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曉告訴阿麗她不會被開除,因為浦江賓館實行的是全民制,賓館的服務員還都是關系戶,他們都認為這是國家的鐵飯碗所以工作根本不上心。阿基和錢經理在政府門口嚷嚷起來,阿基更是當著藍副書記的面罵人家是基佬,很是沒有素質。東曉道出實情,浦江賓館最主要的矛盾其實是在人員的問題上,這些關系戶捧著個鐵飯碗很是不把服務當回事,錢經理也指出這賓館的員工管理模式確實很特殊。東曉提議可以試著將中港合資的浦江賓館改為合同制用工,這背后其實是多勞多得的道理。如此一來,員工的工作熱情被激發,收益也越來越好,南濱的創新做法很快被推廣至全國。
程副市長帶著王主任和東曉來到香港同通信業務行業的公司的林董談業務,可林董直接將他們請至飯店,公司的情況還沒介紹清楚,林董就將一塊勞力士的手表送給程副市長以表心意,但卻遭到了程副市長的拒絕。東曉和王主任坐在香港賓館的席夢思床上,他們感慨于香港的建設,還一同暢想著南濱的未來。二人想到今天林董的這番操作,發現這實在是個厲害的女人,對于香港商人的這些手段他們要更加堅定內心才行。
東曉發現他們一行人穿的實在太樸素,一看就是內地來的土包子,他特意在香港買了一套西裝想去元朗小學見已經四年級的十一歲兒子蠔仔。可是學校的老師并沒有聽說過一個叫魏迪生的孩子,直到離開香港東曉也沒有找到蠔仔,時隔這么久他自己也清楚他已經很難認出自己的兒子了。東曉夫妻談論著蠔仔,東曉表示不論如何都要將蠔仔接回到自己身邊,但阿芳覺得如果蠔仔現在是香港戶口那或許對他才是更好,夫妻二人理念不同談話就此結束。
陳大堯回到南濱在父親墓前祭拜,他想起魏東旭成親那天父親竟然坐在棺材里威脅不讓他逃港。可大堯不想認命,他不想再過苦日子,他要賭一把,他下定決心就是死在海里也不要漂回水合村。他賭贏了,雖然他用生命做了賭注,但他還是感謝這個時代給他機會。大堯頹廢地躺在賓館地沙發上,一旁當年同村的小弟看著他拿的大哥大十分的稀罕。大堯在香港就是跟著林董做生意,而實際他自己還做著搗騰水貨的生意,同村的小弟希望他可以有掙錢路子帶帶自己。大堯問起了阿芳的現狀,小弟帶他來到阿芳和東曉住的樓房下,看著仍舊美麗的阿芳和已經長大的蝦仔他的內心一陣悸動,小弟告訴大堯阿芳已經關了砂鍋粥店,開起了一家照片沖印社。
在香港大學的聽課,讓南濱市委意識到公共關系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市委決定由東曉主持辦一場公關小姐大賽,這可讓思想還很落后的人們嚼了舌根,說什么他是個流氓這是要開JI院。東曉真是哭笑不得,他表示這是自己的正常工作內容,公關小姐的工作內容是要同企業談生意,更好的服務于公司發展。但妻子阿芳無法理解丈夫的工作和理念,更是生氣地同他吵了一架。
公關小姐大賽舉辦地很是隆重,決賽當天來了不少電視媒體進行現場報道。王主任和東曉一起來到比賽現場,間隙時二人聊起市委決定建設一條從南濱到香港的通信電纜,但這一邊跨山一邊跨海施工難度很大,也只有王總管理的二公司能擔此重任。王主任一直知道東曉有想要下海做通信生意的想法,東曉坦言這是因為自己當年見村里人都要逃港,便暗自許下承諾要讓南濱也發展起來。現在的南濱,電話設備全靠進口,東曉想要讓國產設備占一席之地。但王主任直言市委根本不會同意他辭職下海,他認為只有留在市委才能更好的創建南濱,但東曉卻覺得這樣束手束腳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發展。二人這場思想不同的討論最終還是因為比賽的開始而就此打住。
程副市長很不認可這樣的比賽,但這個比賽在全國都有了不錯的口碑,藍副書記倒是很開明覺得這樣也是一種新型的展示南濱的手段。程副市長告訴他,這次去香港招投標,這四家香港老板都在送禮,又是高檔手表又是港幣,他擔心這樣的情形會在南濱也出現。這個情況讓藍副書記也開始思考,程副市長和藍副書記都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他們能夠把持住內心的天平,但那些年輕的同志是否還能把持住這誰也不能保證。
公關小姐決賽中,一位大學畢業長相很出眾的名叫潘雨的選手當面向東曉提出疑問,他問東曉如何看待公共關系這個領域。東曉說出的當然都是些紙上談兵的概念,潘雨輕輕一個反問就讓他有些慌神。
潘雨反問東曉為什么南濱市委市政府這么多部門卻唯獨沒有公關部門,東曉機智地將問題推給了秦勤,秦勤表示市委已經決定在外聯辦設置一個公關崗位協助東曉工作。潘雨大膽的現場求職,東曉告訴她政府工作工資低,但潘雨卻一口答應下來并如愿來到外聯辦工作。
二公司的王三成和水合村的阿兵接到了大堯安排來的水貨,他們意圖通過走私水貨來發財。三成帶著大堯來找老支隊長也就是現在二公司的王總,大堯拿著一大袋的錢想要通過賄賂王總,好讓他多和林董在香港的公司開展合作,但王總非但沒有收下還呵斥讓大堯滾蛋,大堯也只好灰溜溜的離開。
阿芳因為參與投機倒把被警車帶走,東曉糾結了很久還是決定找了工商局局長將阿芳帶出來。阿芳猶豫著還是讓他再想辦法將阿兵和三成也弄出來,原來阿芳是在沖印店里幫著他倆銷貨才被抓了起來。東曉這才知道這些水貨都是大堯從香港安排過來的。東曉不愿讓阿芳和大堯再有聯系,但阿芳認為東曉就是擔心自己誤了他的前程,她更是生氣地指出自從辦了公關小姐大賽以后他就老是和那個潘雨在一起,可東曉說著二人只是正常工作關系,更是在爭執中失誤打到阿芳。阿芳將他趕出家門,東曉只得住進辦公室里。潘雨幫著東曉打了飯,東曉感謝了她并勸告讓她早點回去,但潘雨卻想要多和他待一會兒。
東曉來粥鋪吃飯偶遇了潘雨,她一會兒要將通訊招標書送去給浦江賓館的潘老板,東曉知道這潘老板就是那個胖胖的還總色瞇瞇的人,潘雨看他因為和妻子吵架情緒很低落,便故意唱歌逗樂,讓東曉心情好了不少。東曉不發現潘雨上去送文件的時間已經很久,便去到樓上正好看到了潘老板意圖占潘雨的便宜,東曉上前幫忙趕緊拉著潘雨離開。潘雨的確對東曉心有好感,她給東曉留下書信去往國外并鼓勵他要實現心中的理想。東曉就此和潘雨失去聯系,阿芳也原諒了他,但潘雨的話激起了東曉心中的波瀾,他認真鉆研通訊技術開始籌劃實現自己的目標。
東曉告訴了阿芳自己想要創業搞通訊技術的想法,他實在不是一個適合在體制內生存的人,他想要投資辦廠。但阿芳不同意將家里的錢讓他拿去投資,她擔心這是泥牛入海有去無回。晚上,東曉一個人在街上散心,正好遇到了開出租的阿基。阿基辭去了自來水公司的工作,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往哪里,當初自己搞走私車而被迫離開浦江賓館,干脆自己就當個司機自己還能掌控自己的方向。東曉也想要主宰自己的人生,他告訴阿基以南濱現在的發展出租車的市場會越來越大。
大堯曾經黑道的老大樹偉哥找上門,大堯吩咐蠔仔躲進房間不要出來,他說阿奇和他一起陪老板去公海,結果最后只有他一個人回來,兄弟們的工錢也沒給,大堯也是在這時候認識了林董。樹偉哥不依不饒,還將蠔仔推倒在地,大堯掏出槍來鳴槍威脅迫使樹偉哥離開。蠔仔問他為什么不開槍殺了這個壞人,大堯卻告訴他,如果開槍自己也成了壞人,他教育蠔仔一定要做個好人。
大堯來到南濱想再同王總見面,他包了阿基的出租車,可阿基對他是一通調侃。大堯反問調侃他逼著自己包他的車,是否是想監視自己。
大堯和阿基聊起逃港的那天,阿基感嘆是自己命大才躲過了那晚東旭開的那一槍。大堯解釋自己其實是阻止開槍的,好在阿基念及同鄉的情誼,而且事情過去了這么久也不想再多追究什么。大堯等來王三成,原來這次也是三成幫著大堯一起計劃約了王總。王總正在牌桌上高興地打麻將,大堯同三成一起走了進來,他這才知道這牌局是大堯組織的。王總聽著大堯賠禮又道歉的話終是決定和大堯將牌局繼續打下去。
程副市長即將離任,秦勤主任因將接替他的位置而倍感壓力。二人夜晚喝茶聊天,回顧著過往他們在建設南濱中發生的種種,是即欣慰又感動。程副市長曾向藍副書記問起,時代將如何評價他們,他表示這是每一個南濱人付出的功勞,這是他們值得驕傲的事情。東曉回到家看到阿芳將這十幾年打拼的錢都給了他,支持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東曉決定停薪留職,秦勤很是不舍這個曾經的戰友,東曉意在自主研發程控機,秦勤點出常武是郵電局的副局長,國家現在正要求郵電局注重程控機的發展嗎,他可以去找常武抓住這個機會。
東曉來找老麥,可和他的興奮相比,老麥卻是愁眉不展。他香港的大表哥鐘先生找他來要當初幫他建廠的三十萬,但他將錢都投進了小型交換機研發,剛辭職創業就來了這么一大筆債,這讓東曉很受打擊。鐘先生前來和東曉談生意,他表示華強電子廠是個小廠,現在主要是從事廉價地加工,而程控電話在南濱的價格卻很高,東曉發明的小型交換機他找人檢驗過質量不比國外的差,但一旦大量生產后自己想要引進國外程控機的生意就很難做了。他直言自己不僅不會代理他們的產品,還會努力將他們的產品遏制在搖籃中。在商言商,鐘先生以將華強廠送給他們并抵消全部債務為條件,讓東曉停止研發生產自己的交換機。他想要和東曉再開一家專門引進國外程控機產品的公司,并且股份二八分。但東曉干凈利落的拒絕了鐘先生,他一定要研發出中國人自己的電話。東曉研制的五臺小型程控電話交換機實驗成功,阿芳將自己的沖印店抵押銀行為廠子還了債,他們研發的電話機因為物美價廉很快占領了大批量小型公司的市場,這下東曉終于有了錢可以認真搞技術研發了。
阿芳心系兒子將大堯約來沖印店問他為何不把蠔仔帶回來,可大堯告訴她是蠔仔自己不愿意回南濱。這時,東曉帶著買給阿芳的飯來到店里,看到大堯的他憤恨難忍,他鎖住店門拿起店里的東西砸向大堯,弟弟弟妹兩條人命,兒子也被他帶走香港十幾年,這份怒火讓他無法再忍受。阿基趕來阻止了他,他提醒東曉蠔仔還在大堯那里,東曉讓阿基把大堯約了出來,原以為二人能平和的談談,但東曉二話不說就上去狠揍了他一頓。東曉認為那晚逃港中淹死的弟弟弟媳還有水合村的村民都是因為大堯的蠱惑,但大堯告訴他這都是他們自愿的,自己和蠔仔是命大才能在香港過上好日子,他也表示自己愿意將蠔仔交還給他。
東曉發誓要自己接回兒子蠔仔,他很生氣阿芳私自去見陳大堯,還不告訴自己蠔仔的下落。可阿芳哭著告訴他,他根本就沒有盡到做父親的義務,對于養在身邊的蝦仔都不了解,何況蠔仔已經在香港生活十年,是大堯在這十年間供蠔仔讀書,養育他成人。在蠔仔心中,現在大堯才是他的父親,哪里能由著他想接回來就會回來的。東曉的內心清楚這是事實,可就是這個事實讓他倍感心酸,他實在沒信心能給蠔仔比在香港更好的生活。
大堯帶著東曉和阿芳來接蠔仔,但蠔仔留下了書信告訴他們自己不愿意回到什么都沒有的南濱,他想要留在香港接受更好的教育過更好的生活。夫妻二人在香港的街上呼喚著兒子的名字,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