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然與姬野帶著初入南淮城的呂歸塵來茶館聽書,說書先生講起薔薇皇帝的歷史,羽然煽情落淚,姬野與呂歸塵引開羽然注意,換回羽然的笑容,三人的友誼在這動蕩的亂世顯得格外純真。
離國侵犯下唐國疆土,下唐危如累卵,宮國師認為洛子鄢的和談方案倒不失為一條計謀,百里景洪知道離國并非是真心議和,且兩國議和的代價太過昂貴,他并不想如離國所愿,割讓十五座城池。如今下唐國雖富甲東陸,卻始終沒有一支能與他國抗衡的對伍,屢屢受制于人,百里景洪不禁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質疑。宮國師將自己畫出的繁華南淮城呈給百里景洪看,她出言鼓舞百里景洪,百里景洪思忖過后決定先與離國議和。
帝都天啟城,國主收到離國公贏無翳的消息,贏無翳向他求方伯稱號御領三軍,且下唐國在邊境一戰中潰不成軍,已割讓十五城向離國示好。贏無翳無視朝規,公然侵占下唐國領土,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可朝中依然有大臣忌憚贏無翳的能力,想讓國主同意贏無翳的請求。長公主白凌波當場命人將此大臣拿下,不肯同意贏無翳的要求。回到寢宮,白凌波與寵臣寧卿提起贏無翳出兵下唐國一事,贏無翳出征的是荒涼的古碑口,古碑口雖荒涼,卻是通往帝都的一條商業要道,贏無翳直逼天啟城的意圖已經不言而喻。現如今離國軍力過強,已經壓制了其他諸侯,寧卿向白凌波提議,他們可沿襲舊法,以諸侯制諸侯。凌波聽從寧卿之話,將即傳書百里景洪,要他不惜一切代價在古碑口擋住贏無翳。
百里景洪收到帝都的來信,長公主不允議和,要求百里景洪出兵擋住雷無翳,長公主要求,百里景洪不得不聽。如今贏無翳兵力過強,若是下唐國能勝過贏無翳,在諸侯中的地位必扶搖直上,故宮國師認為此戰風險雖大,回報也大。離國與下唐國雙方軍事差距過大,百里景洪為了取勝,想動用北陸的十萬騎兵,但顧慮到九王不會輕易出兵,故他先想讓呂歸塵上戰場,只要呂歸塵愿上戰場,九王必會出兵。
稷宮,百里隱將所有新人帶到了地牢,他們分為兩人一組進入牢房,將與被囚的俘虜進行生死拼博,這是一場最接近戰場的演練。呂歸塵與姬野共同進入一間牢房,二人面對的是一個女人,呂歸塵心軟,可女人卻挾持了呂歸塵,認為心軟的呂歸塵并不配當戰士。這時,百里隱趕到牢房,他當場殺了女人并告訴呂歸塵,拿著刀的人不能后退,若是呂歸塵日后在戰場上也如此心軟,他定會殺無赦。
蘇瞬卿前來向百里景洪稟報呂歸塵的動向,百里景洪提起百里隱已經成年一事,他打算帶著百里隱去地宮拔劍,故希望蘇瞬卿能將代為保存的那枚戒指交出來。地宮中有著蒼云古齒劍,可那柄劍不僅寄存著幽長吉的靈魂,更是寄存著更大的力量,蘇瞬認為以百里隱現如今的心性根本拔不出劍,她只求百里隱能平安長大,希望百里景洪能放過百里隱。原來,百里隱是幽長吉的親生兒子,當年幽長吉成為了一代英雄,卻死于亂刀之下,蘇瞬卿只能帶著百里隱來投奔百里景洪。百里景洪深知,只有拔出劍的人才能成為天驅首領,才能成為號令天下的英雄,他對百里隱期望頗深,如今的百里隱要么成為拔劍而起的英雄,要么就像懦夫一樣活著,若蘇瞬卿現在讓百里隱能為一個懦夫,他相信百里隱寧愿去死。
北辰之人一直暗中尋找蒼云古齒劍的下落,一神秘女子告訴北辰之人,當年幽長吉帶著劍來到南淮,卻遭遇天驅人的刺殺。幽長吉以一己之力對抗無數人,他的能力令南淮眾人感到欽佩。北辰之人并不在乎幽長吉的事情,他想知道的是劍的下落,可女子卻稱自己并不知道劍的下落,她讓北辰之人月圓之夜帶著足夠的錢再來,屆時會有人將劍的下落告知。
蘇瞬卿備著糕點前來看望百里隱,可百里隱卻與蘇瞬卿十分生分,一心想問出幽長吉的死因,百里隱查到幽長吉是天驅首領,想知道殺幽長吉的人究竟是何人,蘇瞬卿并不知道殺幽長吉的人,想殺幽長吉的人布滿天下,她不知道最后得手的究竟是哪方勢力。蘇瞬卿并非百里隱生母,百里隱雖將蘇瞬卿當姐姐一般看待,可他對幽長吉的死因十分執著,甚至猜測當年殺死幽長吉的人,蘇瞬卿也是其中之一。
息府,蘇瞬卿將百里景洪準備讓百里隱拔劍的事情告訴息衍,息衍不希望蘇瞬卿卷入這些紛爭,他勸蘇瞬卿離開,可蘇瞬卿卻不肯離開。息衍知道蘇瞬卿真正要守護的并不是那柄劍,而是想守護那個人,可她并不是天驅,守護的責任不應該落在她肩上。蘇瞬卿早年被幽長吉所救,她心底里很明白幽長吉的那把劍便是她的牢籠,她以劍畫牢,不愿意離開,或許這輩子她都無法掙脫這個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