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知曉了太子璽丟失,他下令搜查長安城,務必找回長歌。長歌帶著太子璽逃出弘義宮,眼見她險些暴露身份,先前跟著她的小乞丐阿竇救了長歌一命,他想要拜長歌為師,隨著長歌一同做事。長歌見阿竇態度堅決,也破格答應了留下阿竇。長歌逃離弘義宮一事傳到阿詩勒隼耳中,阿詩勒隼只見過女扮男裝的長歌,他不解長歌的身份,對長歌的興趣也愈加濃烈。
次日,杜如晦跟房玄齡、李世民一同議事,方義為沒追到李長歌跪地請罪,隨后李世民下令調一支精兵,換上便服暗中查訪,找出長歌,還叮囑方義定要將長歌活著帶回。至于樂嫣一事,他則表面工夫罰了樂嫣閉門思過。如今京城官員正在觀望著李世民的言行,深怕李世民大赦二王黨羽只是虛話,房玄齡深知李世民顧慮,故提起了魏徵,魏徵便能幫李世民解決掉這些后顧之憂。議事完后,杜如晦召來義子郜都,李長歌自小被當作皇子般文韜武略教養,他認為軍中流言便是李長歌所傳,若今日不除李長歌,他日必成大患,故杜如晦將除掉李長歌之事交于郜都。
郜都查起軍中流言的散傳者,他順著紙條上的魚腥味線索,找到了與此事有關的魚販,查問下得知此事可能并非李長歌所為。阿詩勒隼的隨從在看到魚販被抓示眾之后,匆忙前來向阿詩勒隼稟報,阿詩勒隼心細察覺到不對勁,他斷定他們已經暴露身份,故準備離開長安。未等一行人離開,常何帶人追了過來,阿詩勒隼只好策馬逃脫,他在途中遇到了長歌,長歌身后有太子的人在追捕,她情急之下只好搶了阿詩勒隼的馬逃離,阿詩勒隼只好扮成路人身份隱藏在路邊。長歌在逃跑之時不慎將魚符掉落,魚符是魏家之物,它被常何拾到交給郜都,郜都利用魚符來威脅叔玉,要求叔玉助他抓捕長歌。
長歌平安脫險,她與阿竇一同會合,二人尋找出城之法,可扮成最后一批商隊混出城的正是阿詩勒隼的人馬,長歌與阿詩勒隼再度相見。長歌希望阿詩勒隼可以助她出城,二人達成協議,待長歌平安出城后,她愿將身上的寶刀送給阿詩勒隼。阿竇并非通緝之人,長歌躲在阿詩勒隼的商隊里出城,她讓阿竇先到城外十里亭等她,若三日后她未到達,阿竇便不必再等下去。
郜都命人攔在城門口,他攔住了阿詩勒隼的商隊,想要搜查長歌身影,可長歌躲得極其嚴實,她在阿詩勒隼的幫助下成功出城。城外,阿詩勒隼收下了長歌的寶刀,他給了長歌一匹馬,認為二人日后再無相見之日。長歌與阿詩勒隼分別,她策馬趕往十里亭,郜都和叔玉早在那里等著長歌,叔玉是受郜都所迫,可郜都卻出言挑撥著二人感情,稱此番正是叔玉帶他前來抓捕的長歌,他們一路追長歌,將長歌逼至絕路,長歌寧死不屈,她策馬闖懸崖斷橋,馬跌落山崖,她強撐著最后一絲力氣緊抓住斷橋繩索。郜都拔箭對準長歌,見郜都有想殺長歌心思,叔玉只好先郜都一步向長歌射出冷箭,叔玉這一箭雖不至于射中長歌要害,卻也讓長歌跌落山崖。
李世民前來魏府,他想請魏徵出山相助,魏徵一身傲骨,他不肯屈服于李世民,非但將臭鞋扔到了李世民身上,更是口出怒言,對李世民無半話好話。房玄齡在門外聽此動靜,他連忙出門來攔住了二人,李世民雖然氣魏徵的不知好歹,卻也聽從房玄齡的話,先行離開。
長歌身中箭傷,她奄奄一息躺在河邊,再度被阿詩勒隼遇見。阿詩勒隼上前救了長歌,卻也發現了長歌是女兒身的身份。長歌醒來,阿詩勒隼隱瞞了自己知曉長歌身份一事,長歌警惕性極高,她拒絕了阿詩勒隼的幫助,只咬著牙將斷箭拔了出來,猛喝一口烈酒。?阿詩勒隼趁長歌失神瞬間將烈酒澆到傷口之上,幫長歌消毒,長歌此時才知阿詩勒隼好意。
魏徵惹怒了李世民,他相信李世民定不會留他性命,故已經做好了赴死準備。李世民仁厚賢名在外,若是叔玉想在自己死后追隨李世民,魏徵也毫無怨言。正在這時,李世民派人送來食盒,魏徵本以為這是讓他赴黃泉的毒藥,可李世民心胸過人,他送來的是魏徵喜愛的醋芹,這道醋芹由太子妃親自下廚,足以代表李世民的誠心,心硬如石的魏徵也被李世民打動,準備追隨李世民。
阿詩勒隼命人為長歌尋來衣物及傷藥,長歌換過衣服后前來感謝阿詩勒隼的相救,二人同飲烈酒,卻彼此隱瞞著身份,阿詩勒隼化名為秦準,長歌則化名為十四郎,相互結交了彼此。李長歌身懷太子璽,太子璽意義重大,李世民雖然仁厚寬和,可為了大計也不由得狠下心來,他暗中透露給杜如晦,要求杜如晦不顧一切代價取回太子璽,哪怕因此殺了長歌。之后,樂嫣前來拜見李世民,她懇求李世民能夠放過長歌,李世民卻讓樂嫣忘了長歌。未等樂嫣多思忖,一道和親圣旨送東宮,樂嫣被封為公主,成為大唐的和親對象。
杜如晦知曉李長歌與叔玉感情深厚,他認為長歌定會對找叔玉,故他讓郜都盯緊了叔玉,只要長歌一出現,便奪回太子璽,除掉長歌。殊不知,這時的長歌與阿竇已經會和,阿竇正式磕頭拜師,決定追隨李長歌前往幽州。幽州督撫李瑗曾與李建成關系極好,長歌準備向李瑗求助,說服李瑗出兵相助,為她報得家仇。
李世民再次拜訪魏徵,魏徵一改之前的態度,愿意讓李世民坐下來喝一杯茶,在看到李世民為樂嫣和親一事煩憂時,他也主動給了李世民一條計謀,可讓樂嫣擺脫和親之事。李世民回府,他按魏徵要求叮囑著樂嫣,樂嫣必須對外宣稱生了一場怪病,此病需前往洛陽醫治,他已經為樂嫣打點好了一切,只待樂嫣啟程。樂嫣的這場怪病能替她擺脫和親之事,李世民看著哭哭啼啼的樂嫣不由得想起了長歌的男兒氣魄。此去洛陽路途遙遠,李世民安排了叔玉陪同,他看著樂嫣的背影,心底里也明白,日后樂嫣便會懂得他的所作所為。
幽州城,阿詩勒隼故意安排手下私運煤礦,引起守門將的注意,準備一探幽州城虛實。長歌跟阿竇亦抵達幽州城,二人身上并無多余盤纏,只住進了破爛的柴房,阿詩勒隼一行人則住進了上好的房間。
叔玉送樂嫣前往洛陽行宮,他本是想折返長安,郜都卻帶來了太子的口諭,叔玉不必折返長安,而是隨著郜都前往幽州城奪璽除長歌,并召李瑗進宮。此去幽州城,郜都吩咐著手下,若是看到長歌的身影直接除掉,若是叔玉出手阻攔,也一并除之,他的話被房間里的樂嫣聽到,樂嫣心底里更為擔憂叔玉。
長歌外出打探消息,只見都督府大門緊閉,長歌只好和外邊的士兵打好消息,得知了李瑗自李建成出事之后便一直閉府不出,可見李瑗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另一邊,阿詩勒隼安排的的運礦之人亞羅果然引起了守門將領的高度重視,他開口便是跟亞羅要兩千石礦石,待礦石到手,他有意除去亞羅,來個神不知鬼不覺。
李長歌在都督府門外偶遇了阿詩勒隼,二人心照不宣地隱瞞了自己的所行之事,只各自準備回客棧。誰知,二人極其有緣分,非但所往的方向是同一處,更是住同一間客棧。只不過,阿詩勒隼住的是上好雅間,而長歌住的是破爛柴房。
阿詩勒隼回到房間,他想起長歌的身影,不由得臉上浮笑。亞羅驚訝之余也向阿詩勒隼稟報了王君廓所要的兩千石礦石,阿詩勒隼準備去會一會這一位久逢的故人。另一邊,樂嫣見到郜都跟叔玉要離開,擔憂叔玉遇險的她偷藏進馬車,可在途中還是被二人發現,郜都想派人送樂嫣回洛陽,樂嫣想跟在叔玉身邊,叔玉只好將樂嫣帶在身邊,全權負責樂嫣的安危。
夜晚,長歌在柴房中書寫一封信件,她在信件中蓋上了太子璽,心中有著自救之法。阿詩勒隼帶著亞羅來見王君廓,王君廓本是惱怒于阿詩勒隼馬車上空無一物,可阿詩勒隼卻亮出了自己的身份,稱他有辦法讓王君廓活命,如今的幽州早已經不再是當年的幽州,王君廓暗中私藏礦石便是為了私鑄鐵器起兵。為了收服王君廓,阿詩勒隼亮出了西域戰馬,只要王君廓愿與他合作,戰馬與兵器,草原都會無窮無盡提供給王君廓。王君廓并未答應阿詩勒隼,只暗中派人查清阿詩勒隼的駐扎地點,阿詩勒隼卻早有防備。
蘇伊舍奉阿詩勒隼的命回草原向大可汗稟報長安城的事情,可未等蘇伊舍見到大可汗,小可汗卻將阿詩勒隼的信件搶走,不讓蘇伊舍見大可汗一面。幽州城中,長歌獨自一人坐在屋頂思念著自己的娘親,阿詩勒隼來到長歌的身邊,他問起長歌出現在都都府的緣由,長歌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她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也不打探阿詩勒隼的身份,阿詩勒隼只當自己不知道長歌的女兒身。二人閑聊了起來,長歌看著阿詩勒隼的那把寶刀,不由得想起她自小便跟著李世民學藝。一切過往浮現在眼前,長歌心底難過,只準備起身回房。孰知,長歌腳步一個踉蹌險些摔落屋頂,阿詩勒隼眼疾手快抱住了長歌,長歌看著阿詩勒隼的眉眼,心底里不禁有幾分征然。
李世民再次召來杜如晦,問起長歌的下落。杜如晦如實稱長歌已前往幽州,幽州是大唐的門戶,李世民有些痛心于長歌竟要與他對抗到底,長歌年紀尚小,無法分辨善惡,她手中又有太子璽,杜如晦讓李世民在長歌與江山社稷之間盡快做選擇,若有心人利用長歌手中的太子璽做出不利大唐之事,后果將不堪設想。另一邊,長歌出門之際將太子璽交給阿竇,交代自己若傍晚未歸,就讓阿竇隨阿詩勒隼離開,長歌潛意識里覺得阿詩勒隼值得托付。
次日,樂嫣一行人抵達幽州,叔玉想送樂嫣回客棧休息,郜都深怕叔玉暗中去見長歌,他從中阻攔。樂嫣知道郜都的心思,她以公主的身份攔住了郜都,讓叔玉前去辦事,郜都時時刻刻貼身保護她。郜都沒有反駁樂嫣的話,只將貼身護衛留給了叔玉,暗中監視著叔玉的一舉一動,親自送樂嫣回去休息。另一邊,長歌再次登門拜訪都督府,也察覺廬江王有謀逆之心,她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李瑗十分欣慰長歌的尚存于世,他想護長歌周全,長歌此次卻不是來尋求庇護,而是來助李瑗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