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給曾穆洗清冤屈,張啟和曾念喬不惜涉險入深山,也便有了接下來的遭遇。盡管曾穆生氣二人不顧自身安危的行為,可心底里還是非常高興,于是便帶著大家繼續趕路,直至來到分叉口。考慮到陳岱融與他們不同路,所以曾穆等人坐車離開,至于王君嚴則是決定跟隨陳岱融,師生倆一同前往芒友。
隨著日軍一次又一次地進攻,岡山信一發現中國人的凝聚力極其強大,所以才想到要以文化覆蓋,徹底摧毀他們的信念。與此同時,蕭鴻恩護送孟無染去見岡山信一,可是走了一段路,孟無染要求蕭鴻恩回去,他只身前往。
看著孟無染遠去的背影,蕭鴻恩內心格外不是滋味。然而日本人安藤瞬間認出孟無染,不由大為震怒,本來是要將孟無染綁起來,但是遭到岡山信一的阻攔。盡管來人并非是凌問岳,岡山信一依舊是非常高興,只不過他是堅持表達自己的訴求,希望凌問岳停止出版殷代歷法考,否定中國五千年歷史的存在,所謂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朝都是子虛烏有。
聽到岡山信一的無恥要求,孟無染強調他不要再自欺欺人,沉迷于自己編織的謊言之中,放眼看去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歷史,怎會因為一派胡言而消失不見。雖然岡山信一自稱是學者,可他連最起碼的求真務實的精神都沒有,同樣也太不了解中國的學者。
奈何蕭鴻恩落在日本人手里,陸子儀專門過來與日方交涉,表示要將蕭鴻恩帶走,至少現在還有用處。臨走之時,蕭鴻恩如實向孟無染道明實情,愧疚且自責,不該為陸子儀賣命,破壞了凌問岳的書稿,而孟無染沒有責罵,反倒是叮囑他要不忘初心。
曾穆帶著張啟和曾念喬來到紅石實驗室,所謂的實驗室,不過是一處較為隱蔽的山洞,里面擺設一應俱全。張啟看到曾穆設計的渦輪發動機,突然產生了靈感,曾穆喜悅過后,不由感慨自己演了半輩子的曾穆,以前還想著恢復姓氏,可如今只想盡快做出研究成果。
不過曾穆始終沒有完全釋懷,總覺得是在冒名頂替別人的身份,也認為張啟會對他失望。事實上,張啟的確是有所失望,但他失望的不是曾穆的身份,而是曾穆的態度,失望他棄六尺講臺;棄視他如兄如父的學生,躲進大山里,看似思過,實則是過上加過,既然學生都沒有想過放棄,作為先生的曾穆又怎可退縮。
也正是張啟的這番話,令曾穆露出久違的笑容,緊接著出門從飛機底部取出木盒,里面裝著武丁甲。原來當年曾穆離家出走,天下人皆知,孟海棠趁機建議將武丁甲帶出復華,曾念喬也是知情人之一。
現在蔣介石出版一本政治論點,從其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野心,從未放棄剿共的想法,而不是率先消滅日本人。此時凌問岳得知孟無染獨自去見日本人,立馬收拾東西準備前往滇西,正巧孟海棠聽到談話內容,于是也要跟著過去。
孟母以為女兒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勸說孟海棠應該留下來,因為當初孟無染臨走時,已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正是為了保護凌問岳和孟海棠。可又念及凌問岳和孟海棠打定主意,所以便由龍珍珠派人護送,孟海棠通過談話猜到她并非普通女子,其實是一個有著偉大信念的共產黨人。
所以孟海棠很希望能夠成為龍珍珠這樣的人,只不過龍珍珠沒有正面回應,只是叮囑她要注意安全。而在另一邊,李冬來參軍入伍,沒想到上級竟是陸子儀,點名之人正是徐特,聯想起之前在岳王廟的事情。徐特拿著花名冊點名,可當念到宋子湘的名字,根本無人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