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上氣候變幻無常,嚴寒至極,眾人艱難前行,終于在堅持不懈之下成功翻過了雪山,全海情況危機,最終犧牲。大部隊派高連長帶人前去接應,將人帶回懋功駐扎地。蔣介石命覃輔堯在懋功原地待命,等紅軍繼續(xù)北上時再與國民黨另一支隊伍策應共同剿共。
小隊歸來時,首長讓紅軍戰(zhàn)士們一路敲鼓熱情迎接,小隊幾次向大部隊傳遞關鍵情報的壯舉在部隊傳遍,小隊的人為紅軍們所熟知與敬佩。大部隊特意為小隊留了細糧招待小隊吃飯,滑溜和郝夢來狼吞虎咽,聶九沒吃幾口就帶十全跟隨衛(wèi)生員去看十全手上的傷。
羅長青親自慰問左春生聶九等人,左春生為隊友的犧牲深感自責,羅長青安慰左春生,孫協(xié)理匆匆趕來報告情報,他瞞著小隊的行為讓聶九等人都有了不好的預感,結(jié)合之前孫協(xié)理的小題大做和咄咄逼人,大家對他的印象更加不好。
原來孫協(xié)理等人收到了國民黨的密電,闡明沈憶萍身世信息,因不確定信息真?zhèn)危粤_長青提出暫時將此事擱置,但是孫協(xié)理卻并沒有放下這件事,反復自己琢磨后認定沈憶萍等人多次轉(zhuǎn)危為安,都是敵人的陰謀,更是在隊伍開會時提出嚴查聶九和沈憶萍……
此刻的沈憶萍心中對于是否主動向組織坦白自己與白汝樵的關系一事也是糾結(jié)不已,此刻的她在心中分外依賴聶九……
晚上,小分隊憶苦思甜,懷念犧牲的戰(zhàn)友,此時沈憶萍對自己既是紅軍戰(zhàn)士,又有一個國民黨父親的身份感到迷茫。此時,孫政綱正連夜思考調(diào)查沈憶萍的身份,感到沈憶萍的危險。
紅軍高層召開會議,為了完成部隊的戰(zhàn)略轉(zhuǎn)移,準備開辟新的根據(jù)地。此時,孫政綱提出沈憶萍的問題。
羅長青覺得無端懷疑不好,應調(diào)查清楚再討論。但孫政綱緊抓不放,發(fā)動舉手表決,最終贏得支持。
翌日,孫政綱立即開始著手調(diào)查沈憶萍一事。找來左春生,軟硬兼施,試圖找出不利于沈憶萍的證據(jù)。審查讓小分隊成員情緒十分不滿。
孫政綱對鄒希仁陳述的事實捕風捉影,此后沈憶萍被孫政綱問話,并讓其寫下報告。
懋功的表彰大會上,孫政綱突然來到,給聶九一眾扣下了“害群之馬”的帽子,并當場抓走聶九。郝夢來不服,欲上前理論,被聶九制止,表示自己相信組織,愿意接受審查。
孫政綱提審聶九,對聶九的陳述事實不屑一顧,試圖在聶九身上尋找突破口,坐實沈憶萍與白汝樵有說不清關系的證據(jù)。更借著因聶九的過錯致使薛濟同犧牲的事情,欲讓其承擔下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