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飽肚子,二小隊的人都決定跟著學安一起干,正巧張天順要出去學習,學安決定借著這個機會把分地的事情落實。張天順臨走之前擔心學安胡來,他囑咐鄭衛東等人一定盯緊學安。
學安正在給二小隊的人開會商量怎么分地,有糧直接趕了過來,讓學安沒想到,有糧竟然開口說了話,他怒斥學安跟自己回家去,還因為學安的固執當眾打了學安一巴掌。
但是學安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他反問有糧,他之所以攔著自己,就是因為當年分地的事情讓他憋了一肚子的氣,也正是說明分地是對的,學安當眾告訴大家,當年有糧敢承擔,今天自己就敢擔著,以后但凡有一點事,都是他學安的。
有糧默默回家,他獨自回到屋子里,學安回家后,為擔心自己的奶奶解釋,他也是在給有糧解釋,其實有糧當然知道分地是對的,他之所以憤怒,只是因為擔心學安的安全啊。
學誠跟著小組來到安徽,他看到了分產到戶的成就,他更加堅信哥哥信里所說的就是農民最期盼的,學誠在路上遇到了秀娟,秀娟在學安家里看到過學誠的照片,秀娟認出了學誠,讓秀娟沒想到的是,學安也在跟弟弟的通信里多次提到過秀娟,秀娟熱情的歡迎學誠回家里吃飯。
晚飯剛開始,劉海就急忙忙的跑了過來,他告訴秀娟等人,村主任因為分地的事情被抓了起來,這個消息讓大家伙都大吃一驚,學成趕緊把這個消息告訴家里的學安,讓他一定小心再小心。
卷毛等人自從實行分地之后,熱情特別高漲,卷毛這個平時懶得出奇的人,現在都背個小簍子到處去撿牛糞,鄭衛東總覺得這事有蹊蹺,但是奈何總是找不到現行。
張天順回來之后,總覺得心里邊不安,他總擔心有事要發生,好在安徽這邊被抓的事情是虛驚一場,而且安徽省委批文肯定了包產到戶的做法,學成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寫在了他的報告里,學成覺得老百姓的好日子快到了。
張天順為了讓學安老實聽話,也為了穩住現在的局勢,他給大家伙開會告訴他們糧食豐收后統一叫到村里,再按人頭分,二小隊人都反對,因為他們今年的糧食肯定比一小隊多,張天順不僅不聽大家伙的意見,還罷免了學安的二小隊隊長職務,讓三十六計擔任。
蔡主任找到甘自強,他明確表示現在中央沒有分地的文件,這件事堅決不能允許,但是在甘自強看來,只要能讓老百姓吃飽,這才是第一位,蔡主任直接認為甘自強的想法和立場都是有問題的,他直接布置要抓人。
就在二小隊把他們今年豐收的糧食拿上來等我時候,連張天順都驚呆了,就在這時,警察來人就要抓走學安,大家伙不同意,因為學安的提議讓鄉親們看到了希望,現在他們不能讓學安一個人承擔風險。
秀娟知道學安被抓的事情,她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秀娟覺得這會兒自己不能坐視不管,她要去陜西救學安,秀娟娘著急娟自己一個人跑去陜西,可是秀娟已經下定主意,不管咋樣,她都要先到陜西,至于怎么救學安,到時候總能想出辦法的。
學誠知道哥哥的事情,也匆忙從北京趕了回來,學誠秀娟還有靈芝三個人跑到關押學安的地方,可是無論他們怎么央求人家,人家都不肯讓他們見學安。學誠和秀娟想到一個好辦法,他們兩個跑到了半山坡上,那里正好有一個缺口可以看到學安被關押的地方,學安看到秀娟特別高興,秀娟替學安委屈道,這個分地不能讓他一個人背鍋,要說有錯,那也是自己讓學安看到他們分地,應該把自己抓起來啊,學安安慰她們兩個人,自己相信國家,早晚有一天能把這個勁兒轉過來,學安囑咐秀娟和學誠,不要因為自己的事情被連累。
秀娟跑到了甘書記那里,她掏心窩子的告訴甘書記,是因為學安看到了她們安徽的小崗村搞包產到戶,他看到了包產到戶帶給百姓們的好處,所以他才這么堅持的,秀娟就不明白,學安想讓大家伙過的好吃的飽,到底哪里有錯,秀娟走了之后,甘書記不禁感慨,這才是百姓的呼聲,甘書記已經開始做著手商議包產到戶的事情了。
學誠趕回北京,他把哥哥的事情告訴了學校里的褚建林主任,褚健林把這個事情拿到了他們的專家會議上討論,有人對他們支持包產到戶提出質疑,這不符合國家憲法規定,但是褚健林拿出了憲法,上面清清楚楚寫著有條件的,可是現在實際情況是,很多地方沒有這個條件,他們連肚子都吃不飽,怎么有條件搞生產,陳老是最有威望的學者,他聽了大家伙的討論,他當機立斷,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去甘肅寧夏,他和褚健林作為第二路親自前往豐源大隊。
陳老和褚健林到了大隊,沒有驚動縣里包括大隊上的干部們,他們就坐在村頭跟包谷地他們聊聊天,聊天的時候他們知道這個分地給農民帶來的積極性是不可估量的,這也再次證明他們的推斷是沒有錯的。
在陳老和褚健林的幫助下,學安被放了出來,學安見到二位專家,知道他們說話管用的時候,學安決定再提出點自己的要求,學安希望他們今年的糧食交給集體之后,能再給他們留點,陳老覺得這個后生很是膽大,但是膽大的同時人也很有擔當。
陳老跟縣里主任商量,可不可以酌情處理這件事,主任告訴他們,縣里相關文件已經起草好了,就等著明天會議研究決定呢,學安聽到這個消息,簡直激動的都快要蹦起來了。
秀娟見學安已經安全回家了,她的這顆心也就放下來了,這樣一來,秀娟也就該回安徽了,學安其實此時心里對秀娟已經有了不舍,可是學安嘴笨啊,一句留人的話都說不出來。奶奶私下里拉著學安,別看奶奶歲數大了,可是這眼睛明亮著呢,奶奶一看就能看出來秀娟這女娃的心思,為了學安的事情,秀娟大老遠跑來,這是多么忠義的表現。
學安去送別秀娟,在臨進火車站的時候,秀娟問學安還有沒有什么話想跟自己說,可是學安這個笨腦袋喲,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秀娟心里難過,但是她沒有表現出來,還是笑著跟學安告別,等秀娟走了,學安想起了當初秀娟送自己離開陜西的時候,曾經在火車站問過自己愿不愿意娶她,自己當時腦袋一下子短路,也沒有給秀娟一個答案,想到這里學安不禁想抽自己一個嘴巴,怎么就這么嘴笨。
秀娟剛走沒多久,中央文件就下來了,文件上明確表示,對于落后苦難地區可以搞包產到戶,這個消息讓學安振奮啊,他把文件讀給包谷地等人聽,就連包谷地這大字不識一個的,都明白了中央精神,大家伙都摩拳擦掌,準備跟著國家政策大干一場。
張天順覺得豐源要變天了,他開村全體會議,把大家伙都叫到了村委會門前,包谷地等人都告訴學安,不管怎么說大家伙都是向著他的。張守信從小就對學安事事都比自己強有氣,如今看到學安因為分地的事情這么得人心,他哪能好受,他偷摸找到卷毛,兩人商量好關鍵時刻卷毛得向著他。
張天順把這么多年豐源得到的榮譽,獎狀還有獎杯都拿了出來,他給大家伙重溫了一下豐源這么多年來在集體的帶領下,奪得的榮譽,和這些榮譽來的有多不容易,鄭衛東等人坐在下面,和張天順一唱一和的,他們用集體為大家伙做過的事情開始給老百姓們打感情牌,鄭衛東等人更是恐嚇大家,這地不能分,地要是分了,人心就散了。
老百姓一時間沒有了判斷,他們開始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再跟著集體干,還是以前的老樣子,吃不飽穿不暖,可是不跟著集體干,就像剛才鄭衛東他們說的,有個天災人禍的可咋整,就在這個時候,秦有糧站了出來,這是這么多年他再一次站到百姓面前,也是他從大牢出來之后第一次當眾說話。
有糧掏心窩子告訴大家伙,集體干的時候,他們這些人里,有頭疼的,有腳疼的,有躲在陰涼里睡大覺的,為啥,不就是因為地是集體的,干多干少都一樣嘛,地是啥,地是他們農民的命啊,他們在座的哪一個不是種地的好手,可是就是因為集體的事情,讓他們變懶,現在他們日子都成啥樣了,這地得分!
有糧的一番話如醍醐灌頂,大家伙紛紛表示同意分地,在投票環節,同意分地的人占了大多數,就這樣,在百姓的一致要求下,豐源大隊開始分地。有了分地,大家伙的積極性都高漲了起來,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氣都放在地里,正是這股子勁,到了年尾,豐源的糧食產量創了這么多年的新高,老百姓們不僅吃飽了肚子,家家戶戶都吃上了白面饃饃,到了年關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包起了白面餃子,這可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啊。
張天順找到學安,他想發展學安入黨,這一年來,他已經認識到自己已經不適合再干這個村支部書記了,這個職位應該是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