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的最后一天,也是每年狩獵的重頭戲所在,白芷讓未央可千萬不能錯過,未央心中另有打算,自然也不會錯過這次機會。
拓跋翰在林中精心布置了陷阱,只等拓跋浚自投羅網。魏帝向眾人宣布目前狩得獵物數南安王最多,他讓大家可要努力了,不然就讓南安王拔得頭籌了。此時拓跋浚讓人推著一車的獵物趕到,他對未央說她好像有獵物拉在林子里了,說完讓魏帝身邊的公公將獵物仔細清點,這樣一來獵物最多的當屬安平縣主了。未央這才恍然怪不得昨天自己的箭壺少了一個,原來是拓跋浚用自己的箭去狩獵了。
最后一天所獵之物為白狐,一頭白狐可抵十頭雄鹿,雖然未央暫時領先,究竟誰能最后獲勝還在于誰最先獵到白狐。看到拓跋浚寧可放棄自己的機會也要幫未央,敏德猜到未央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面呈皇上,他讓未央放心,他有辦法阻止南安王拔得頭籌。
李長樂和檀香無意中發現了拓跋翰布置的陷阱,轉眼間她有了對付李未央的辦法。
拓跋翰發現了拓跋浚箭上的秘密,他對拓跋浚說既然侄兒愿意博美人一笑,皇叔也愿意成人之美。他已經打探到白狐出沒的地方,要獵白狐只需跟他前往。
敏德一路跟著南安王,在他狩獵時不停地搞著小破壞,南安王覺察到暗處有人搗亂,他吼著讓人自己出來,敏德正在思索對策時,九公主主動跑到了南安王面前,表示是自己跟皇兄鬧著玩的。
九公主得知敏德是為了幫姐姐,她說要幫未央也可以幫未央多捕些獵物,于是帶著敏德來到一處林深葉茂之處,沒想到九公主被鷹啄傷,敏德上前要替她包扎才發現他認識的八殿下居然是個女的,偏偏九公主看到傷口流出的血以為自己要死了,嚇得暈了過去,敏德無奈只得背起九公主回營帳。
拓跋翰有意將拓跋浚引到陷阱附近,并偷偷在陷阱上放了白狐愛吃的食物,拓跋浚一路跟著白狐來到陷阱邊,突然四面八方射來眾多冷箭,拓跋浚為了躲避一個跟斗翻下了陷阱,并被拓跋翰早已投放的毒蛇咬傷昏迷,拓跋翰的手下悄悄將陷阱恢復原樣。
狩獵完畢,未央所獲最多,魏帝履行承諾讓未央可以提一個請求,無論是什么請求他都會答應。未央向魏帝提請,今后無論她犯任何錯誤都由她自己一人承擔,與李家無關,在得到魏帝的承諾后,未央拿出奏章稱有事要啟稟。此時承德來報,高陽王殿下失蹤,未央心中大急,隨大家跑出去尋找拓跋浚。一個侍衛偷送紙條給未央,說是白芷被綁架,要未央按圖獨自去尋找白芷,幸虧沿途留下記號,給君桃施救留下線索。檀香穿上白芷的衣服,趴在陷阱邊等未央來救,未央不慎也掉入陷阱,李長樂命人遮蓋陷阱,她要讓李未央暴尸荒野。
未央蘇醒過來發現身邊居然躺著昏迷不醒的拓跋浚,未央用嘴吸出了拓跋浚傷口上的毒血,并用嘴將隨身攜帶的解毒藥物度進了拓跋浚口中。
敏德得知未央失蹤,和君桃一起出來尋找。敏德心細發現了被刻意遮蓋的陷阱,未央讓敏德先帶自己離開陷阱,她不想讓拓跋浚知道是自己救了他,敏德疑惑,明明他們兩人都互相有意,那么讓高陽王殿下知道是未央救了他不是更會感激于她嗎?
李長樂發現自己掉了發簪,于是趕到陷阱處尋找,被她聽到了敏德和未央的對話,得知高陽王也在陷阱之內,待兩人離開后李長樂攀著樹藤下到陷阱里,準備坐享其成讓高陽王誤會是自己救了他,讓他再也無法討厭自己。
一直找不到拓跋浚讓魏帝既心急又憤怒,拓跋翰故作抱歉說不該和浚兒分頭行動,浚兒都是為了幫李未央獵得白狐才會失去蹤跡,太子妃娘娘得知浚兒居然是為了李未央才以身涉險對李未央的成見又深了幾分。
拓跋浚蘇醒過來,發現李長樂伏在自己身上,看樣子似乎是李長樂救了自己,李長樂居然還請求拓跋浚不要告訴太子妃娘娘是自己救了他,理由就是太子妃娘娘正在為拓跋浚選妃,此事傳了出去,她恐怕會讓太子妃娘娘向他倆施加壓力,她不想拓跋浚為難。她如此善解人意又委曲求全的做法反倒令拓跋浚無法再拒絕她的要求。
高陽王被敏德派出的人救回,經太醫檢查高陽王身體已無大礙,太子妃生氣兒子居然為李未央獵白狐而差點丟了性命,高陽王告訴母親這個世上無人可以替代李未央在自己心中的位置。魏帝下令徹查此事,拓跋翰為防萬一下令但凡涉足此事的一個不能留。
叱云南派刺客殺未央奪回奏章,幸未央不在帳中躲過一劫。未央此時正在想辦法如何將奏章呈現給皇上,她來到皇上與眾臣慶祝狩獵成功的廣場上,悄悄打暈了一個準備獻舞的女子,頂替舞者上前獻舞,意圖借機向皇上呈上奏折。
明叔伺機殺死衛兵逃跑。未央跳著舞突然跪在皇帝面前,正要說出叱云南私吞北涼鐵礦一事,叱云南用袖箭射向未央,并大喊有刺客,幸虧明叔與君桃及時出現救了未央,為了掩護未央明叔身亡,慌亂中未央將奏章遺失。未央心知與君桃靠逃是逃不遠的,幸而魏帝他們還不知道蒙面舞者就是安平縣主,她決定帶著君桃返回,只有回去才是最安全的。
叱云南來到未央帳中發現未央左肩受傷,斷定她就是刺客,未央辯解道,刺客左肩是箭傷,自己是刀傷,只需大夫一驗便知。大夫查驗后,證明安平縣主果然是刀傷,叱云南無奈只能離開。未央清楚她這一計只能換得一時太平,叱云南定不會善罷甘休。
拓跋余撿到未央遺失的奏章,握住了叱云南的把柄。又在明叔身上發現北涼皇家暗衛的紋身,懷疑起未央的身份。
拓跋余找了一具尸體冒充昨晚的刺客,實則是在替李未央開脫,叱云南眼看就要抓到李未央把柄又被她僥幸脫身心有不甘。李長樂獻計,李未央之所以能活到今天是因為一直有高陽王的保護,此次狩獵結束高陽王護送圣駕先行一步,正是表哥動手的大好時機。
九公主換回女兒裝,敏德見到女兒身的公主一迭連聲地道歉,公主嬌羞萬分。
李長樂自知自己冒充拓跋浚的救命恩人之事漏洞太多,她故意讓拓跋浚將此事瞞住圣上和太子妃,以示自己處處為他考慮,也讓拓跋浚對自己有了感恩之心。李長樂相信只要拓跋浚不再討厭自己,再把李未央除去,那么假以時日拓跋浚一定會喜歡上自己的。
未央在回平城途中被刺殺,敏德、君桃被刺客困住,未央被刺客逼到懸崖邊,緊急時刻拓跋浚及時趕到拉住了掉落懸崖的未央的手,未央不想連累拓跋浚讓拓跋浚放手,但拓跋浚緊跟未央一起跳下懸崖。隨后擺脫刺客的敏德與承德在崖邊撿到拓跋浚的劍與未央的鞋,料想兩人必死無疑,對著深不見底的懸崖大放悲聲。
李長樂正和叱云南一起喝酒慶祝,突然手下來報高陽王殿下為救安平縣主,與她一起掉落懸崖,長樂大驚失色,她拔劍要叱云南給他一個交代,她只是讓他把李未央殺了,如今為何高陽王會出事?叱云南不動聲色,問長樂想要的到底是拓跋浚還是未來的皇后之位?如果要的是拓跋浚,那么盡管一劍把自己殺了,如果要的是皇后之位,那么焉知東平王和南安王不是最佳丈夫人選?如果拓跋浚死了,那么儲君之位的爭奪便會變得更加明朗,到時表妹只需在恰當的時機另擇良木而棲,還怕得不到皇后之位?
皇上和李家老夫人都無法接受他們的孫兒就這么沒了,派人四處尋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叱云南派出刺客潛入尋人的隊伍中,務必要趕在其他人之前殺掉李未央。
掉下懸崖的拓跋浚抱著未央,仗著身邊的一柄短劍一路劃著絕壁減緩了下墜之勢,終于在歷經千辛萬苦后有驚無險地來到崖底。拓跋浚讓未央在原地等著,他去找點吃的,未央卻想趁機離開,不再拖累拓跋浚。
敏德和君桃來到崖底尋找卻并未發現未央和高陽王的尸體,于是決定到水流的下游尋找,敏德又用笛聲叫來一直暗中保護自己的焦統領,讓他動用手底下所有的人一起尋找李未央。焦統領催少主隨他一起回去見可汗,他說可汗知道少主現在的身份非常生氣。敏德答應焦統領,只要他能把未央帶回來,自己就隨他回去。
李常茹和拓跋余一起下棋顯得心不在焉,拓跋余問起原因,李常茹說自己在擔心二姐的安危,拓跋余奇怪李常茹心計如此深沉居然也會真正關心他人,他問常茹如果有一天未央威脅到她將會如何?李常茹的眼神立即變得冷冽,答曰如絞殺榕般掃清一切障礙物,回答頗對南安王的胃口。
拓跋浚問未央為何會屢次遭人刺殺,未央無奈只能說出實情,告訴拓跋浚這些刺客都是叱云南派來的,而且叱云柔的懷疑也沒錯,自己根本不是李未央,正是他們一直通緝的北涼公主。未央告訴拓跋浚是大魏滅了她大涼,所以她是不可能愛上他的,她要與他一刀兩斷。沒想兩人才分開,未央就遇到了叱云南的追兵,是拓跋浚的拼死舍命保護才令未央化險為夷。
拓跋余約見叱云南,他以叱云南私吞鐵礦意圖謀反為要挾,命叱云南上報鐵礦且叱云家必須聽命于自己。
未央與拓跋浚尋得一處茅屋療傷,拓跋浚向未央承諾自己愿意幫助未央除掉叱云南,為前涼王室平冤昭雪。常茹去南安王府見拓跋余,無意中聽到拓跋余說未央就是北涼公主,并看到了寫有叱云南罪證的奏章存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