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大數據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最熱話題和依賴,尤其在娛樂圈。一個明星是否真的受到廣泛認可,帶動收視率和口碑,帶動品牌形象和購買力,投資商都在看‘數據‘。各種排行和指數,層出不窮;宣傳方花式買熱搜,營銷號引導風向,粉絲有組織控評,在各自戰場上都忙的不亦樂乎。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扶搖》播出期間這類怪異的大數據構成,播放量很高,代表熱度不錯;豆瓣評價很低,代表口碑不佳。既然作品不能入嚴格觀眾的法眼,又都是誰在追劇呢?大數據的矛盾,早已讓人質疑部分平臺的真實性和公平性,但再好的平臺,再嚴格的管理,也會有人利用規則。
不管怎樣,《扶搖》播出三分之一,我在本篇劇評記錄一下目前大數據,看看之后是否有變化。
《扶搖》上線2周,豆瓣4.7,3萬人評價。
《扶搖》在浙江衛視播出16集,CSM最高收視率0.75;在騰訊VIP播出20集,播放量31億。
《扶搖》的硬件
憑心而論,這部制作的硬件條件著實不錯。投資超過5億,有天下歸元的小說《扶搖》皇后作為大IP基礎,有楊冪,阮經天和部分老戲骨作為演員演技的底線保障,有5個月的完整拍攝周期,有精致的服化和宣傳,連插曲都是各路大神齊聚。這個配置的起點很高,理應得到足夠期待值。
《扶搖》的服化我認為沒有太多槽點可挖,精致講究還有一定細節。
《扶搖》的宣傳海報都比較用心,兩組我比較喜歡,一是“鴻影·光源”,二是“赤子初心”。
《扶搖》的故事線
多年前看過小說原著,很多情節都有些模糊,只記得構架龐大,情節波瀾,女主角得到幾乎所有男性角色最真摯的愛,150萬字里包含了穿越,權謀、宮斗、懸疑、武俠、玄幻、修真等元素,影視化并且保留主體梗概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電視劇版的《扶搖》,沒有讓所有男性角色都圍著女主轉,沒讓扶搖成為世紀白蓮花,我謝天謝地。考慮到電視劇容量有限,把人物精簡化合并化,擁有各自的支線發展但同時圍繞主線,這也是無奈但最明智的選擇。以下羅列幾個我喜歡的劇情設置。
宗越+云痕:喜歡忍辱負重報仇雪恨這條支線,兄弟倆個性鮮明又很有頭腦,顏值演技不在話下,之后涉及到齊韻引出的感情線,應該會造成云痕內心搖擺,我們拭目以待。
扶搖+燕驚塵+裴媛:這才是從古至今時刻發生的現實愛情模式。扶搖在這段青梅竹馬的故事里沒有主角光環,就是一個遇到愛情觀不相符的悲催女子。門當戶對這種恒古不變的道理,總有它的現實依據,灰姑娘的愛情之所以被人追捧,也只是因為給予了生活以外的遐想。不知怎的突然想到電影芳華,穗子的愛情就是被這句‘門當戶對’打敗,有人說,如果勇敢表白,結局是否會有不同,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戰北野+雅蘭珠:典型的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深情的高偉光這次演的不出戲,新人張雅欽更是非常靈動可愛,讓兩人的互動非常有愛。感謝編劇把戰北野對《扶搖》的感情寫為欣賞和敬重,而不是無腦就愛上,當然,還有三分之二沒播,不知會不會被打臉。
扶搖+長孫無極:男主無數次撩撥,無數次救女主于危難之中,起初只是有趣,慢慢開始動心,這個套路我理解,但是劇情鋪陳還是不足以帶動觀眾的心。女主悲憤走出青梅竹馬的初戀,失去至親之人,為揭開身世之謎而慢慢與男主走近,她被撩撥之下是否已經動心,目前劇情并未展開。一段感情不能循序漸進,只靠互撩,大家會認為這只是劇情必然配置,減少投入感。
還有許多角色沒有分析,不過沒關系,我們還有三分之二的劇情要繼續關注呢。
本文系電視貓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