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野以贏玉威脅贏無翳,要求贏無翳放二人一條生路,可贏無翳卻不肯接受姬野威脅,他欣賞姬野的能力,故想給姬野一個機會,若姬野能擋下他三刀,他便放了二人。姬野接受挑戰,他上前接了贏無翳一刀,身受重傷。呂歸塵仗義挺身,向來柔弱的他為姬野擋下第二刀,昏迷在了姬野身旁。姬野深知自己已無力再擋贏無翳第三刀,他再次想以贏玉威脅贏無翳,可內心掙扎過后還是善良地放開了贏玉,愿以血肉之軀擋下贏無翳第三刀。贏無翳敬佩姬野的傲骨,他問過姬野的名字后放了姬野一馬,讓姬野日后成了名將,再來與他爭奪,取他的首級。
離國九原城,雷碧城分析起現如今的局勢,息衍被贏無翳困在了古碑口,現如今下唐國國內空虛,贏真可率軍直取南淮,即便不能成功,也能建立威信。為讓贏真順利取下南淮,雷碧城答應借一百赤牙給贏直,護送贏真前往南淮。
此次交戰離國與下唐雙方均有損傷,關鍵時刻還是靠九王的鐵浮屠扭轉轉局,息衍感謝九王相助,可鐵浮屠數量有限,終究還是抵擋不了太久。拓拔山月手臂受傷無法作戰,他決定帶著姬野前往南淮調兵,一個孩子可以接下獅子王的刀,離公不再是神話,姬野正好可以鼓舞軍中士氣,接下贏無翳一刀的不止姬野,拓拔山月讓呂歸塵留于戰場,認為呂歸塵也能鼓舞戰前將士。
九王怒氣沖沖前來找呂歸塵,提起今日一戰失去的虎豹騎跟鐵浮屠,這樣的后果都是因為呂歸塵突然冒進。呂歸塵自知自己行事魯莽,可姬野是他的朋友,他無法置朋友生死于不顧。九王聽到呂歸塵的話后更心中憤怒,沒有料到在呂歸塵的心中,一個東陸朋友竟比族人的生死還重要。之后,姬野隨著拓拔山月離開,呂歸塵認為戰場太危險,他希望姬野能夠不要再回來,姬野卻向呂歸塵表明,他一定會重回戰場,絕不會丟下呂歸塵不管。
下唐南淮城,拓拔山月將前線戰況稟報給百里景洪,且他已經得到消息,贏真將率軍突襲南淮城。百里景洪得知離國計謀,故決定讓拓拔山月先行出兵九原城,一來護住南淮城,二來讓雷無翳無可撤防,解古碑口之戰的危機。姬野雖同拓拔山月一同回宮,可姬野卻被攔在了大殿之外,羽然看到了重傷歸來的姬野,她不顧將士阻止,強行將姬野帶進大殿,希望百里景洪能出兵助古碑口。軍國大事百里景洪自有思量,他故意忽視了殿中的姬野,斥責羽然胡鬧,并命拓拔山月率三千南淮守備軍即刻攻打九原城。
拓拔山月帶走姬野,姬野不明白百里景洪為何不出兵助古碑口,拓拔山月稱只要拿下九原城,古碑口的危機自然能解。此招太過冒險,姬野不肯同意,拓拔山月出言訓斥姬野,希望姬野能認清自己的身份,他之所以帶姬野回來是不想讓姬野再逞匹夫之勇,身為士只需要拼盡生死,可身為將卻要成為能驅使別人生死的將領,它首要避諱的便是鼠目寸光,古碑口之戰就算姬野拼盡生命,贏了也只算息衍一人的功勞,并無姬野什么事。拓拔山月看中了姬野的勇氣,故他愿提攜姬野成為新鋒將軍,給了姬野一晚的時間考慮。
姬野陷入兩難之境,一方面放心不下為他拼盡生死的呂歸塵,一方面卻是出人頭地。經過一晚的考慮,姬野決定追隨拓拔山月出兵九原城,姬野的決定早在拓拔山月的意料之中,拓拔山月讓姬野收好長槍,戰場上槍鋒所劃之處便是疆土。
古碑口,息衍遲遲等不來援兵,兩軍二次交戰,呂歸塵看著滿是殺戮的戰場,腦海中不禁想起了草原上的所有人。息衍的能力非凡,縱然贏無翳有精銳鐵騎在身,可還是無法輕易攻下古碑口。贏無翳撤兵回營,謝玄張博二將深怕下唐國會從大后方突襲,贏無翳認為九原城有贏真監國,無需擔心,他真正擔心的是雷碧城,贏真對他太過信任?,F如今贏無翳已經踏上出兵天啟之路,他認為他們目前唯一能做的便是繼續前進,離國的疆土越大,諸侯便越是忌憚,離國也就更加安全。
下唐軍兵臨九原城,贏真無法抵擋下唐精兵,他希望贏無翳能借他一百赤牙,以破困局。贏無翳并未在意下唐兵臨九原城一事,他反要贏真突破心魔,贏無翳心懷撻伐天下之志,贏真卻軟弱無能,他知道贏真想要的是得到贏無翳的認可,所以他出言蠱惑贏真,讓贏真跳下城墻,自殺于兩方陣前,讓贏無翳對他另眼相看。星月已動,辰月已出,雷碧城的計劃一步步進行著,他深知贏無翳殺戮之心并未果斷,所以他想讓贏真的死推贏無翳一把,讓贏無翳挑起九州戰事。
百里景洪收到贏真死于陣前的消息,贏真因下唐而死,贏無翳定會和下唐不死不休,他深知如今他們不宜再與贏無翳繼續爭斗。在宮國師的勸說下,百里景洪決定為贏無翳行一個方便,他命人立即撤兵,為贏真備上最好的棺槨,把贏真的尸首還給贏無翳,以示下唐國的誠心。隨后,下唐士兵將贏真尸體送到古碑口,將士們想攻下下唐國為贏真報仇,贏無翳卻讓人放走下唐士兵,以九原城的規矩送行贏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