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已認(rèn)罪,獄中對他看管日漸松懈。狄仁杰交給索元禮一件棉袍,說天氣已暖,望能將此袍交與家人,拆去棉絮。索元禮不以為然,令人將棉袍送至狄公家中。狄公之子感到其中一定有事,將棉袍拆開,果見內(nèi)里寫一呈武后的密書。?狄公之子長跪于大明宮前,要求面見武皇。武皇召見了他。長子將狄仁杰帶出大獄的棉袍呈了上來。那棉袍里上,寫滿了狄仁杰的密奏。武皇看后,立召狄仁杰來見他。?狄仁杰終于出了大牢,來到武皇面前。武皇怒問狄仁杰為什么要謀反,狄仁杰直言,認(rèn)罪只是權(quán)宜之計,如果沒有暫時的屈服,就沒有活著得見天顏的這一天。他告訴武皇,酷吏政策應(yīng)該收場了,不然的話,大周天下就不再是盛世了。?武皇聽從了狄仁杰的勸告,開始嚴(yán)懲酷吏。這年秋天,武皇在批準(zhǔn)了大臣李敬則“廢除酷刑,恢復(fù)常法”的奏請之后,索元禮即以酷刑逼供被控,交與大理寺審訊,不久即被殺于獄中。現(xiàn)已居仆射之職的周興看來亦難逃厄運(yùn),他的死頗具戲劇性。負(fù)責(zé)審訊周興的官員恰好是他的故交來俊臣。一天晚上,來俊臣派人將周興請到自己家中,飲酒閑談之余,來俊臣面露難色,對周興說道:“兄弟有一件難辦的案子,還請仆射指點(diǎn)。我?guī)缀跤帽榱恕读_織經(jīng)》中的刑法,犯人卻死活不肯招供,不知如何是好?”周興指了指桌上的一只酒甕,對來俊臣說:“這有何難?你不妨將犯人放在一個大甕里,四周堆上木柴,大火烘烤之下,不怕他不開口。”來俊臣笑道:“這個辦法倒也不錯。”?他旋即命人抬來一只大甕,對周興說:“現(xiàn)在請兄長進(jìn)去吧……”?這就是著名的“請君入甕”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