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的春風率先吹綠了中國南方,家住浙江瑞安古樹村的周萬順召開家庭會議,宣布了兩個石破天驚的決定:一是賣掉房子讓13歲的女兒阿雨跟隨表舅阿斌去意大利上學,二是他和媳婦趙銀花帶著16歲的兒子麥狗闖蕩溫州城,尋找商機發大財。這兩個決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年幼的阿雨不愿離開父母,一心想出國的麥狗卻沒能如愿,趙銀花忿忿于好端端的一個家就這樣沒了。固執的周萬順根本不聽家人辯解,一家人為此分隔天涯,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麥狗的出國夢破碎,自覺無顏面對以往舊同學,對周萬順的蠻不講理也是越發仇恨。殊不知,知兒莫若父,周萬順一早就看準了麥狗的脾性,是嘴上說起來就天下無敵,真正遇到事就縮頭烏龜;而阿雨則剛好反過來,平時不怎么吭聲,但遇事絕不退縮。但這些想法,他都沒有明說出來。
周萬順帶著滿腔憤懣的銀花和麥狗二人,雄赳赳氣昂昂地去溫州找商機。在溫州城郊,他們遇上了正對著罷工的拖拉機愁眉不展的趙冠球。周萬順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以往的經驗,竟然誤打誤撞把拖拉機搗鼓好了,趙冠球大喜過望,主動提出帶著周家三口去溫州。
趙冠球和周萬順聊了一路,對周萬順是心服口服,他和老婆李阿香都是熱心腸的人,先是留了周家三口人在家里吃飯,席間得知周家三口仍無處居住,更是主動提出借地方給周家三口留宿。面對趙冠球的熱情,周萬順感激不已。
周萬順一家在趙冠球院子里住了下來。他每天帶著麥狗和銀花兵分兩路,在溫州的大街小巷撿破爛,然后把撿回來的破爛分一半給趙冠球當做房租。
對于這樣的生活,銀花和麥狗都非常不滿,銀花不明白周萬順非得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跑來做這種丟人現眼的事是為什么,而麥狗更是直截了當地表示出他對撿破爛一事的嫌棄。只有周萬順,每天無比精神地游走在溫州街頭,即便是屢碰釘子、遭人白眼,他也依舊樂呵呵的。
某日周萬順在街頭和一個叫老五的拾荒者為了一塊塑料紙起了爭執,剛巧皮鞋廠廠長林四林路過,替他倆解決了糾紛。周萬順從老五口中得知林四林的身份后,動起了心思。他找上林四林,希望林四林能夠雇傭麥狗幫忙推銷廠里的皮鞋,林四林被周萬順的勇敢打動,同意了這個要求。
周萬順美滋滋地抱著一箱賒回來的鞋子,做出三個決定:一是他往后負責尋找商機;二是銀花繼續收破爛;三是麥狗從今天起改去街上擺攤賣鞋。麥狗一聽就不樂意了,他臉皮薄,要他在街頭扯著嗓門推銷皮鞋,是絕對不可能的。
與此同時,在移民局里,阿雨趁著阿斌打電話時溜走了。阿斌急得如熱鍋螞蟻,最后在一家飯館發現了正在打工掙回家路費的阿雨。阿斌告訴阿雨,周萬順已經把祖屋賣了去溫州。阿雨終于絕望地發現,家,已經回不去了。
阿斌臨時決定去非洲做買賣,他在阿雨胸前掛了一塊牌子,讓阿雨孤身一人去意大利找老友巴爾。
麥狗原本就不肯去賣鞋,周萬順卻偏偏讓他去學校門口擺攤。數次遭到舊同學奚落后,麥狗越發痛恨這個行當。無奈之下,周萬順只好自己出馬,拿出家傳絕活噴火木偶,在街頭吸引顧客。
燈具廠老板劉大江覺得周萬順是個銷售奇才,不但掏錢買下了周萬順手里所有的鞋,還盛邀周萬順來給自己打工。周萬順感謝林四林對自己的提攜,要先問過林四林的意見才肯為劉大江打工,如此一來,劉大江更是欣賞周萬順的人品。
麥狗終于忍受不了,離家出走,銀花急得不行,但周萬順深知麥狗脾性,絲毫不擔心。他欣然接受了林四林的約請,當起了皮鞋廠的銷售部科長,打算去漢州賣鞋。
如周萬順預料的那樣,麥狗次日清晨果然就回來了,但讓周萬順沒想到的是,這一次麥狗卻真的倔了起來,他收拾了東西就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這個家。
麥狗的離開,加重了銀花對周萬順的埋怨。一心想過安穩日子的銀花,看著支離破碎的家,傷心悲痛,她想念阿雨,擔心麥狗,更加不希望的是再過東奔西走的日子。只是性格柔順的她,卻只能無奈地選擇妥協。周萬順其實也不舍得麥狗,但要強的他依舊假裝毫不在意地繼續去杭州闖他的天下。
在杭州的旅社里,周萬順驚奇地發現,阿雨和麥狗曾經的老師四眼如今也下海了。二人異地相見,分外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