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云積極向張中翰學寫詩,還在“中外記者觀察團”來南泥灣參觀時作為代表表演了詩朗誦。南泥灣的墾荒成功,引起黨中央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贊揚,朱德總司令寫詩歌頌南泥灣;國統(tǒng)區(qū)記者也不停贊嘆。毛主席做出南征深化抗日的戰(zhàn)略決策,“到南方畫一張紅色的地圖”,在湘中建立抗日根據(jù)地,建立北連鄂豫皖,南接廣東的抗日縱隊。孤軍深入危險萬分,任務艱巨異常,極可能全軍覆沒,黨中央最終決定以359旅為基礎組建南下大隊。
經(jīng)歷艱苦卓絕的數(shù)百個日夜,南下支隊和李先念帶領的新四軍第5師在豫鄂邊區(qū)勝利會師,補充完糧食彈藥之后又繼續(xù)南下,向鄂南挺進。渡過長江后,南下支隊迎來第一場硬仗——大田畈苦戰(zhàn)。日軍躲進碉堡負隅頑抗,因為我軍沒有重武器,想要攻克碉堡極為不易。劉正云建議利用風勢毒煙攻擊的方法,成功殲敵。劉正云出色的指揮才能得到了王震的肯定,破格提拔為二大隊副參謀長。
黃逸軒計劃坐看日軍伏擊二大隊,座山觀虎斗。路忠孝帶隊伍返回途中被日軍埋伏,中槍后路忠孝為了不讓部隊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執(zhí)意不接受手術,爭取時間讓部隊撤離。黃逸軒中間作梗,給日軍提供二大隊的情報。二大隊撤離后,路忠孝由于手術時間耽誤,命不久矣,臨終把隊伍托付正云,部隊在山林之中無法補充給養(yǎng)。三大隊得知消息后準備親自接應二大隊,得知該地區(qū)是黃逸軒的管轄范圍。正云帶隊伍返回途中,隊員們饑餓體力不支,碰巧路過村民的菜地,私自食吃村民種的菜,被正云責罵,下令殺馬充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