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于自然,水,利于萬物而不爭,盈盈一水三千年,秋水伊人已難分。這些用手藝養活家人的男男女女,積土為山,積水為海,不僅創造出千千萬萬用水的手藝,還從水的身上尋找到上善若水的文化品格。形成中國人謙虛、內斂的民族性格。可以預見的是,在綿長的中華文明史上,中國人與水的和諧交融,將會山長水遠。
一顆火種,開啟了人類文明時代,從五指山的鉆木取火中,到大漠深處用火燒堿,從臺灣新竹的玻璃藝術到廣西宜州的拋火球,再到千年窯火不熄的景德鎮,從臺灣平溪升起的千盞祈福天燈。到佛前一盞燈。火,是生命與智慧,在傳承人的手中,經久不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先輩們腳踏一片土壤,都深深扎根于此。他們,從土壤中獲取生存資源,于大地中構建生命格局。以土為介質,創造與祖先對話的方式,視土為珍寶,雕筑平靜無我的匠心旅程。他們,深思故土,尊土為母,在世代相戀依存的土地上。創造出生生不息,璀璨雋永的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