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得福和馬喊水回來吃飯,馬得花也回來了,馬母勸他們不要再做這件事了,馬得福也抱怨道難怪有人說他們是刁民。馬喊水聽見這話頓時急了,砸了他的飯碗警告他要是再說出刁民這兩個字就從家里滾出去!馬得花聽到二人的話,怒氣沖沖地跑去了村委會,很快喇叭里就響起了馬得花的聲音,國家讓他們去閩寧村是為了過好日子的,只有走出大山才能越來越好,指責老人非要讓子子孫孫和他們一樣受苦受窮。馬喊水和馬得福急忙趕去阻止馬得花,馬喊水接著在喇叭里解釋,結果老人家們已經紛紛趕了過來。馬喊水以為他們是來找馬得花算賬的急忙叫馬得花給大家道歉,卻沒想到他們已經想通了,年輕人是應該走出大山去看看,但唯一的要求就是讓他們這些老人留下來守著村子,守著祖輩的祖墳。
馬喊水帶著馬得福在村里走了走,這祖墳里面埋著他們的祖祖輩輩,涌泉村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當初只有李姓人,馬家是在陜西逃命過來的,他們東躲西藏想找個活命的地方,只有涌泉村愿意收留他們。馬喊水說,涌泉村李姓家人好心得很,不僅沒有趕他們走,還幫他們開荒,從此以后馬家就立下了規矩,逢年過節拜兩個祖宗,一個是馬家,另一個是李家。這規矩一直延續到文革,如果沒有李家的仁義,也沒有馬家的今天,這對李家來說畢竟是血脈源頭,怎么可能輕易撇下。村里人不管怎么罵他們都不會說絕情的話,因為都當他們是一家人。馬喊水要馬得福記得今天的話。
馬得福帶著東西來找老太爺賠不是,老太爺說這事兒過去了,他們各退一步。馬得福說自己聽說了兩家先人的事情,但是遷村的決議已經下來了,無論如何都得遷。老太爺嘆了口氣,人一搬走房子和莊稼都撇下了,連先人墳頭都撇下了,那是什么樣的光景啊。當晚回家馬得福便發了一場高燒,次日一早醒來,馬得花告訴他李水花回來過了,還給他下了面。馬得福連忙起床找李水花,她正在老學校里,很想念上學時候。李水花告訴馬得福,如果覺得整村搬遷是個好事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當初李家先人收留馬家先人,現在馬家后人帶著李家去更好的地方,也算是報答了。馬得福很感動,如果李水花晚來一天他可能就放棄了。
馬得福又去找了老太爺,老太爺就是不肯開門,一聲不吭地,馬得福覺得奇怪隔著窗看了看,發現老太爺倒在床上了,身邊還放著一瓶農藥。馬得福顧不上其他立刻撞開門把老太爺救了出來,村民們紛紛送老太爺去了醫院。半路,馬喊水的肥皂水起了作用,老太爺吐了,非是不肯去醫院要回家,馬喊水只能讓他回去。馬喊水想了想還是覺得馬得福不能干這件事情,他是涌泉村的人,不能親手拆了村子又把老人逼死。馬得福心里也七上八下,糾結不已。馬得福打開了喇叭,和大家講了馬家和李家的故事,告訴他們搬出去不是為了斷根,而是為了把根搬到更肥沃的地方。那天他送老太爺去醫院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們離醫院太遠了,離學校也太遠了!人有兩頭根,一頭在老先人手里,另一頭在后人手里,他們去哪兒就能生根。
閩寧鎮因為種枸杞的事情煩心,有人用硫磺熏枸杞賣的很好,大家也想試試,但是硫磺是有毒的,李大有表示他們堅決不能熏,枸杞可以不紅,但是人心不能黑。水旺回來了,還帶著福建的女朋友阿真,李大有兩口很開心。阿真父親有四個女兒,家里是開藥店的很有錢,定了個規矩說只要和他女兒結婚就送一個藥店,再送一棟樓。李大有越聽越不對勁,問水旺是不是和阿真結了婚就要住到福建不回來了,水旺說回來就是想說這件事情的。李大有急了,當即表示這事兒沒商量,水旺委屈的說只要結了婚就把他們接過去,何況他們把結婚證都領了,李大有氣急敗壞把水旺和阿真趕了出去。
水旺跑去找馬得寶和麥苗訴苦,其實他和阿真還沒結婚,沒想到李大有反對地這么強烈。阿真只能暫時和麥苗住一起,麥苗帶著她去看了酒莊,說起自己的故事。阿真說自己全家人都很喜歡水旺,還已經商量好等他們一結婚就把父母都接過福建去。麥苗知道李大有太過傳統了,雖然他們覺得福建生活好,但對他們來說這里才是家。李大有不愿意讓水旺去過寄人籬下的日子,要是真有本事就該把阿真接到金灘村過日子。阿真決定在這里開藥店,她已經和父親打電話了,一來能賺錢二來和李大有家關系也就好了,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張主任連續好幾天都往三級揚水站跑,就盼著能早些修好。晚上人手不夠,張主任集幫著大家干活,眾人見狀也都斗志昂揚,要爭個第一。一個月后,老太爺已經想明白了,要搬去閩寧鎮,馬得福說得好,人都是兩頭根,跟著先人和后人都能扎根,他打聽了一下安置款的事情,有些人確實拿不出來,馬得福已經辦了個小額貸款,這些都不用他們操心。百家宴很長時間沒有搞了,老太爺想在搬遷前辦個百家宴,這樣人心里也都舒坦了。
百家宴這一天,各家各戶紛紛做起了飯菜,馬得寶和麥苗、尕娃、水旺都回來了。李老栓著急搬家帶著人在地里掰玉米,尕娃媽擔心搬走后他爸回來找不見他們,馬得寶說他在村口留給字,尕娃媽這才放心。喇叭里再次響起了馬喊水的聲音,這是涌泉村最后一次開喇叭,下一次就是閩寧村了。馬母有些難過,畢竟在這里住了半輩子突然要走還是舍不得的。馬喊水也一個人偷偷哭了起來,想到要搬離土生土長的家鄉,內心很是難過。
馬得寶和麥苗、尕娃、水旺去村口用油漆寫下字,說涌泉村搬去了閩寧鎮。馬得寶也來了,他在石碑上寫下重重的一筆涌泉村,代表著對家鄉的思念,對未來的憧憬。百家宴人人到齊,涌泉村村民們吃著餃子和面,老爺們互相灌酒,每個人都很盡興。次日,涌泉村村民們便搬離了涌泉村,路上,突然有人來找馬得福說張主任出車禍了,馬得福連忙叫人帶好車隊,自己匆忙趕過去。張書記是個好人,所有人都希望他沒事,馬得福去往現場的心情也很忐忑。
馬得福見到了潘書記,潘書記告訴他,張主任從車禍現場到醫院的路上沒等住,什么話都沒留下就走了,馬得福朝著張主任的遺像深深地鞠了三躬。馬得福的事情已經查清楚了,那些事情完全是子虛烏有,潘書記說組織上信任他,縣委也一定會支持他的工作,不要辜負張主任對他的期望。馬得福低頭說好,聲音卻帶顫。閩寧鎮三級揚水站工程竣工,日子過好了,村民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逼著他們走出大山的好干部,那個嘴上總是說著未來的好人。
高青峽生了孩子,和馬得福一家三口團團圓圓的。李水花給安永富裝了假肢,曉燕看到站起來的父親很是激動,阿真和水旺的藥店也開了起來。
2016年,葡萄在戈壁灘上生根,曾經的干沙灘,如今已是金沙灘。寧安縣縣委領導馬得福出席閩寧鎮葡萄酒推薦會,一襲西裝筆挺。馬得寶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麥苗也成為了高層。高青峽給他們打電話說強強和小尕、貝貝、福生他們不見了,讓他們幫忙找找人。馬得福正在推薦會上聽說這件事情很是著急。幾人正打算去找,突然得知孩子們回老家海吉了,馬得寶和尕娃、水旺三夫妻立刻就要去找,他們覺得孩子們應該回村子里了,眾人很是擔心,馬得福讓大家冷靜下來,給馬得花打了個電話。果不其然,馬得花和孩子們在一起,孩子們說他們想去老家看看。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說不想每天都去上輔導班,眾人這才放心了,掛了電話又開始互相推卸責任,吵了吵準備回去忙事。馬得福卻問,自從他們離開山里誰還回去過,既然孩子們開了頭,不如他們也一起回去,帶他們看看村子。眾人同意了,紛紛上車回海吉。回家路上,大家都響起了當初的時光。
回到家鄉,誰也想不到這就是大家想要逃離的窮山溝,這里已經變成了塞上江南,水最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