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云柔對丈夫說自己雖然囂張跋扈,但他的女兒未央又何曾是什么善茬,試問在與自己交鋒那么多回合后難道就不懷恨在心?如今為了害自己連皇上禁用的巫盅之術都用上了,所以在她看來李未央不僅不會為李家帶來榮耀,還會害得李家家破人亡的。
李長樂拿著小木人當著家人的面質問未央居心何在?未央堅決不背黑鍋,她一口咬定是有人在陷害自己,老夫人也認為此事尚有待查證,三夫人也向李尚書提出未央不是這樣的人。李尚書決定將未央禁足君蘭院,直到弄清真相為止,在三夫人的懇求下,李尚書同意七姨娘暫時搬到三夫人處居住。
法師將木人焚燒后,叱云柔立即生龍活虎,李長樂都奇怪母親是何時將木人放到未央的房間里的,叱云柔稱此事多虧了紅羅,紅羅說自己上次假扮李未央功虧一簣,還要感謝夫人給她將功贖罪的機會。紅羅說,放小木人的布袋里本來放了一把男人用的扇子,她親眼看到李未央很珍視這把扇子,但是她將小木人放入的時候扇子卻不在里面,而她當時也沒有時間尋找。原來那折扇是當初拓跋浚匆忙離去時遺忘在客棧的,未央一直珍藏在身邊。
未央已經被禁足兩天了,白芷擔心老爺不知會怎么處置她們,說話間未央突然想起拓跋浚的扇子也放在那個木盒里,連忙起身翻找,幸好白芷之前看到裝扇子的布袋有些臟了,所以又做了一個新布袋中,才僥幸讓扇子沒被拿走。
未出閣的姑娘房里居然藏著男人用的扇子,叱云柔母女頓時覺得找到了李未央的把柄,李長樂帶人來到君蘭院大動干戈搜出了扇子,李長樂下令將人帶走,嚴刑逼問扇子的來歷。未央不忍白芷被虐打,交代說扇子乃是她在鄉下時友人所贈,李長樂相信了未央的供詞,認為她在鄉下與男人私相授受。
李常茹假意送食物和藥品給李未央,君蘭院派人看守著自然是進不去的,在未央的堅持下,常茹順水推舟就離開了,但她心里清楚李未央于她而言還有價值,現在李未央還不能死,她要想辦法把李未央救出來,她想到有一個人一定可以幫未央。
李長樂帶著目的進宮看望太子妃,她在園子里看到拓跋浚,主動上前問候,有意在拓跋浚面前掉落扇子,在拓跋浚的追問下吞吞吐吐地說此事事關家丑,不知當不當講,說這扇子是未央與人私相授受的證據,被叱云柔發現了,自己好心將扇子偷出來準備還給未央的。長樂精心編了一個故事,意圖讓拓跋浚對未央死心,哪承想拓跋浚見自己的扇子被未央珍藏,心中大喜。
李常茹讓丫鬟向拓跋浚報信,稱“未央有難”,拓跋浚立即趕往尚書府,借口得知尚書夫人身體抱恙,特帶太醫前來醫治。
七姨娘一直苦求叱云柔讓她看看未央,叱云柔卻堅稱未央是身患惡疾,老爺下令將她隔離,不許波及到家中其他人。七姨娘只求夫人可以恩準自己前往君蘭院看一眼未央,實在不行就把自己也一起關在君蘭院。這時下人來報高陽王殿下帶著太醫過來替夫人看病了,據說是太子妃娘娘的恩賜。叱云柔奇怪高陽王怎么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殺出來,長樂撐不住母親的逼問只得小聲告訴母親自己帶著未央珍藏的折扇去找高陽王一事,叱云柔叮囑春茗立刻去辦一件事,而自己則只得硬著頭皮接受太醫的診治。
春茗領命后手捧白綾帶著幾個身強力壯的家丁前往君蘭院,叱云柔是知道高陽王此次前來意不在替自己看病,所以打算先下手為強,讓春茗帶人把未央吊死。高陽王在確定叱云柔身體無甚大礙后提出想去看看未央,李尚書和叱云柔婉拒稱已經請大夫替未央看過病了,已經沒有危險,這時七姨娘沖出來求拓跋浚救救未央,拓跋浚不顧李尚書夫婦的阻攔沖去君蘭院,未央竟已被懸在梁下,拓跋浚及時救下未央。叱云柔解釋道,她在未央處發現一把男子的扇子,未央不肯說出扇子的來歷才被禁足,不想今日竟然自殺了。拓跋浚問未央事實果真如此嗎?未央知道若說實話那么巫蠱一事如若暴露,老夫人、七姨娘等人也會受到牽連,無奈之下只能順著叱云柔的話說是自己犯錯。拓跋浚告訴眾人如果是為了扇子責罰未央那么大可不必,因為扇子的主人正是自己。在拓跋浚的出面下,未央主仆三人才算是渡過難關,李常茹也巧妙地讓拓跋浚知道是自己派人送信才得以救下未央。
未央這日出府來到天一閣,這個地方是拓跋浚救下自己時悄悄寫在自己掌心的。一路上未央都很矛盾,她本不該與拓跋浚有過多交往,如今還是把他牽扯了進來。拓跋浚追問未央事實的真相,未央不愿拓跋浚再苦苦逼問,拓跋浚讓未央不要再裝了,稱自己逼問是因為關心她、喜歡她,這些話他早就想說了,當他抱起她以為她已經死了的時候,幾乎被嚇得魂飛魄散,未央卻依然嘴硬說自己對高陽王并沒有這份心意,為了讓拓跋浚死心,未央甚至狠心奪過扇子毫不留戀地扔了出去,拓跋浚一腔真情付諸東流,黯然離開。
祭祖回府的李敏德從母親周氏處得知未央遭拘禁毒打一事,敏德決定強大起來保護未央。
因救災一事,拓跋翰與拓跋浚受到皇帝嘉獎,拓跋翰在拓跋余面前發泄不滿,稱自己屈身下顧與災民打成一片才得到父皇的嘉獎,而拓跋浚輕輕松松就得到獎勵,拓跋余趁機挑撥二人關系。拓跋余的手下也替自己的主子打抱不平,拓跋余明明和拓跋翰同赴災區,這東平王只顧表面作秀,真正的救災事務都是南安王在做,但到頭來功勞都算在東平王頭上,自己主子什么好處都沒落下。南安王告訴手下,因為自己身份低微,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踏實做事,不居功,反而能令父皇高看幾眼,要做大事,豈能如此短,能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叱云柔故意在太子妃面前提起未央和拓跋浚之間有私相授受之嫌,太子妃為了拓跋浚的將來考慮,決心阻止他和李未央在一起。拓跋浚向母親解釋之所以有此傳言是因為自己的扇子遺失被未央所拾,何況未央對自己根本沒有想法。
一連四五天拓跋浚都把自己關在房內讀書寫字,侍女們只能把飯菜放在門口不敢打擾。拓跋浚把自己寫的拔攫人才的計劃讓承德送到戶部去,并讓他速去速回,一會還有一篇戍邊之策要送去兵部,承德讓殿下不要過度操勞,指出他自從見了安平縣主之后就情緒不對,拓跋浚打斷承德,告訴他大丈夫不能因兒女情長之事牽絆,應該以江山社稷為重,承德對這個主子的故作姿態無言以對。
拓跋余和拓跋翰在尚書府門口不期而遇,拓跋翰讓弟弟今天放開政事與他一起悄悄地進去會會李大小姐。奴顏媚骨的李常喜正和長樂在園子里吃水果,兩位殿下駕到,把李常喜激動得不知所措,正巧李敏德路過,常喜向拓跋翰告狀說是這個李侍衛常幫著未央一起欺負大姐長樂,拓跋翰討好長樂,有意羞辱敏德,扔了一個桃子到地上要讓敏德吃了,常喜更是上前把桃子撿起拼命往敏德嘴里塞,未央經過大聲喊停,并不懼怕兩位殿下的威嚴,大大奚落了李常喜和李長樂一番,拓跋翰幾番欲翻臉都被拓跋余阻止,稱他們今日是私自前來不宜將事實鬧大。
私下里拓跋余找到未央說明自己非常欣賞她,但覺得她行事過于激進,為了救人甚至不惜把自己都搭進去,其實大不必如此,自古以來男人得到權勢有各種方法,而女人只需依附于有權勢的男人就可以令他人仰視自己,他覺得未央是個聰明人,應該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
李常茹制造了自己和拓跋余的偶遇,又故意將拓跋浚搭救未央一事透露給拓跋余,拓跋余這才知道皇長孫與未央的關系不一般,他一直有想法讓未央依附于自己,因為未央智謀過人對自己極有幫助,遠勝于那些空有皮囊的世家女,同時他覺得常茹此人不簡單。
魏皇有意將李長樂指婚給拓跋浚,但拓跋浚提出李長樂并非自己心儀之人,自己一直有個心愿找妻子一定得是自己的心儀之人,魏皇倒也無意逼迫這個孫兒,而且聽孫兒的言下之意已有心上人,他鼓勵孫兒既有目標就努力去奪取對方的芳心,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拓跋浚聽了皇爺爺的話仿佛突然開了竅,開心地跑著離開了。
敏德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想邀未央去看雜耍,這時白芷提來了一個鸚鵡,這個鸚鵡一直在喊著“未央”,未央嘆了口氣令君桃把鸚鵡放生了。拓跋浚看著自己飛回的鸚鵡取笑它這么快就被趕回可真沒用,不過他這一回不會輕言放棄的。
敏德一早提了自己買的鸚鵡趕到君蘭院送給未央,未央欣然接受說是正好和“小櫻”作伴,敏德正狐疑著,白芷提前之前放生的鸚鵡進來了,說是怎么送也送不走,就干脆留下來養了。敏德心里不爽,趁著未央離開,敏德因用竹簽戳小櫻解氣。
二夫人掌權后地位與日俱增,又擔心叱云柔病好后,自己要交出權力,常茹安慰母親好日子會長久的。娘倆正討論著,皇后娘娘派人傳來口諭,請李常茹出席下月皇后娘娘的宴會,娘倆欣喜若狂。李常茹知道高陽王之所以向皇后娘娘推薦自己,也是因為自己之前向他報信救未央的緣故,看來自己幫助李未央這步棋算是走對了。
叱云柔因動怒再次引起毒發病重,常茹假意去探望,故意讓下人秋蓉說出在未央慶功宴會前晚,看到三夫人身邊的下人抬著個一人高的麻布袋。叱云柔這才知曉,是周氏將紫煙的尸體帶回,在宴會上裝神弄鬼,原來她一直認為唯唯諾諾的三夫人周雪梅才是幫著未央害死兒子的人,叱云柔急怒攻心,再度吐起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