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遼東,日本戰敗后。張石匠和老伴趕驢車到集市,見大伙都圍在一起買媳婦,就上前湊個熱鬧。誰知死了一個,土匪強行抬上驢車,讓張石匠給拉去埋了。兩口子不敢不從,把麻袋拉到冰凍的溝里,麻袋竟然有了動靜。張儉和媳婦朱小環正在家做飯,張石匠兩口子推門抬進一個麻袋,打開一看,是昏迷的多鶴。張大嬸打算救得活就讓張儉跟她生養個孩子,小環一聽怒了,打鬧著回了娘家。
原來小環之前懷著七個月的身孕去趕廟會時,被日本鬼子逼到跳崖,孩子沒保住,以后也無法生育。小環怒稱與多鶴不共戴天,小環爹給張儉支了個招。張儉回家溜進內屋,把多鶴裝進麻袋,扛著就往外跑。張大嬸發現多鶴沒了,和張石匠追著出了門,跑到河邊看見張儉正在冰凍的河面上鑿窟窿,打算把麻袋推進去。張儉仰天長嘯只恨下不了手。張大嬸抓了些藥,泡水給多鶴擦傷口,一滴眼淚從多鶴眼角滑落。
多鶴終于醒了,張大嬸給她送來小米粥和棉衣裳,多鶴一個勁地磕頭,哭個不停。張石匠知道是小環爹給出的注意,憤怒之極要修了小環。老朱家里,小環開始埋怨她爹,鐵了心要回老張家。張大嬸偷著告訴張儉,打算等多鶴傷養好了就送她走,讓小環趕快回來。張儉托小六子捎信給小環,小六子路過集市正好遇見張石匠,信被逮個正著。張大嬸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多鶴,給她梳頭時,多鶴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淚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