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改革的春風吹進北大荒的時候,跑了十幾年的魏曉蘭在關里老家混不下去,又坐上火車回來了,列車一開進墾區,他就感覺到了北大荒的變化,但是他實在是沒臉見人,就混在割水稻的季節工隊伍里,返回了農場。?魏曉蘭割水稻自然是個生手,引起了直接負責水稻生產的連喜的不滿。他走上前狠狠地批評了在他眼里根本不會干活的老太婆,他絕對想不到這老太婆就是自己的母親,魏曉蘭明知道站在眼前的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不敢相認。已經當了農場副場長的王繼善認出了當年的魏主任,把她安排在八家子原來的老宿舍里,并說服連喜去看一下自己的母親。?對于魏曉蘭,連喜的感情非常復雜,世界上哪有兒子不愛母親的道理?可是魏曉蘭把他們父子倆個人一扔就是十幾年,這十幾年中的生活都是由好心的王俊俊負責照顧,方春和王俊俊之間已經有了感情,只是一層一擊就破的窗戶紙而已,這些復雜的感情,連喜無法向王繼善說出口,所以他主張不見魏曉蘭,給她一點錢,讓她繼續回關里老家。?已經愛上連喜的嘉嘉可不是這樣整法,他同王繼善設計,把連喜誆到了八家子,使他們母子見了面,一看到母親淚流滿面,連喜的心頓時就軟了下來。農場是個很小的地方,盡管連喜嚴格保密,方春還是知道魏曉蘭回來了,他非常嚴肅的告訴連喜:要生活用品,你去給她拿去,要讓我見她那是不可能,戶口本上,我已經把她給勾了。同全國一樣,國營農場也孕育著改革,賈述生萌生了試辦家庭農場的想法。已經分為兩個農場的高大喜聞訊,急急忙忙地找到了賈述生,態度堅決地告訴他:老伙計,你可不能亂來,農場不是農村,地分不得,機器也分不得。
魏曉蘭又回來的消息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種各樣的反應都出來了。?心腸非常善良的王俊俊找到了方春,希望方春能把魏曉蘭接回家來,使一家人團圓。方春回了她一句:這么多年來,我心里想的是什么,難道你還不清楚?高大喜聞訊則火冒三丈,急急趕回家里。訓斥小穎說:你離姓方的那個小子遠點,我一看見他就煩,馮二妮則不屑地一撇嘴。難為她了還有臉回來。而一直想支持和鼓勵連喜試辦家庭農場的賈述生則眉頭緊鎖,覺得魏曉蘭回來的時機不對,連喜遇到的阻力很可能因她的出現而增加。?無論怎樣做工作,方春死活不同意再見魏曉蘭。嘉嘉無奈,跑回家里去搬救兵,由于賈述生出面協調,方春勉強答應同魏曉蘭見上一面。?嘉嘉在整個過程里表現是最積極的,她不但給魏曉蘭送來了新衣服,陪魏曉蘭回家。進門之后,又儼然以一個家庭小主婦的身份端茶送水,燒菜做飯,調節、緩和氣氛。方春不冷不熱,像接待一位陌生人一樣接待了魏曉蘭。到了吃飯的時間,方春突然站起身來說:你們吃吧,我出去和王俊俊湊個局,打打麻將。幾個人全愣了。?李開夫很理解方春。他認為要想破鏡重圓已無可能。小穎也覺得要尊重方春的選擇。已經死亡的婚姻沒必要再繼續下去。嘉嘉則非常不開心,她認為世界上只有勸合而沒有勸散的道理,連喜實在是鬧心極了。?賈述生出面將農場的幾個老人聚在一起,共同請魏曉蘭吃晚飯,但魏曉蘭死活不肯出席。情急之下,二妮提議,把飯菜都搬到八家子去。方春不原諒魏曉蘭,但北大荒原諒了魏曉蘭。允許人犯錯誤,也允許人改正錯誤嘛!
作為小江南最大分場直屬分場的場長,連喜決定率先試辦家庭農場,賈述生很欣賞連喜的沖勁,對他表示堅決地支持,并寫報告到了墾局,已升任為局長的吳新華未置可否,決定先看看再說。?把國營大農場改成分散的小農場,王繼善是不能接受的,他覺得一輩子最能對得起兒女的一件事,就是全讓他們吃是上了“皇糧”,種上了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家庭農場辦起來,那他怎么當干部?于是乎,他不斷地去干擾連喜的工作。?方春對王繼善的耿憂頗不以為然,他很相信賈述生,也愿意讓連喜跟著賈述生去闖,反過來,魏曉蘭聽了王繼善的話是憂心忡忡。他反復勸導連喜,隨大流最好,不要做出頭的椽子,人要是犯了錯誤,沒人可以原諒你,他發現勸阻不了連喜,索性假裝昏倒,雖然勾起了連喜的母子天性,卻惹翻了方春,方春兩次來到八家子,同魏曉蘭大吵大鬧,要她不要干擾連喜的工作。?連喜一方面哄騙魏曉蘭,說他決定不辦家庭農場了,一方面緊鑼密鼓地抓緊實施自己的改革方案,經過一系列的工作,試點工作終于艱難的邁開了步子。然而第一步就非常的不順利,麥收最關鍵的時刻,老天又下起了連陰雨。?高大喜是家庭農場的反對者,他命令小穎不得參予連喜的亂來,還指責姜苗苗喪失原則,又跑到局里,向吳新華反映賈述生的冒進,在國營農場要不要改革,怎樣改革問題上兩位生死與共的老戰友有了明顯的意見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