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大雪紛飛三日未絕,恰逢大涼公主降臨,風雪驟然收斂,隨即陽光穿透云層金光萬道,一直在為公主順利降生做法的高僧對涼王說此乃祥兆,且公主龍鳳之眼貴不可言,然是吉是兇尚不可言。如鳳凰浴火非死不能重生,他朝若能涅磐,方可鳳翔九天。
才剛剛抱上女兒的涼王就受到魏兵的催促,稱大魏皇帝在平城等候涼王親上降表,涼王依依不舍把女兒交到母后手中,稱為了大涼百姓免受干戈,自己愿意歸順大魏。從此涼王在魏國充當人質,賜封河西王。
轉眼多年過去,當年的小公主心兒已經長大成人。這日是涼王母親的生日,涼王獲準回府替母親祝壽。心兒決定好好表現,一定要讓父王和祖母開心。
叱云南在北涼駐地發現了鐵礦,若得此鐵礦,叱云軍稱霸天下便指日可待。魏國尚書夫人叱云柔和女兒李長樂一邊喝茶一邊做著主宰涼州之夢,她告訴女兒只要趁河西王回大涼賀壽的機會誣告其聯絡舊部,密謀造反,到時叱云南就是平叛的功臣,以魏國皇帝的稟性一定會讓他掌管涼州。其成功的關鍵就看自己的兒子、長樂的大哥李敏峰怎么做了,訣竅就是八個字“無中生有,瞞天過海”。
叱云南出發之前他帶領士兵高呼“北涼余孽,意圖造反,剿殺叛賊,一個不留。”李敏峰陪同河西王回府,回到河西王府與久未謀面的母親和女兒相見,河西王心中感慨萬千。但還沒高興多少時間,府里突然擁入大量官兵見人就殺,李敏峰直接稱河西王反了,令手下將其綁了帶下,駐守王府的士兵與魏兵殺成一片,李敏峰讓眾將士聽令,北涼王室一概格殺勿論,一時間,河西王府血海一片。喪心病狂的叱云南私自將河西王殺死,稱其為意圖謀反,畏罪自殺。
叱云南和李敏峰在王府大肆搜刮,卻沒有發現尚書夫人一再交代要找到的傳聞為衛子夫隨身佩帶之傳世玉玨,夫人認為此玉玨除了她的長樂沒有人配得上它。
心兒與祖母、侍女君桃一起從密道逃跑,李敏峰率兵在后追殺,王太后讓護衛帶著心兒先走,她對心兒說作為大涼唯一的血脈,她有責任要活下去。獨自留下面對追兵的王太后被無情殺害,君桃為了救公主,披上公主的披風假扮公主和父親引追兵離開,終慘遭李敏峰殺害,也因為君桃身上佩戴著傳世玉玨而沒有懷疑她的公主身份。
河西王府中,馬太守自料性命難保,匆忙中將事實真相寫成書信,并在信中控訴了叱云大將軍平日的惡行,他將書信藏于筆筒之中希望有朝一日魏王能看到真相。
大批的大涼難民欲涌入魏國,守城的南安王卻手持將軍令將弓箭對準城外手無寸鐵的百姓,在大涼與心兒有一面之緣的高陽王返回魏國親眼目睹這一場景于心不忍,他搶過皇叔南安王手中將令,令眾將士打開城門放難民進城。
尚書夫人收到飛鴿傳書,被告知北涼王室已除,她笑著稱外務已定,該處理家務了。
少女李未央上山砍柴將暈倒在路邊的心兒救回家中,這李未央也是寄人籬下,寄養人劉氏看她往家帶人言語極盡刻薄,稱若要將人留下就得拿出錢來,善良的未央不舍地把生母留給她的唯一紀念品取出來交給劉氏,沒想到反到遭到劉氏的追打,罵她有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不早拿出來?心兒實在看不下去,出手幫助未央,劉氏氣得將兩人反鎖在屋內。李未央告訴心兒自己是魏國尚書李蕭然之女,生母是尚書夫人的洗腳丫鬟,父親位高權重根本不會在意自己這么卑微的女兒,何況自己是二月出生的,夫人特意找來相士,說她命中帶煞是克星,就這樣未央從小被送到鄉下劉氏家中寄養,從未與母親謀面。
尚書母親即將生辰欲派人接李未央回府,卻不想尚書夫人叱云家的嫡女叱云柔派出的殺手捷足先登。萬分危急之時,幸虧心兒替未央送飯趕到及時,用一根筷子從身后插入殺手的頸部將其制服,救下未央。未央告訴心兒,殺害自己的人正是嫡母叱云柔,心兒的大仇人李敏峰就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大哥,此時蘇醒過來的殺手趁她們不備持匕首刺入未央腹部,心兒情急之下將殺手推倒背部插入樹樁而斃,未央傷重臨死前囑咐心兒一定要好好活著。
心兒回到劉氏家中,恰逢李府前來迎接未央,她心生一計,頂李未央之名歸府。
尚書府中相士正在替長樂和未央推算命格,相士稱兩位小姐的命格均有改變,現在兩人均具鳳凰之相,但天下難容二主,兩以相爭必有一傷,只怕長樂小姐以后會諸事多有不順。叱云柔心中有底,她宣稱李未央再也不會阻礙她女兒的前程,沒想到就在此時下人來報,老夫人的人已經接到李未央,正在回府的路上,叱云柔決不容許未央威脅長樂的地位,殺心再起。
心兒與尚書府侍女夜宿客棧,趕巧高陽王拓跋浚和隨從也在此留宿一宿,半夜心兒的房間突然起火,心兒與白芷、紫煙二婢被困房中。火勢越來越大,拓跋浚與侍從逃出客棧,看到脫險的白芷、紫煙向他們求救,拓跋浚舍命救出心兒,心兒認出拓跋浚正是祖母壽辰之日在大街上與自己有過一面之緣的人,卻只能假裝未曾見過。
倆婢女奇怪客棧為何突然起火,心兒想起房門無法打開,知曉是叱云柔派人暗殺自己。尚書母親命叱云柔派人親自去接未央回府,叱云柔恨得銀牙咬碎也只得派春茗前去接人。
心兒來到尚書府,按規矩從側門走入府中,從此心兒就真正成了李未央,依規矩要向老夫人、大夫人叱云柔、二嬸溫氏、三嬸周氏見禮,但未央不明魏國禮儀,只得向老夫人跪地磕了三個響頭,雖然被旁觀者笑話但也不算失了禮數。未央欲見生母,老夫人只是推說以后有的是機會。七姨娘得知親生女兒回府激動得要上前相認,被下人阻攔。
長樂的小堂妹為了討好她這位大姐,把尚未謀面的二姐李未央貶低得一無是處,連她的親姐姐李常茹都聽不下去了。
來到賜給自己居住的君蘭苑后,未央向新分給她的侍女打聽昨天為何未見到大哥李敏峰,畫眉稱大少爺陪河西王回家探親,沒想到河西王突然叛變,大少爺要平定叛亂一時半會可能還回不來,未央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激動地說河西王一心臣服大魏怎么可能叛變?
春茗假借教導之名處處為難未央,并借機虐打未央,未央可不是逆來順受的主奪過鞭子反打了過去,叱云柔招來老夫人、尚書李蕭然,本欲狠狠斥責未央,不料未央卻說春茗假借叱云柔名義毒打自己,自己抽打春茗是為了維護叱云柔的名聲,一番巧語讓叱云柔吃了啞巴虧。
侍女打聽到未央的生母七姨娘一直身體不好,而且一直住在陰冷潮濕的南苑,未央一聽就欲起身奔南苑而去,但侍女告訴她府里有令任何人不得擅入南苑一步,她們讓未央不如去求求大夫人,未央冷笑道求她還不如自己偷偷溜進去呢。
老夫人六十大壽在即,南安王替圣上送賀禮到李府,李敏峰對著南安王一通馬屁,稱圣上對他越來越器重,如今太子已逝,看來儲君一位非南安王莫屬。南安王稱李敏峰平叛有功,他會向圣上推薦讓其留在朝中做事,并讓他有空多去府上坐坐,自己身邊正缺一個能干之人。
轉眼到了老夫人壽誕之日,李長樂用一副百壽圖出盡了風頭。未央另辟蹊徑,舞著獅子向老夫人賀壽,老夫人看著新鮮有趣很是開心,大小姐李長樂不服自己風頭被搶,示意丫鬟暗中使壞將豆子撒在地上,未央未留意差點滑倒,恰好李敏峰陪著南安王拓跋余趕到壽宴現場,拓跋余英雄救美伸手扶住未央,待看清未央容貌不禁驚艷。
拓跋余此番前來乃奉皇帝旨意封賞李家財物若干,均是從河西王府繳獲來的戰利品,未央一直暗暗隱忍,直到李敏峰拿出王祖母送給自己的誕生禮——那塊傳世玉玦給李長樂時,李未央再也無法控制情緒,激動地欲上前搶奪,現場眾人皆詫異未央的反常,未央強自忍耐后才自圓其說稱在鄉下時聽老人說過這種有靈性的玉玦需有特殊的系法才能使佩戴之人事事呈祥。
南安王的貼身隨從見主子大賞李家,問他是否真的有意重用李敏峰?拓跋余稱李敏峰只是草包一個,他真正看重的是其父親李蕭然,現在朝中覬覦太子之位的人不在少數,他是時候培養自己的勢力了。東平王一直跟著父親東征西戰、太子長子拓跋浚深得民心,都是自己的有力對手。
二房長女李常茹特意拜訪未央,并送上親手繡制的荷包,未央驚嘆常茹的手工,常茹借機將未央引為知己,稱這府中雖然女眷甚多,但能說上知心話的人真的難得。這李家三小姐李常茹在老夫人壽誕時也繡了一幅百壽圖做壽禮因與長樂的作品撞車,而又遠不如長樂的那幅來得富麗堂皇而被吃癟,她看著這個家里也只有未央能壓得住長樂,她正等著好戲上演呢。
叱云柔得到消息太子妃將到紫云觀上香祈福,長樂明白自己該去制造偶遇的機會了。未央的心里也一直對在客棧中救自己一命的拓跋浚念念不忘,她讓白芷去客棧打聽那位公子的姓名,但可惜客棧的人無人知道拓跋浚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