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九齡掛牽朱瓚安危,欲尋其下落,可惜賢王也未收到消息,至今了無音訊。正因如此,楚九齡無計可施,唯有祈求上蒼垂憐,同時壓下心中不安,重新投入到守城的重任之中。寧叔父認為楚九齡與賢王的威望不夠,便提議讓楚九褣站出來表明態度,畢竟先皇在民間威望甚重,而懷王曾為太子,此時站出來守城方可堵住百姓的悠悠之口,安撫民心。
由于懷王對此態度不明,楚九齡決定親自去找他商榷,然而楚九褣年齡雖小,可是為人深明大義,當即爽快答應。待此事解決,楚九齡提醒江百虎應該懂得陸云旗的用意,所以江百虎當場承諾誓死保護。
幸好方承宇尋來可靠良醫,在經過短暫診治后,朱瓚性命保住,并且在醒來時向方承宇打聽京城的情況。考慮到城防兵力不足,難以抵抗北祁大軍,尤其沒有作戰經驗,朱瓚焦急萬分,不顧自身安危要往回趕,方承宇見狀決定跟他一同入京。
北祁軍攻打京城的消息不脛而走,百姓們爭吵著要出城逃亡,無論賢王等人如何勸阻都無用。楚九褣在大姐的陪伴下,主動表明自己的身份,坦言會與大家共生死,即便是北祁軍進城也絕不退卻。
縱然百姓因為這番話為之動容,可他人小言輕,很難有足夠分量令人信任,直到楚九齡出面立下軍令狀,揚言會打退北祁軍,保住京城。正是楚九齡先前的一樁樁英勇事跡,從治痘疫到救難民,終是讓百姓們徹底信服。
多虧朱瓚刺殺北祁皇帝,亂了北祁軍心,成國公一舉打敗對方。清河伯甚是欣慰,忍不住好奇成國公是否擔心兒子,盡管成國公心急如焚,可他知道家國天下的重要性,眼下需得加快腳步前往京城支援,顧不得尋找朱瓚下落,就算戰死沙場也是為國捐軀。
不過多久,北祁大軍攻到京城門外,對方主將要給天侑將領來個下馬威,故意在城門腳下虐殺老弱婦孺。賢王和楚九齡親眼目睹此番種種,內心悲痛不已,他們很想挽救那些無辜百姓,可是若輕易打開城門,勢必會讓城內百姓遭殃,唯有隱忍死守。
接下來的短短幾日,北祁大軍先后攻城數次無果,眾人與之鏖戰,死傷無數。楚讓聽聞京城尚在的消息,很是意外,同時又氣惱君九齡在京城釋放懷王之事。寧云釗唯恐楚讓遷怒于楚九齡,不得不找說辭為她和成國公美言幾句。
正因現在需要成國公的支援,楚讓不再追究,而是想到玉璽丟失未尋回。陸云旗察覺到寧云釗神色異樣,于是對楚讓謊稱玉璽可能丟在御書房,以此替他解圍。回去路上,寧云釗感謝陸云旗替自己隱瞞,向他道了謝意,兩個男人都未將對方視作知己,之所以化敵為友,無非是礙于楚九齡的緣故。
眼見守城官兵傷亡較多,陳七在安排好購買兵器的事情之后,決定親自去守城,便與方錦繡作了告別。顧先生受陸云旗委托,勸說楚九齡離開京城,畢竟她已為懷王守住名聲,若是再待下去會危及生命。
楚九齡謝絕了顧先生的好意,言明自己的真實想法,隨即帶著楚九褣登上城樓擊鼓,全城百姓與官兵在鼓聲下,咬牙抵住城門。一次又一次地重創,城門垂垂欲危,方錦繡看到陳七他們快要支撐不住,便和所有婦孺沖上前幫忙,大家堆成人墻緊靠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