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初始,國之強盛,民之福祉,更以禮儀之邦享譽海外,無論宮廷廟宇,亦或江湖百姓,眾人皆以讀詩為趣,作詩為雅,視為人生愛好。朝堂銓選人才,特地舉辦一場麒麟考試,詩作最佳者便可破格進入皇家設立的竹岫書院就讀。
十五位貴女訪學游歷,路遇東夷山途中遭劫,匪首山君眼見馬車失控,趕在墜入山崖之前將其攔下,幸好同為女學生的聞人雋及時拉住馬車,力挽狂瀾,可惜人已安全,卻要關進山寨。
山寨位處窮鄉僻壤,殘敗不堪,女公子們出自官宦人家,平日里養尊處優,直至來到暗無天日的地牢,方知山高皇帝遠。在這座遠離盛都的邊陲,根本無法以權勢財力唬人,縱然是奉國公家的嫡長女聞人株,只要是被山君看上也都束手無策。聞人姝不愿失身于匪,激烈反抗,尤其看見聞人雋挺身而出,顧不得嫡庶有別,先是承其恩情保身,眼見她代替自己跟隨山君離開。
一路兜轉,總算來到簡樸草舍,屋內暖煙繚繞,布置整潔,雖與山君彪悍外形不符,可是聞人雋早先獲悉山君名震青州,坐擁東夷十八座匪寨,心下仍是恐慌難安。況且聞人雋不同長姐貌美,僅以眉目纖纖,堪能入眼,既不會斟酒也無法唱曲兒,原本想要背詩討好,怎料山君居然比她學識淵博,滿腹詩經隨口就來。
最終聞人雋親口講述藏劍山莊疇昔恩怨,倒是引得對方些許興趣,待夜色近深,直接將她攔腰卷起,抱在懷中。聞人雋立時僵住,冷汗津津,想到古人曾云兩害相權取其輕,于是逐漸陷入昏睡,直至天亮方起,帶著糕點回到地牢,沒想到眾人投來憐憫敬佩的同時,還有嘲笑鄙薄,聞人雋見孫夢吟話中帶刺,于是出言反擊,氣勢更勝,使得其他女公子們深受震撼,驚覺庶女不似以往怯懦。
東夷山君投身草莽,但他兼資文武,敢與朝堂叫板,不但派人修書傳訊,點名十五位男學子各攜十貫錢,親自前往山寨贖人,甚至必須持有宮學玉牌,一男贖一女,超過規定期限不得再贖。
由于贖人規矩古怪,此事便在盛都傳開,世家名門開始動用各番關系,聯絡起深交人脈,懇請諸位貴胄公子從中相助。好在兵部尚書之子孫左揚以身作則,率領眾人登上東夷山,待他準備繳納贖金,誰知山君突然發難,要求來者自報所長,與他比試,美曰其名“切磋賜教”。
結果十三人展現各種才藝,無論刀槍棍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皆被東夷山君逐一擊敗,花樣碾壓那幫世家子弟,令他們留下生平最孬慫失敗的模樣,就連聞人雋也都忍不住贊嘆。
然而山君似乎只想折辱竹岫書院,事后任由其他被贖女子離開。聞人株目睹出身商賈的趙清禾都能脫離困境,內心不由失落,所以當她再被山君強行拉走陪酒之際,居然主動出言利誘,愿意獻出親妹聞人雋。山君聞言微怔,想到聞人雋先前百般護姐的行為,頓時冷笑,面露鄙夷。
如今距離贖人期限已剩不多,地牢僅余姐妹二人陪伴。傅遠之喜愛聞人雋,意欲營救,奈何他出身相府,越是位高權重的門第,越有更多顧慮,尤其傅母命令兒子務必救回奉國公嫡長女。
世事造化,旦夕里另有安排,傅遠之博學多才,便在詩書上略勝一籌,可是當他準備帶走聞人姐妹,山君依舊重述規則,玩味提及同床共枕之事。聞人姝擔心禍及自身,為能撇開嫌疑,忙將矛頭指向妹妹,傅遠之聞言驚愕,面對抉擇陷入兩難,一者人間絕姝,一者靈犀清秀,其實聽從本心不難,難在相府施壓,最終讓他選走嫡女。
欲行將離之際,傅遠之試圖辯解,但是山君立馬吩咐手下轟趕。聞人雋目睹二人遠去,難掩低落,好似一段緣深,仍是被他折下枝蔓,永不再增,雖然早就料到有此結果,可當思及父親與心上人接連將她拋棄,頓感失望。
奉國公府上下欣喜相迎,唯獨奉國公聞人靖掛牽小女,悉知聞人雋尚在山寨,不由心急如焚。怎料聞人株竟然裝出一副純善模樣,謊稱匪首卑鄙下流,每晚擄走聞人雋陪睡,奈何她阻止無果。
眾人不知實情,信以為真,尤其傅遠之對他切齒痛恨,先是表面迎合傅母,隨即去找杭如雪商議救人。杭如雪雖是年少,但他征戰沙場數載,功勛赫赫,此番更是御敵有功,凱旋歸來,獲封左驍衛大將軍。
然而東夷山地險要,易守難攻,況且當地匪徒牽制外來族人,就連圣上也都暫無攻寨想法。不過相國公曾對杭如雪施有救命恩情,杭如雪肯以己之力相助,由于趙清禾擁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所以愿意親手描繪地形圖,恰好她又是都城首富趙萬三獨女,因為與聞人雋交情匪淺,悉知傅遠之打算籌備資金雇傭江湖殺手,二話不說拿出一箱銅幣供應。
轉眼已過數日,縱然山寨風光極好,卻有看膩之時。聞人雋獨自來到崖頂觀景,越發顯得孑然孤寂,結果稍不注意險些跌下懸崖。幸好山君及時出手,轉危為安,沒想到聞人雋悲從心起,坐在原地嚎啕大哭。
山君被她擾的不勝其煩,索性蹲在身邊好生安慰,結果聞人雋盯著山君雙眸意外愣神,不知是因夕陽照耀亦或其他,只覺山君出奇好看,眼神也比以往溫柔許多,減去一身煞氣。聞人雋仍舊認為山君本性不壞,誰知山君口嫌體直,剛要拔腿就走,竟讓聞人雋死死拽住,力氣之大令他直接摔倒在地,當場昏迷。
聞人雋背著山君一路前行,眼見將到寨門,豈料山君突然醒來,唯恐丟失顏面,偏要移步后門。山君得悉聞人雋毫無自殺想法,完全失足墜崖,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默默記小帳,尤其看到聞人雋出言調戲,甚至對他公主抱,揚言自己正缺壓寨夫人,嚇得聞人雋松手欲逃。
但是聞人雋遲遲未見山君跟來,略有擔慮,折路返回去找,竟然發現山君守在坑前發呆,繼而回想起幼年帶著小猴子趕往都城參加貢考,立志成為狀元郎,踏入皇宮大殿。
奈何竹岫書院的考生仗勢欺人,不但口出狂言,甚至聚眾打死小猴子。山君落榜后慘遭追殺,掉進山坑失蹤,消息先人一步傳到家鄉,生母積郁成疾,不久病逝。從此之后,山君死里逃生,多虧得遇老寨主,隨他讀書識字學習武功,既安穩眼下生活,亦自嘲先前抱負。
當天夜里,聞人雋輾轉反側,未能入眠,只得望著燭火陷入沉思,因有近來種種,倒讓她對山君徹底改觀,萌生出些許微妙感覺。誰知次日一早,山寨內外鋪紅貼喜,眾人紛來道賀,聞人雋被大家強行換上婚服,果真就要嫁給山君,即成壓寨夫人。
眼見“拜堂”在即,聞人雋緊握匕首擱在脖間,誓死不從,怎料山君揚手揮鞭擊地,緊接宣布青州城花燈開始。先前徒生一場烏龍,眾人全當視若無睹,繼續載歌且舞,唯獨聞人雋略顯尷尬,趕忙接過美食佳釀,直接醉倒在山君身側。
東夷山下每逢春季便有盛大慶典,街邊張燈結彩,花車接踵游行,此際最為熱鬧,亦是聞人雋頗感驚奇一日,她跟隨山君逛遍小巷,看過漫天煙花,又在星光之下見到山君拋去胡子偽裝的英俊面目。
山君為聞人雋答題參加花車游行,偶遇卓爾不群的寒門居士周萌,知他滿腹詩書全靠自學所成,雖有大志意在教書育人,不由甚是欣賞,暗中吩咐手下贈其銀兩。聞人雋尚且蒙在鼓里不知,待她路過茶攤,突然發現花車之上同供山君石像,隨即便從老者口中獲悉三年前青州山匪橫行,官府懦弱無用,自從東夷山君橫空出世,繼而收服大小匪寨,并且定下十搶十不搶的規矩,百姓方可安穩度日。就是這么一個士族眼中的強盜,卻是劫富濟貧的大俠,不似官府,勝似官府,成為所有青州人的守護神。
聞人雋聽得入迷,倒不想山君全程靜靜抿茶,未發一言,仿佛置身事外的外來書生,直至老者說完,山君放下錢袋,抱起聞人雋飛上房頂,趁著月白風清,討得靜謐片刻,撩人自知,竟讓聞人雋想起曾在醉酒后調戲過他,剎那面紅耳赤,眼見山君面露認真神色,緩緩靠近欲吻。
而此時,傅遠之率領眾人放火燒山寨,屠殺寨民,又在打斗之中掉落腰牌,山君順手拾起,不由震驚,恍然思及幼年遭到刺客追殺,隨身佩飾同它如出一轍。怎料傅遠之小人行徑,起初偷襲放箭未果,眼下竟不顧杭如雪阻攔,直接將山君推下懸崖,生死未知。
事過回家途中,聞人雋依舊沉浸悲傷,路徑某地發現小猴子墓碑,于是立即跳下馬車。傅遠之目睹平素文雅端莊的世妹,如今絲毫不計形象,居然蹲在墳前挖土,原本想要阻止,奈何聞人雋充耳不聞,果然就在墳中挖出猴子尸骨,因此斷定山君所言非虛,從未騙她,一時間悲涼無聲彌漫,悔恨交加。
乙未年,仲春三月,朝堂銓選開設,無論士族寒門皆可應考,然麒麟魁首竟是一位不知來路的學子,此人名為駱秋遲,不但可從泱泱大軍中脫穎而出,甚至頗得八大主博賞識。
如今麒麟魁首將來竹岫書院接受玉麒麟令,并由院首為他執筆登名,載入千秋冊。大家爭相觀望,結果聞人雋剛巧抬頭,便見山君熟悉面容,恰好他正從對面瞥來,勾唇淺笑,一襲白衣俊逸出塵。
由于魁首需得另選投石人,所以駱秋遲當場拒絕太傅安排傅遠之,而是選擇聞人雋帶路,結果還未等她上前,一群女學子蜂擁而至,搶先跑到身邊,七嘴八舌,嘰嘰喳喳。幸好駱秋遲直接沖出重圍,牽起聞人雋宣示主權,散退眾人。
所謂投石人,便是取自“投石問路”之意,也算宮學舊習,一般是指剛進書院的新生要與老生結對,由師兄或師姐帶著熟悉每處角落,了解每段史載,好讓對方盡快融入竹岫書院。奈何駱秋遲游逛藏書樓時發現墻壁掛有傅遠之詩作,并且看到聞人雋為之仰慕,不禁有些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