創新為主。大堯答應合作,但條件是這個項目必須是阿芳同他對接,東曉不能插手。阿芳同意了他的要求,也警告他輝仔的事下不為例。
阿芳詢問輝仔做這件事的原因,輝仔直言自己想要出國留學,只有他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才能有機會成功,這樣才會成為賀曦眼中優秀地人。愛情總會讓人盲目,但喜歡一個人不只是一味地讓自己成為她期待的樣子,更是要永遠活的坦坦蕩蕩。輝仔留下了辭職信,提著行李去了國外念書,他要為了心中所愛成為一個坦蕩并優秀地男人。阿芳想起輝仔第一次見賀曦的靦腆和羞澀,愛情總是最讓人難以預料和掌控的事情。
阿芳領導的創新地產發展迅速,在南濱的地產業穩穩地站住了腳。1997年香港回歸,南濱市舉辦了同港商的會談,創新的員工們看著屏幕中徐徐升起的國旗,齊唱國歌慶祝香港的回歸。阿芳和東曉坐在別墅的陽臺上慶祝,阿芳卻想起至今還沒能回家的蠔仔,內心無比的愧疚。東曉心中對阿芳有無限地感激和愛意,他相信蠔仔一定會回到他們身邊,他擁報著妻子看著陽臺對面的禮花,感到非常的幸福。
型鋼回歸不久,亞洲金融危機就波及了香港,國際金融炒家不斷圍剿香港,政府動用一百五十一美元支撐股市,雖然趕走了金融炒家,但香港企業損失慘重,其中就包括陳大堯的中發。中發手中的房子擠壓無法出售,股市的暴跌更是讓他的資金鏈面臨中斷。大堯提出將手中的兩塊地低價出售以解決流動資金問題,并要裁員縮減支出。查總同員工一一約談,并承諾如果公司好轉還會接受他們回來。看著空蕩蕩的工位,陳大堯體會到了深深地挫敗感,蠔仔來到公司安慰大堯沒有關系,自己會回來幫他。
蝦仔想要開發無線網絡和互聯網產業,但這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且當時使用大哥大的人尚且不多,這個提議在會議上被強烈反對。蝦仔認為未來隨時隨地打電話是常態,他們應該提前搶占市場,東曉非常認可兒子的想法,他讓蝦仔全權負責,網絡全球人才大力進行研發,創新也因此闖進了國際市場。
國外的郎南聯合了幾家公司向創新發布了警告函,并將警告函發給了世貿組織。此時正值中國申請加入世貿組織的關鍵時刻,這樣的事情無疑是政府非常避諱的。員工們都認為公司每天養著的研發人員就是燒錢,但東曉認為國外企業這么做就說明他們在忌憚創新,他堅信無線網是劃時代的產物,創新一定要有自己的技術決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他相信創新的無線網一定會遍布全球。老麥堅信東曉的眼界和決策,他想起當年二人在工廠研發時的艱苦日子,決心陪著自己的老弟兄干到底。
創新開始全力研發無線網技術,看著兒子蝦仔夜以繼日的研究,東曉內心很是欣慰。香港定制的電路板到貨但創新已無錢支付,只能向阿芳的創新地產借錢,可地產也很艱難員工的工資都還沒發,阿芳只能存廣告公司的款,拆東墻補西墻。研發開售問題一個個接踵而來,東曉將自己關在辦公室里茶飯不思的想著無線網技術和創新該何去何從。
東曉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沮喪,戰友們站在公司樓下唱起了當年建設南濱時的歌曲,受到感動的東曉又鼓舞起干勁。秦勤幫創新爭取到國家政策支持資金以幫助他繼續研發,無線電通訊終于研發成功投產,現在看當年的那些擔心都是多余的擔心,但東曉很感激那個時代給自己的幸運和機會,創新終于能和國際頂尖通訊技術公司并駕齊驅了。
粵興廣告公司現在業務量很大,阿芳只能將創新地產移交一部分給東曉。東曉在香港的通信技術展臺上遇到了國際通訊巨頭朗南,東曉很想去朗南參觀,但被朗南視為眼中釘的他還是沒有這個機會。
中發因為金融危機而元氣大傷,總部決定將業務重點轉移南濱,蠔仔以大堯兒子陳強的身份加入中發成為總經理,大堯誓要將失去一切奪回來。
輝仔留學歸來在創新地產應聘銷售經理一職,他提出要將服務和生活體驗一體式銷售,銷售部還需要加入年輕血液。東曉回到家調侃阿芳卷發睡覺,夫妻二人互相逗趣后,阿芳告訴東曉輝仔來創新地產的事情,她擔心東曉會因為輝仔以前做過的事情而不信任他。東曉不但很認可輝仔的銷售理念,還覺得年輕人犯的錯重在要能悔改。秉承用人不疑的原則,東曉絕對相信輝仔的決定。東曉談起在國外的賀曦,阿芳說她找了一個外國男友叫大衛,從事資本投資行業,東曉讓阿芳多和自己講講孩子們的愛情,自己也是很懂愛情的。阿芳讓他想想蝦仔和阿嬌的愛情,兩人也已經談了很多年。東曉雖然還對阿嬌心存芥蒂,但也決定周末請蝦仔和阿嬌來家里吃飯,還細心詢問阿嬌是哪里人好準備菜系。阿嬌雖在酒店跳過舞,但三觀很是正派,而當年和她走得最近的那個女孩兒竟然成了王光明的情婦。
輝仔的銷售方法效果并不太好,售樓部的銷售額一直上不來,而大堯的中發又來到了南濱,創新和中發的競爭又要開始。阿嬌做了一桌的菜給東曉和阿芳,身為成都人的她卻怕他們吃不慣辣椒做了清淡的飯菜。阿芳給東曉介紹阿嬌現在在讀研究生,還打算攢錢開一個舞蹈培訓班當舞蹈老師。東曉敏銳地問要做什么工作去攢錢,阿芳趕緊說蝦仔當然是要支持女朋友的。看出了東曉對自己還是不滿意,阿嬌垂下眼眸隱藏起情緒。
東曉意識到創新要開始用國際化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以拉近國際化進度。三成覺得用工程兵的管理就很好,眾人意見不一致。東曉不顧董事會反對高價聘請國際化管理團隊為創新制定新型管理辦法,雖然創新從研發投入量和人才占有量都很優秀,但員工的老齡化是他們面臨的大問題,管理團隊建議砍掉所有高齡低學歷的員工。東曉清楚要砍掉落伍的老員工才能讓創新有更長遠的發展,但還沒拍板消息就已經在公司傳開。三成很擔心這裁員會變成卸磨殺驢,東曉認為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就是學習,他拿給三成一本書讓他要好好學習多讀書,雖然和戰友開了玩笑緩和了氣氛,但東曉的內心也是糾結的。
人事部的會議召開,市場部年齡四十五歲以上的銷售經理很多都是農民出身,他們的知識水平已經跟不上現在的發展潮流,但是這些人也曾為創新沖鋒陷陣付出過功勞。可創新是一家高科技的公司,人才必須要保證新鮮血液,改革的開始總是艱難的,但還是要為創新的未來著想,東曉當即決定銷售部五十歲以上員工全部轉崗。
面對來討說法的眾人,三成應下自己去和東曉談,三天一定給大家個滿意的答案。東曉來到創新地產見輝仔,雖然銷售額還是處于下降狀態,但整體看他的方法還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東曉詢問輝仔對轉崗人員的安置問題,輝仔提出現在房地產推行的生態區規劃需要完善的社區服務,這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員足以解決通訊公司人員的安置問題。因為相比學歷和技術社區的服務崗位更需要耐心。輝仔在會議上提出可以增加家政、幼兒園等服務配套設施,給老員工提供創業機會。但要真正落實,需要東曉同意在西山區改造中投入五個億進行試點,這樣可以將轉崗的幾千名銷售人員全部安置,但考慮到這一方案的風險還是很多人表示反對。
輝仔的轉崗方案通過,南濱也迎來了千禧年的新時代。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全新的階段。蝦仔提出一定要以技術為先,他認為創新的重點全在基礎設施上,需要擴大研發中心的建設。但東曉覺得他們已經在全球有了四個研發中心,今年不易擴張。
東曉見兒子在會議中表現的不滿,私下來同蝦仔講公司現在剛剛渡過難關,不易大規模擴張去研發技術。蝦仔告訴父親,他現在已經開始害怕了,因為他老了。采購標準和生產標注都達不到蝦仔的要求,蝦仔很是憤怒,而員工也并不把他這個副總放在眼中,老員工們借題發揮竟打了停產報告。東曉認為管理公司不是個人的單打獨斗,他要學會去管理團隊。老麥勸告他既然東曉把蝦仔從技術團隊中抽出當了副總就應該給他一定權利。
東曉認為研發創新產品也是為了要能夠生產產品為客戶提供服務,可蝦仔認為產品的研發技術和質量才是首位。父子二人的管理理念出現嚴重分歧,蝦仔認為父親從來都沒有認可過自己的價值,但東曉覺得他根本不懂公司的綜合管理。蝦仔憤怒之下選擇辭職,無論自己在外面碰多少壁都不會再回創新。
阿芳來見蝦仔詢問辭職的理由,蝦仔已經幫創新度過危機現在想要辭職做自己的事情。可創新就像他的半個家,他不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東曉其實真的是在把他當接班人在培養,但蝦仔要進軍互聯網行業,阿芳告訴他互聯網行業是很火,但也很燒錢風險也不小,他要走可以但自己有兩點要求,一他是魏東曉的兒子,他就是創新人;二她希望蝦仔能夠對父親的態度好一些。蝦仔答應少惹父親生氣,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同他見面。
東曉找來各部門人員商討發展問題,但研發部聽蝦仔的可生產部又無法配合,東曉只能從中做和事佬。阿兵直言這蝦仔是東曉的兒子,這創新遲早會交到蝦仔手中,要給他時間適應。這番話讓東曉明白現在手下的員工究竟是什么想法。
蝦仔在打球時遇到了蠔仔,二人一起打球還一同吃飯,蝦仔同蠔仔將了自己在創新的各種不如意,可蠔仔覺得那畢竟是父親辭職還是太過激。蝦仔了解父親一直如此專制,無論自己做的有多好,他眼里只有失蹤的弟弟。蠔仔詢問他辭職后的去向,蝦仔決定去互聯網行業發展還邀請蠔仔一同創業,但蠔仔要留下幫大堯,他祝蝦仔哥一切順利。蝦仔疑惑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小名,蠔仔趕緊說是聽阿芳以前叫過。
蠔仔邀請蝦仔來自己的住處參觀,蝦仔看到了蠔仔桌上擺放的竹蜻蜓,那是父小時候送給兄弟二人的。蠔仔掩飾說這個年紀的人小時候都喜歡玩兒,蝦仔想想也有道理,兄弟二人暢快的聊起互聯網的發展很是開心。
蝦仔回到家看到阿芳在拿著弟弟的照片感傷,她想不通以創新現在的影響力怎么會連個人都找不到,而且她最擔心的還是蠔仔是否愿意認回自己。蝦仔喊著陳強的名字將蠔仔叫出來,他氣憤地揮拳揍了蠔仔,如果不是那個舊竹蜻蜓,他以為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找到弟弟。蠔仔哭著喊他哥,蝦仔氣憤這么多年他一直在家人身邊卻從不和他們相認。可蠔仔放心不下大堯,他怕他的堯叔會傷心。但蝦仔恨陳大堯,他們這個家就是被他破壞掉的。蠔仔坦言當初大堯一直勸自己回家,是自己內心一直害怕糾結才一次次放棄相認的機會,父母的身邊還有蝦仔,可大堯身邊只有自己一個,他實在不忍心。蝦仔告訴蠔仔他永遠姓魏,不論陳大堯對他多好魏家人都不會原諒他。大堯對蠔仔這么多年的養育之情就同自己的父親無異,他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蝦仔和弟弟擁抱在一起,時隔二十多年,這對兄弟終于得見。
阿兵和老麥都勸告東曉應該把蝦仔找回來,東曉這個嚴父其實一直清楚蝦仔的能力,也對他寄予希望,可父子兩人說話說著說著就會激動起來,阿兵告訴要讓他們互相理解。
蠔仔決定不再逃避,蝦仔的鼓勵終于讓他鼓起勇氣。晚上,下了車的阿芳看到遠處有一個人向自己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